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皇上下令新任务

沈诗诗在经历生死危机后,去留的念头在她心中日夜纠缠。这日午后,她与杨封、梁芯妍坐在沈家花园的亭子里,气氛有些沉闷。

杨封看着沈诗诗,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率先打破沉默:“诗诗,这些天你想好了吗?是去是留,我都……”他顿了顿,眼神中满是不舍,“都依你。”

沈诗诗望着亭外随风摇曳的花朵,轻声说:“表哥,芯妍姐姐,我真的很纠结。现代有我的父母,我己经很久没见到他们了,我很想念他们,想念那种熟悉又便捷的生活。可在这里,我也有了你们,有了我努力打拼出来的一切……”

梁芯妍握住沈诗诗的手,温柔地说:“诗诗妹妹,我们明白你的难处。回去,能与父母团聚;留下,有我们和这一路的心血。无论你怎么选,我们都在你身边。”

沈诗诗眼眶泛红,“我害怕,害怕回去之后,会忘记你们,害怕再也找不到像你们这么好的人。可留下,又担心再也见不到我的父母,他们肯定很担心我……”

杨封眉头紧皱,缓缓开口:“诗诗,若你回去,能否找到回来的办法?若是能常来常往,或许……”

沈诗诗苦笑一声,“我也不知道,穿越本就离奇,哪有那么容易找到规律。”

正当他们陷入沉默时,门房匆匆跑来,在亭外禀报道:“小姐,宫里大太监求见,说是陛下有请。”

沈诗诗一愣,与杨封、梁芯妍对视一眼,三人皆是满脸疑惑。沈诗诗整理了下衣衫,说道:“走吧,去看看陛下找我何事。”

到了前厅,大太监笑着迎上来:“沈姑娘,陛下有请您进宫一叙。”

沈诗诗福身行礼,“公公,不知陛下所为何事?”

大太监神秘一笑,“姑娘去了便知,陛下说了,定不会让姑娘失望。”

沈诗诗无奈,只好随大太监进宫。杨封不放心,一路跟到宫门口,才被侍卫拦下。

到了御书房,皇帝正坐在书桌后,见沈诗诗进来,笑着起身相迎。“沈诗诗,朕今日找你来,是有要事相商。”

沈诗诗行礼后,恭敬道:“陛下请讲,民女定当知无不言。”

皇帝踱步到窗前,望着宫外的景色,缓缓说:“沈诗诗,你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朕都看在眼里。你聪慧过人,心怀百姓,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朕想让你帮朕做一件大事。”

沈诗诗心中疑惑,“陛下但说无妨,只要民女能做到,定不推辞。”

皇帝转过身,目光炯炯地看着她,“如今边疆战事吃紧,粮草供应困难。朕听闻你做生意很有一套,想让你负责粮草的采买与运输,不知你意下如何?”

沈诗诗心中一惊,这可不是小事,若办不好,恐怕又要惹来杀身之祸。但她看着皇帝殷切的目光,咬咬牙道:“陛下信任民女,民女自当全力以赴。只是这粮草采买,需要大量的银子,还有运输路线……”

皇帝摆摆手,“银子朕会拨给你,运输路线朕也会安排专人协助你规划。你只需负责采买与调度,务必保证粮草及时供应。”

沈诗诗深吸一口气,“陛下放心,民女定不辱使命。”

从宫里出来,沈诗诗心事重重。她知道,这是皇帝对她的一次考验,若能办好,或许能在这古代站稳脚跟,也能给回去的决定多一些考量;若办不好,恐怕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回到沈家,杨封和梁芯妍立刻迎上来。杨封焦急地问:“诗诗,陛下找你何事?”

沈诗诗将皇帝的要求说了一遍,杨封皱着眉头,“诗诗,这可不是小事,万一出了差错……”

沈诗诗看着他,坚定地说:“表哥,我知道。但这也是个机会,若能办好,对沈家,对我们都有好处。”

梁芯妍也点头,“诗诗妹妹说得对,我们一起想办法,一定能做好。”

接下来的日子,沈诗诗忙得脚不沾地。她和杨封、梁芯妍一起,西处奔走,联系各地的粮商,商谈采买事宜。

“王老板,这批粮食的价格能否再降一些?如今边疆战事吃紧,我们也是为了保家卫国,您就当是做件善事。”沈诗诗满脸真诚地对粮商谈着价格。

粮商犹豫了一下,“沈姑娘,我也想帮忙,可这成本摆在这儿,实在降不了多少。”

杨封在一旁接口道:“王老板,您看这样如何?若此次合作顺利,之后沈家的生意,优先与您合作,这价格嘛,也不会让您吃亏。”

粮商眼睛一亮,“杨公子此话当真?”

沈诗诗笑着点头,“当然当真,我们沈家向来一言九鼎。”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谈妥了价格。可运输又成了难题,有一段山路崎岖难行,马车很容易损坏,耽误粮草运输。

“这可怎么办才好?”梁芯妍看着地图,眉头紧锁。

沈诗诗托着下巴思索片刻,“我有个主意,我们可以改用驮兽运输,毛驴、骡子在山路上行走比马车更稳。”

杨封点头,“这倒是个办法,只是一时之间,到哪儿去找这么多驮兽?”

沈诗诗眼睛一转,“我听说城郊的李员外家有不少骡子,我们去问问他,看能否租来一用。”

三人立刻赶到李员外家。李员外听了他们的来意,面露难色,“沈姑娘,杨公子,梁姑娘,不是我不帮你们,只是这些骡子我也有用处。”

沈诗诗笑着说:“李员外,此次边疆战事关乎国家安危,您就当帮百姓一个忙。租金方面,我们一定不会亏待您。而且,等战事结束,沈家定会铭记您的这份恩情。”

李员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答应了。

粮草采买和运输的事情终于有了眉目,可就在这时,沈诗诗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上只有一句话:“想让粮草顺利运到边疆,准备一万两银子,否则,后果自负。”

沈诗诗拿着信,脸色凝重。杨封看了信后,怒不可遏,“这定是有人想趁机敲诈,诗诗,别理他们!”

沈诗诗摇头,“不行,万一他们真的捣乱,耽误了粮草运输,那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得想个办法,既能不被敲诈,又能保证粮草安全运输。”

梁芯妍也愁容满面,“可这该如何是好呢?”

沈诗诗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有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