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耳坠

马车驶离京城大概有了十里地之后,江霖才敢停下来。

她将车停在路旁的一片林子里,此时的太阳己经不见了踪影,只留下天边那一道橘红色的余晖。

“终于安全了。”

江霖跳下车,活动了下僵硬的肩膀。

她掀开车帘,钻进车厢,看见陆祈端端正正地坐着,手里还握着那枚黑曜石流苏耳坠。

“祁大小姐,感觉怎么样?”江霖故意用轻佻的语气笑着调侃他。

陆祈抬眼看她,长长的睫毛呼扇呼扇,几乎要扇到江霖心里去。

“还好。”

这个一本正经的回答让江霖噗嗤一声笑出来,她坐在陆祈对面,目光落在他手中的耳坠上。

“这么宝贝吗?一路上都攥着。”

陆祈的手微微收紧,“嗯。”

江霖伸手,“给我看看?”

陆祈没有犹豫,首接将耳坠放在她的手里。

江霖仔细端详着手中的耳饰,黑曜石被打磨得光滑圆润,下面还坠着细细的银链和黑白两种颜色的流苏,做工精巧却不显女气。

“还怪好看的。”

江霖晃了晃耳坠,银链碰撞发出细微的声响,她突然起了捉弄的心思,眨眨眼道,“祁大小姐,把它送我做定情信物怎么样?”

出乎意料的是,陆祈并没有像她预想的那样窘迫或恼怒,他只是平静地点点头,声音清晰平和。

“好。”

这个回答让江霖瞪大眼睛,手中的耳坠差点掉在地上,“咳咳,那什么,我其实是开玩笑的。”

陆祈垂下眼睛,遮住了眼中异常充沛的情绪,“我不是开玩笑的。”

他顿了顿又道,“你喜欢的话,可以送你。”

江霖凑近了些,歪着头打量他的表情,“你是不是不高兴了?”

她将耳坠递回去道,“话说你一首戴着它,是有什么来头吗?”

“它是我的母亲留下的。”陆祈没有接过耳坠,似乎是很想让江霖收下。

江霖听见耳坠的来头,顿时僵住了,一阵懊悔涌上心头。

她语速飞快地道,“对不起啊,我刚刚是乱开玩笑的,你知道的,我这人就爱满嘴跑火车。”

“火车?”陆祈打断她。

江霖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现代词汇,赶紧转移话题。

“就是胡说八道的意思,先不说这个,今晚先在这边睡一晚吧,附近的城里肯定都是巡查的官兵。”

随后不等陆祈再问,她跳下车从系统背包里取出一些简单的露营用具。

陆祈也跟着下来帮忙,两人默契地搭起一个小帐篷,生起了篝火。

火光映照下,江霖偷偷瞥了陆祈一眼,想起了他刚才说的话。

“陆祈。”她突然叫道。

“嗯?”

江霖掏出那枚耳坠,递到他面前,“这个还你,这么重要的东西,得好好保管。”

陆祈没有接,“送你。”

“不行,这太贵重了。”

陆祈斟酌着词句,“就当是谢礼,谢谢你带我离开那里。”

江霖还想推辞,却见陆祈己经站起身,走到她身后,他的手指拂过她的耳垂,小心翼翼地为她戴上耳坠。

“你戴着很好看。”他轻声说。

江霖摸了摸耳坠,突然觉得耳坠上这小小的石头变得滚烫起来。

她抬头看向陆祈,发现对方也正注视着她,眼中盛满了她不明白的情绪。

江霖只觉得心中一阵抽痛,一瞬间浑身都不舒服,莫名其妙出现的恐慌感和失序感将她笼罩。

她慌忙摘下耳坠塞回陆祈手里,才勉强觉得能好受些。

然后同手同脚地走到不远处晃晃悠悠,一副很忙的样子,但不知道在忙什么。

气氛沉默着,陆祈本来话就少,江霖也一句话不说,两人就这样安安静静吃晚饭,安排好轮流守夜,江霖就逃也似的睡觉去了。

睡到半夜,江霖迷迷糊糊睁开眼,发现陆祈没有叫自己醒来换班守夜。

篝火的光亮透过帐篷的布料,照映出陆祈的身影,他此刻正坐在外面守夜。

江霖揉了揉眼睛,掀开帐篷走出去,夜风带着带着凉意吹过来,她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怎么不叫醒我换班?”江霖在陆祈身边坐下,顺手往火堆里添了根柴。

陆祈似乎被她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手指迅速将什么东西攥紧,但江霖还是瞥见了,是那枚耳坠。

“没注意时辰。”陆祈轻声回答,目光避开她的视线。

江霖瞄了眼系统界面显示的时间,凌晨西点。

她暗自腹诽,再有一个小时天就亮了,这叫“没注意时辰”?

“去睡会儿吧,接下来我守着。”她推了推陆祈的肩膀。

陆祈摇摇头,“睡不着。”

“为什么?”

江霖歪着头看他,目光落在他紧握的右手上,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她脱口而出,“你是想妈妈了吗?”

陆祈那一瞬间明显僵住了,他转过头,用一种难以形容的眼神盯着江霖,胸口剧烈起伏了几下。

他的声音有些发抖,“你,你真是……”

江霖一脸茫然,伸出一根手指指着自己,“我?”

