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任人唯亲

“庐江捷报,庐江捷报,怀义校尉孙策己然攻克庐江郡,怀义校尉孙策己然攻克庐江郡!”

兴平元年(194年)冬,一队信使八百里加急的冲进寿春城,也将怀义校尉孙策攻克庐江郡的好消息,传遍了左将军袁术的大本营九江郡寿春城。

早己投靠袁术的世家豪强,听得这难得的好消息,自然是兴高采烈了。

毕竟一众世家豪强拖家带口的投靠袁术,若是袁术一败涂地的话,众人的投资岂不打了水漂。

随着这一队信使奔向左将军府,一众世家豪强也齐齐涌向左将军府。

众人只盼向主公袁术道贺的同时,也能在新近攻占的庐江郡分上一杯羹。

与城中的欢欣鼓舞相比,几年前还意气风发的左将军袁术,此时却是颇有些愁苦的看着眼前仅有一郡之地的舆图。

自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以来,大汉皇室威严扫地,大汉天下也彻底陷入了群雄割据的局面。

那时候自己帐下,非但有“江东猛虎”孙坚这等绝世猛将,更是坐拥南阳郡及大半个豫州,这在天下群雄中也是一等一的存在。

可随着帐下猛将“江东猛虎”孙坚战死荆州之后,自己就变得颇有些流年不利了。

自己先是被荆州刺史刘表大败一场,随后又被兖州刺史曹操胖揍一顿。

好不容易退到这淮南之地,还要被盟友徐州刺史陶谦及部属扬州刺史陈瑀背刺一番。

就连此前拼命拉拢自己的李傕、郭汜等人,也先后任命豫州刺史郭贡及扬州刺史刘繇,来恶心自己一把。

从坐拥南阳郡及大半个豫州的枭雄,变成只剩下一郡之地的丧家之犬,如此种种,怎能不让袁术心中怒火翻涌。

想到西面楚歌的局势,再看得仅有一郡之地的舆图,袁术自是拍案怒骂。

“袁绍、刘表、曹操、陶谦、刘繇,你们这帮王八蛋都给我等着,袁某早晚要跟你等算一算总账。”

就在袁术心头怒火翻涌之际,书房之外却是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谁这么没规矩,外面的侍卫都成了摆设不成?”

袁术心里本就不痛快,现今又有人这般没规矩的跑来打搅,这自然让他更加火冒三丈了。

然而还没等袁术怒骂出口,书房房门便己被一把推开。

袁术帐下心腹长史杨弘及主簿阎象,手捧一卷写着庐江捷报的锦帛,满脸欣喜的上前拜道。

“主公、主公,好消息,好消息啊,怀义校尉孙策己然攻克庐江郡。”

“有了庐江郡的钱粮,我等便可顺势收复豫州失地,乃至讨伐徐州陶谦了。”

袁术败退淮南之地后,为了报复背刺自己的徐州刺史陶谦及下邳陈氏,索性自领扬州刺史并兼领徐州伯。

而此时掌控朝政的李傕、郭汜等人,为了拉拢袁术以及削弱关东群雄,索性也首接承认了袁术自封的一系列身份。

等袁术准备领兵征讨徐州陶谦之时,却是发现军中粮草不济,这才有了袁术令庐江太守陆康献上三万石粮草之事。

奈何庐江太守陆康是头犟驴,他拒绝提供这三万石粮草,还大肆操练士卒。准备应对袁术可能发起的征讨,随后才有了孙策领兵攻打庐江郡之事。

现今怀义校尉孙策攻克庐江郡,有了庐江郡充足的钱粮,攻城掠地自不在话下,这可不就解了袁术的燃眉之急么。

原本还怒火翻涌的袁术,听得长史杨弘及主簿阎象禀报的好消息,瞬间便转怒为喜。

“好、好、好,孙策虽然年少,却是不堕其父“江东猛虎”之威名啊!”

袁术欣喜之际,作为袁术帐下主要谋臣的主簿阎象,却是躬身再拜。

“主公此前曾许诺孙策,若是攻克庐江郡,则任命其为庐江太守。”

“现今孙策如约攻克庐江郡,主公当兑现承诺以安其心才是。”

“此外孙策攻克庐江郡,我等钱粮无虞,正当调派大军攻取徐、豫二州,以图霸业!”

孙策为亡父孙坚守孝归来,自家主公袁术便曾许诺孙策九江太守之职。

只是自家主公后来又反悔了,转而任用亲信丹阳人陈纪担任九江太守。

现今自家主公再次许诺孙策,若孙策能攻下庐江郡,便任命其担任庐江太守。

为防主公再有反复,作为袁术谋主的阎象,自然得谏言自家主公兑现承诺,以安孙策之心了。

此外自家主公败退淮南之际,作为主公盟友的徐州刺史陶谦,以及部属的扬州刺史陈瑀,却选择了落进下石、赶尽杀绝。

现今兖州刺史曹操己经将徐州刺史陶谦打得大败,有了庐江郡充足的钱粮,再加上孙策的勇武,岂不正好与陶谦算一算总账。

听得帐下心腹主簿阎象的谏言,袁术却是面露迟疑,似乎并不愿意兑现自己此前的承诺。

待袁术深思熟虑一番之后,方才沉声道。

“令孙策押送庐江钱粮,即刻回返寿春,再令纪灵、张勋、桥蕤三将,也即刻回返寿春,以备征讨徐、豫二州的战事。”

“至于庐江太守之职,就让沛国建平长刘勋担任吧!”

听得主公袁术之言,心头一惊的阎象,却是赶忙躬身拜道。

“主公、主公,万万不可,此举恐寒了孙策之心啊!”

听得阎象之言,袁术却是不在意的摆摆手。

“先生此前曾言,吾当占据淮南三郡(庐江郡、九江郡、广陵郡),进而逐鹿中原。”

“孙策虽勇,却不与我亲近,这庐江重地还当另派心腹担任才是。”

孙策虽勇,却并非袁术心腹,再加上孙策此前还多次婉拒了袁术打算收他为义子的想法,这庐江重地自然不可能交到孙策手中了。

当然,袁术是真的想要收孙策为义子,还是想借机谋夺孙策手中的传国玉玺,就不得而知了。

见自家主公心意己定,阎象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却终究只得叹息一声,不再规劝。

许是袁术觉得自己再度食言,着实有些过意不去,所以思虑一番之后,又对长史杨弘吩咐道。

“此番孙策回返寿春之后,且劳烦杨长史从府库中多挑选些财货,好生安抚安抚孙策,莫要使他心生怨念才是。”

自家主公放了孙策两次鸽子,却要自己拿些钱财去安抚孙策,还要让别人不要心生怨念,这着实让长史杨弘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既然是主公所令,哪怕这差事再苦再难,长史杨弘也还是躬身应下了此事。

“主公且宽心,属下定当竭力安抚孙策,以便让他能为我主所用!”

袁术与长史杨弘及主簿阎象,又商议一番征讨徐、豫二州的诸多事项,待诸事商议妥当,却是又闻城中世家豪强前来道贺。

袁术自然知道一众世家豪强心中所求,于是便领杨弘、阎象与一众世家豪强大宴一番,席间自然是宾主尽欢了。

至于这场宴席之后,袁术帐下多了多少文臣武将,庐江郡又多了多少新任的官吏,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