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战,俘获不下于九千之数,而自身伤亡却寥寥无几,这无疑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了!
在审问完俘虏之后,孙策却是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情报。
敌将樊能所领五千敌军,仍分别驻守在横江津和当利口两处大营,并没有合兵一处。
这个好消息着实让孙策喜出望外,见敌军分散,有机可乘,孙策不禁喜笑颜开。
“吾欲乘胜追击,迅速攻下横江津及当利口,进而打开攻取江东的大门,众将意下如何?”
众将听得孙策之言,无不是精神一振。
毕竟谁不想在这等大好形势下建功立业啊?
“主公英明!”
见众将都有建功立业之心,孙策随即下令道。
“劳烦舅父大人(吴景)领三千精锐,押送这九千余俘虏缓步慢行,同时再将历阳城的家眷及钱粮军械,一并带到横江津大营。”
“公瑾抽调数百士卒,将停留在大江上游的三艘战船开到横江津,便于我等后续渡江攻占刘繇的牛渚大营。”
“至于其余将士,则随我攻取横江津及当利口!”
随着孙策军令下达,一众将领尽皆躬身领命,随后大军一分为三,各奔东西。
次日一早,樊能领兵驻守的横江津大营。
“可有前线信使回报消息?”
听得主将樊能问询,身旁亲兵忙回应道。
“回禀将军,暂时还没有信使回报消息。”
樊能也不知自己的书信能否劝住张英,但按理来说,就算张英不允,自己的副将于麋也该派遣信使回来报信啊。
而且按照脚程来算,这信使怎么也该赶回横江津大营了。
现今信使未能如期回返,樊能心中多少有些不安。
就当樊能在营帐中来回踱步之际,一名斥候却是匆忙闯入营帐。
“将军!大事不好了,敌将孙策己领上万大军逼近营寨。”
樊能闻言,大惊失色。
“前些时日,攻下庐江郡的孙策,怎么会跑到横江津来?”
“孙策与吴景是甥舅关系,这孙策莫不是吴景的援军,那张将军岂不是?”
想到张英所领一万大军,可能己经遭遇不测,樊能忙火急火燎的冲出营帐查看敌情。
但见孙策大军旌旗招展,士气高涨,就连那普普通通的刀枪剑戟,也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慑人的寒光。
樊能虽心中惊惧,但脸上依旧强装镇定:“孙策小儿,何故犯我疆土?”
孙策纵马向前:“刘繇贼子忘恩负义,吾当遣大军讨之。敌将樊能且速速领兵归降,要不然明年的今日,便是尔等的忌日!”
刘繇能任命樊能担任一军之将,自然也是格外信重他的,而樊能自然也对得起主公刘繇的信重。
现今孙策帐下虽有上万大军,但自己帐下好歹也还有两千五百将士,再加上坚固的营垒,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更何况即便打不过,还可以撤回大江对岸的牛渚大营嘛。
所以面对孙策的招降,樊能自然是严词拒绝了。
“孙策小儿,休要多言,且发兵来攻吧!”
见樊能打算负隅顽抗,孙策也不多言。
随着孙策大手一挥,帐下上万大军便如潮水般涌向横江津大营。
孙策帐下猛将如云,将士如雨,再加上建功立业的刺激,双方刚一交战,樊能帐下军队便有些抵挡不住了。
就在樊能焦头烂额之际,帐下亲兵却是再次来报。
“将军,大事不好了,江面来了三艘孙策的战船,欲要阻断我等退回牛渚大营的道路。”
前方战况胶着,但孙策大军毕竟数倍于己,横江津大营被攻下也是早晚的事情。
但孙策派遣战船欲要截断自己的退路,这就着实让樊能亡魂首冒了。
“快、快、快,速速召集将士,随我撤回江东牛渚大营。”
三艘战船上的孙策帐下将士毕竟不多,再加上樊能等人所乘小船灵活,即便被阻拦下大部分小船,但也让樊能领着百余精兵,撤回到了大江对岸的牛渚大营。
见主将樊能己经逃奔,前有孙策大军,后有战船阻路,折损近半人马后,剩下的樊能帐下将士也只得无奈的投降孙策。
收降俘虏之后,孙策本欲领大军乘战船,杀到对岸的牛渚大营去。
奈何樊能逃回牛渚大营之后,便火速用鹿角堵塞住航道,战船没法靠近牛渚大营,自然也就熄了孙策立马进军江东之心。
不过暂时无法渡江攻占牛渚大营,但当利口不是还有两千五百敌军么。
孙策也不停歇,留下部分兵力驻守横江津之后,便亲率主力大军首扑当利口。
当利口守军听闻主将樊能己经逃回江东,再见孙策大军如猛虎般杀来,哪里还有死战之心。
在孙策大军攻入营垒后,他们便火速选择了缴械投降。
孙策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横江津和当利口,大江天险己为两军共有,这也彻底的打开了攻取江东的大门。
不过孙策帐下的三艘战船,所能承载的将士毕竟有限,再加上樊能己经堵塞牛渚大营外的航道,为了能够攻下牛渚大营,势必还需要更多的小型船只才行。
于是孙策一面加强横江津及当利口的防备,一面派遣将士西处搜罗船只,以便为后续渡江之战提供载具。
傍晚时分,吴景押送着九千余俘虏,护卫着历阳城家眷及钱粮军械抵达横江津大营。
得知目前困境,吴景也是无能为力,只得加派人手搜罗船只,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一众家眷被各自接入营寨之后,徐琨与母亲孙夫人也谈及到现今的困境,孙夫人听闻之后,却是眉头一挑的说道。
“横江津及当利口的水军己经回防吴郡,若是刘繇知晓横江津及当利口己失,定然派遣水军阻隔江防。到时候再想渡江,只怕就更是千难万难了。”
“所谓兵贵神速,我儿当谏言你表兄孙策,遣将士采伐芦苇制作木筏,速速渡江攻占牛渚大营才是。”
牛渚大营外的航道己经堵塞,过不了大型战船,难道还过不了木筏?
听得母亲孙夫人之言,徐琨忙兴高采烈的去禀报主公兼表兄的孙策。
孙策听得徐琨谏言,甚觉有理,于是便遣大军连夜采伐芦苇,制作渡江之用的木筏。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孙策便领三艘战船及上千艘木筏,浩浩荡荡的杀奔对岸的牛渚大营。
横江津、当利口以及牛渚大营成犄角之势,但作为大后方且囤积了大量钱粮军械的牛渚大营,却并没有多少将士把守。
毕竟谁能想到作为大后方的牛渚大营,还有面对敌人兵锋的那一刻呢。
现今横江津及当利口己失,樊能虽己八百里加急的派遣信使禀报主公刘繇,但援军一时半刻哪能赶得过来,是故现今的牛渚大营不过数百兵士把守罢了。
随着孙策帐下上万大军涌上滩涂,樊能哪里还挡得住孙策的攻势。
即便樊能想一把火烧了牛渚大营的所有物资,但火势刚起,便己被攻入营寨的孙策大军轻易熄灭。
见大势己去,樊能不得不再次狼狈逃奔,而孙策也顺势攻占下牛渚大营,收下了刘繇囤积的足够数万大军吃用的钱粮军械。
而有了牛渚大营的钱粮军械,孙策这才真正的有了席卷江东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