第35章 江东名士盛宪

“君理叔父,且入府一叙!”

孙策与朱治、芮良寒暄一番,再领二人一道入府,准备了解一下此番之敌吴郡太守许贡的情况。

众人分次坐定,不等主公孙策问询,朱治便己拱手拜道。

“禀报主公,自得主公书信之后,末将便己整编八千精兵,两千水师。”

“至于贼将许贡,则据有吴县等地,拥兵万余,又有水师三千。”

“许贡帐下虽多有兵勇,却无强将统帅,其帐下也仅有其好友汝南许靖为其幕僚!”

“再加上许贡得位不正,又欲迫害前任太守盛宪,故为吴郡世家豪强所厌弃。”

“此番有主公亲领大军征讨,要破许贡当是易如反掌之事。”

孙策兵马两倍于许贡,再加上一众精兵强将,要想击败许贡,确实是易如反掌。

“哦,对了,孙某记得这许劭、许靖是堂兄弟,又一起创办“月旦评”。”

“此番南渡江东,他们怎的一个投了刘繇,一个投了许贡?”

听得主公孙策问询,朱治却是颇有些鄙夷的摇头道。

“此无非是世家大族多方下注罢了!”

世家大族多方下注的行为,可不就是“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么”!

颍川荀氏荀彧、荀谌兄弟俩,分仕曹操与袁绍。琅琊诸葛氏的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三兄弟,也是分仕魏、蜀、吴。

现今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还没有哪方诸侯有绝对的实力争得天下,世家大族如此抉择也算是情有可原吧。

“也罢,也罢,先不去管他。”

“且准备酒肉,孙某当与诸位一醉方休才是!

朱治为了来见自己,不惜奔袭百里之遥,再加上一年有余未曾相见,孙策自然得好生招待朱治一番才是。

听得主公孙策欲要设宴招待自己,朱治却是赶忙躬身一拜。

“主公,饮宴之事先不急,末将此番前来拜见,除了与主公商讨讨伐许贡贼子之事外,还欲向主公举荐几位贤才!”

“哦,还有贤才,孙某求贤若渴,帐下文武亦是多多益善,还请君理叔父请贤才一道入府饮宴!”

见得主公孙策平易近人的模样,朱治却是略有尴尬的拜道。

“主公,贤才虽在此城中,却并未在府门外。末将也是听闻他在此处,方才特地向主公举荐的。”

孙策略微思考,东吴历史上似乎除了凌操父子是余杭县人氏之外,这余杭也没有其他出众人才了呀。

“不知这位贤才姓甚名谁?”

“主公可还记得末将此前所言的,被许贡贼子迫害的前任吴郡太守盛宪。”

听得盛宪之名,孙策心情激荡之余,脑海中却是立马浮现出他的大致情况。

盛宪是会稽人,年纪轻轻便被举为孝廉,随后便被朝廷征辟为尚书郎,更与名士孔融结为异姓兄弟。

在董卓乱政时期,心系汉室的孔融被任命为北海相,盛宪则被任命为吴郡太守。

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之际,盛宪遭到了时任吴郡都尉许贡的迫逐,盛宪不得不称病辞官。

随后许贡自领吴郡太守,大肆排除异己,欲要割据一方,就连盛宪也险些遭了他的毒手。

好在盛宪平日里多行恩义,又得门生高岱相助,这才侥幸脱身。

现今听得朱治之言,莫非这盛宪就在这余杭城中?

“这盛宪不是会稽人么,怎么会在这余杭城中?”

听得主公孙策疑问,朱治忙拱手再拜。

“许贡迫害盛宪之时,此前曾得盛宪举荐为孝廉的高岱,联合好友张允等人施救,最终迎盛宪潜藏于余杭许昭家中。”

“现今这盛宪、高岱,皆在许昭家中,是故末将特地向主公举荐这几位贤才。”

听闻盛宪就在这余杭城中,孙策却是不禁想起盛宪对自己以及东吴的态度。

历史上,自己平定江东之后,盛宪并未投入自己帐下。因为忌惮盛宪的声望,再加上杀了盛宪得不偿失,所以自己也没把他怎么样。

此后二弟孙权接掌江东,在孔融的谏言下,曹操以朝廷之名征召盛宪。生怕盛宪为曹操所用,孙权抢先一步的杀死了盛宪。

盛宪门生故吏妫览、戴员二人,他们刺杀不了孙权,便把复仇的目标改成了孙策三弟孙翊。

最终孙策三弟孙翊年仅二十,便被妫览、戴员所害。

至于那盛宪的门生高岱,死得就更是憋屈了。

高岱精通《左传》,平日里也是声名远扬,平定江东的孙策听闻其名,便以礼相召。

因为高岱精通《左传》,孙策还特意通宵达旦的通读几遍《左传》,只求能与高岱相谈甚欢。

因为孙策己经执掌江东,此时方才三十出头的高岱,也乐意为孙策效劳,于是便奉命前往。

可惜有心怀叵测之人,不愿高岱为孙策所用。

他对孙策说:“高岱认为您英武有余,文采不足。您跟他讲《左传》,他如果回答说不懂,便是他瞧不起您!”

这人随后又对高岱说:“孙策为人,最不喜别人超过他。他如果问你《左传》的事,你就说不知道,这才合他的意。如果跟他讲经辩难,可就危险了!”

后来,孙策和高岱见了面,孙策果然说起《左传》之事,高岱连连回答不知道、不懂得。

孙策认为高岱恃才傲物,轻慢自己,便把他关了起来。

在高岱被孙策关押之后,他的知交好友及诸多江东士人都露天静坐,请求孙策释放高岱。

孙策看得数里地,都坐满了请愿的人。孙策厌恶高岱能得众人之心,又不为自己所用,于是便杀了他。

孙策平定江东的过程中杀伐果断,再加上高岱、盛宪等江东名士的惨死,导致江东世家豪强普遍抵制东吴的统治。

此外孙策又是个暴脾气,世家豪强不愿合作,孙策便以杀伐相逼,恶性循环之下,孙策最终惨死刺客之手。

好在现今还未大开杀伐,除了早己联络好的吴郡陆氏等士族,若是再将盛宪、高岱等江东名士收入麾下,执掌江东定然会顺利许多。

“且劳烦君理叔父,引孙某拜会江东名士盛宪、高岱等人!”

到得许昭府门外,听得是吴郡都尉朱治及怀义校尉孙策来访,许昭自然是大开中门相迎。

见得气质儒雅的盛宪、高岱二人,孙策也是诚恳的邀请二人助自己平定江东。

一番交谈之后,盛宪也是低叹一声。

“许贡倒行逆施,孙校尉与朱都尉举兵讨伐,倒也说得过去。”

“但刘繇毕竟是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孙校尉以刘繇恩将仇报为名,举兵征伐江东,恐怕多有不当!”

“日后若孙校尉能坐稳江东,且获朝廷任命,我等或可躬身投效!”

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哪个好?

这世上雪中送炭的终究少,既然盛宪只愿锦上添花,孙策也不能强求什么!

“无妨、无妨,且待孙某虎踞江东,再请二位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