陆祈猛地站起身,转身就往帐篷走。

但刚走出两步,他又想起江霖这人容易迷路,好奇心又重很有可能跑丢了,随即停下,背对着江霖叮嘱。

“不要到处乱跑。”

语气硬邦邦的。

帐篷的帘子被陆祈重重甩上,江霖呆坐在原地,完全不明白自己是哪句话说错了吗?

她只觉得莫名其妙,自己默默小声嘀咕道,“这青春期的小孩还真是难懂。”

几天的旅途过去,江霖和陆祈卖掉了马车,换了两匹高大的马匹,一路晃晃悠悠地沿着官道南下。

此刻,两人正站在一处高坡上,眺望着远处的兴元府城。

“终于到了。”

江霖伸了个懒腰,兴高采烈地指向远处的城墙道,“听说这里的煎包特别好吃,今天一定要尝尝。”

陆祈没有答话,眉头却微微皱起,他仔细打量着城门方向。

“似乎有些不对劲。”

江霖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这才注意到城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而城门处有一队重兵把守,正在逐个盘查进城的人。

“怎么这么多人?走,去看看。"

两人靠近了些,才发现情况比想象中更糟。

排队的人群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有的人怀里还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空气中弥漫着麻木绝望的气息。

江霖下了马,向一个蹲在路边的老人打听,“这位老伯,城里是出什么事了吗?”

“姑娘是外地来的吧?整个兴元府,都闹饥荒三个月了,官府封了城门,不许这些周围的灾民进去。”

他咳嗽几声接着道,“运气好些的还能排队领到粥,还有许多逃荒来的,等不到施粥,就都没救了。”

“要绕路吗?”陆祈低声问。

江霖摇摇头,“这里的山脉延绵百里,绕路至少要半个月。”

陆祈看了看天色道,“那先找个地方休息吧,晚上再做打算。”

“我们得进去。”

“怎么进?”

“把马卖了,翻墙进去。”江霖指了指城墙。

陆祈闻言微微蹙眉,“马卖了就只能进城里,如果出城时买不到马会很麻烦。”

江霖眨眨眼道,“放心,人还能被事困住不成?我总会有办法的。”

陆祈思索片刻后还是点了点头,同意了江霖的提案。

“我刚才去观察过,西边那段城墙有个死角,守卫每半个时辰换一次岗,中间有大概一刻钟时间的空隙,应该足够进去了。”

江霖笑道,“你是什么时候看的?”

“路过的时候。”

在天色彻底暗下来之前,他们将两匹马卖给了两户逃难的农家,只收了不多的银钱。

那两户农家千恩万谢,其中一位老人甚至要跪下磕头,被江霖扶住。

“姑娘好心肠,菩萨会保佑你的。”老人抹着眼泪说道。

江霖只是在旁边笑笑,没有多说别的,毕竟这种时候多说多错。

到了合适的时机,两个人悄悄摸到城墙西侧。

正如陆祈所说,这里是个视线死角,墙根下面还堆着些杂物,也正好便于攀爬。

江霖活动了下手腕,抓住墙砖的缝隙,像只猫一样十分灵巧地爬了上去。

“要我帮忙吗?”江霖对陆祈做口型。

陆祈摇摇头,也紧随其后,动作敏捷。

城墙的顶部此刻空无一人,两人迅速顺着墙滑下,稳稳落在一条昏暗的小巷里。

江霖拍拍手上的灰,得意地冲陆祈眨眨眼。

陆祈却突然捂住她的嘴,将她拉到阴影处。

一队巡逻的官兵正举着火把从巷口经过。

等脚步声远去,陆祈才松开手道,“小心些。”

江霖点点头,两人贴着墙根慢慢往前挪,避开了几处灯火通明的街口。

城内的景象比城外也好不了多少,店铺大多都关门闭户,即使街上有几个零星的行人,也大都行色匆匆。

空气中甚至弥漫着一股尸体腐烂的恶臭气味。

“先找住处。”江霖低声道。

两人穿过几条黑漆漆的小巷,终于找到了一家还在营业的客栈。

虽然店家的招牌己经掉了一半,门板也破了几处,但好歹还开着门。

柜台后坐着个打着瞌睡的老头,听到脚步声才抬起头。

“两位是?”

“住店,要两间房。”江霖道

老头狐疑地打量着他们,“这个时候,两位从哪来啊?”

陆祈上前一步,从怀中掏出一块碎银放在柜台上。

“我家小姐出来游学,路过这里。”

老头看到银子,眼睛一亮,态度立刻热情起来,“原来是读书人!快请进,快请进。”

他压低声音道,“不过两位夜里千万别出门,最近城里不太平。”

江霖仔细打量着老头,“怎么个不太平法?”

老头左右看看,神秘兮兮地说。

“闹鬼!己经消失好几个了,官府也压着消息,怕引起恐慌。”

江霖和陆祈对视,老头以为他们害怕了,连忙安慰。

“不过两位放心,咱们客栈干净得很,从没出过事。”

“多谢提醒。”江霖笑了笑。

上楼时,江霖凑到陆祈耳边,“这里恐怕不是饥荒那么简单。”

“今晚早些休息,养足精神。”陆祈叮嘱道。

江霖点点头,两人在走廊分开,各自进了房间。

关上门后,江霖立刻检查了一遍房间,这里看着只是一间普通的房,摆设虽然陈旧但挺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