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婴儿啼哭,莫要开门;
尤其那哭声若断若续,如在窗下游走——那不是孩子在找娘,是“娘”在找替身。
清虚道人南行入楚地,宿于一座山中猎户村。
村民热情好客,道人寄居在张猎户家中,那户人家山中打猎为生,家中独子未满周岁,聪慧,惹人喜爱。
入夜不久,孩子忽啼哭不止,哭声凄厉,面容发紫。张妻抱着哄了半晌也止不住,清虚见状,走近察看,只觉屋内阴气若有若无。
他俯身看孩子额头,只见一道隐隐青印,不似外伤,而像是“附魂之兆”。
他闭目掐指,默念“镇魂诀”,孩童忽然止哭,却在门外响起一声婴儿的啼叫。
——那声音,不是屋内传出的,而是院中传来的。
清虚立刻起身,推门而出。
夜色浓重,山风猎猎,院中空无一人,唯有一行小小的湿脚印自山林而来,停在窗前。
张猎户惊恐失色:“道长,近日家中孩子常半夜啼哭,我们还以为是受寒……难道是——邪物缠身?”
清虚缓声道:“非邪物,而是阴婴寻生。”
据旧志怪书所载,山地偏远之地,常有女子因怀胎未足月而夭折,或私生之子无人安葬。若尸骨无归、魂魄无依,则极易化为“阴婴”,徘徊于人间,伺机寻母投寄,或择幼婴夺舍重生。
他设下灵阵护住屋内三尺之地,又用童子血引镇宅符,贴在门梁。
深夜三更时分,婴啼再起——这次不是一声,是数十声,哀哀如泣,似在西面回荡。
张猎户战栗发抖,低声问:“是……是一群?”
清虚道:“尸林怨起,孤婴自聚。”
他拔剑而出,立于屋前,骤见山林雾气翻涌,一道血红人影浮现——是个满身血污、腹部破裂的年轻女子,怀中抱着一具腐烂婴尸,口中喃喃:
“他……欠我一个交代……
他带我上山,说看星星,却推我坠崖……
我不甘……我死得不明不白……”
婴尸睁开空洞双眼,指着屋内小儿:“我要他的位置,我也要活下去!”
清虚心中一凛,此为“胎怨化鬼”,极难驱散,若强行镇压,恐殃及无辜。
他立刻翻出怀中一物——一枚小巧木牌,上刻“破孽镇婴”西字,为昔年师门所赐,只能用一次。
他一边持剑结印,一边厉声喝道:
“生者有生路,亡者当归土!
你若执念不散,便永堕怨渊!”
女子厉啸一声,带着婴尸扑来,清虚以木牌为引,封咒发光,幻化为一道巨大的咒印悬于半空。
婴尸惨叫,魂体炸裂,女子身形扭曲,渐渐露出泪痕。
她临消散前低声哭道:
“我只想知道……他是不是……曾经爱过我……”
清虚没有回答,只叹息一声。
次日清晨,他在后山断崖下寻得一处草窝,挖出那女子的尸骨与婴儿胎骨。告知村中长者后,众人于山脚安葬魂骨,立碑铭志:
“无主之婴,归土为安;
山中有冤,愿人莫负。”
清虚道人记:
阴婴非恶,怨起于情;
情起于欺,错在生人。
婴魂啼夜,不为复仇,只想得一口应答之言。
若你曾许诺,就不要让她死都找不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