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京城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中,火署的大门缓缓开启。余浪站在门口,凝视着眼前熟悉又复杂的庭院。此刻的火署,不仅是调查火器走私的中心,更成了权力斗争的前线。
内堂内,桌案上堆满了卷宗和密报。余浪神情严肃,手中的折扇轻轻合上,目光炯炯,似乎透过层层纸墨,望见了那深藏于暗处的黑影。
“余大人,昨夜暗探回报,荣寿司仓库连续几夜有异常动静,一名身份不明的黑衣人频繁出入,与李坚和周江多次密谈。”赵韬面色凝重,走到余浪身边,递上一张画满笔记的羊皮卷。
余浪接过,翻阅细看,点了点头:“这个人,是太子阵营派出的联络人,我们必须尽快摸清他的真实身份和目的。”
孟清从侧室赶来,脸色微微苍白:“余大人,我这几日加强了对火署内部的清查。沈文所掌管的账册出现大规模资金转移,且有多处被人刻意涂改,极可能是内鬼。”
余浪眉头紧锁:“内鬼的存在,给我们的调查带来了巨大风险。孟清,你带队负责署内清查,我和赵韬继续跟进外部线索,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火署的空气比往日更加沉重,官员们的表情也更加警惕。孟清日夜奔波于各个角落,面对怀疑和敌意,她毫不退缩。每一次质询、每一份账册的审查,都是一场无声的战斗。
深夜,孟清独自在密室整理资料,窗外月光如洗。突然,一阵冷风吹进来,她回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悄无声息地靠近。
“孟清,查下去只会害了你。”那是她曾经信任的同僚,却此刻神情冰冷,低声警告,“火署里有些人,不是你能惹得起的。”
孟清目光坚定:“无论多少困难,我都要守护火署,查出真相。”
那人冷笑一声,转身消失在黑暗。
赵韬率领暗探团队连日监视荣寿司仓库。夜幕降临,仓库外围灯光昏暗,黑影闪烁。
“大家注意,保持安静。”赵韬低声吩咐,领队潜伏至关键位置。
深夜时分,几辆暗色马车缓缓驶入,车上载满了包裹严实的货物。李坚带着几名黑衣人走进仓库,与另一名身穿华服的男子密谈。
赵韬手势一挥,暗探们迅速包围。突袭瞬间展开,惊叫声、金属撞击声在寂静夜色中格外刺耳。
李坚拼死抵抗,试图逃离,却被赵韬一箭射中肩膀,倒地。
赵韬冷冷注视他:“火器走私链条的关键,你逃不了。”
余浪深夜接到一名御史亲送的密函。密函中揭示太子背后有更多官员和商号参与走私,范围之广超乎想象。
余浪细读密函,脸色越发凝重:“案情远比想象复杂,我们得更加谨慎行事,否则全盘皆输。”
火署厅堂,余浪召集核心成员。
“火署如今成为权力斗争的焦点,我们必须携手同心,挖出内鬼,保护署内同僚。”他说道。
韩啸林紧握拳头:“余大人,风暴再大,我们都不会退缩!”
孟清坚定:“火署是正义的堡垒,我们誓死守护。”
众人眼中闪耀着坚定的光芒,知道未来的道路虽然艰难,却无所畏惧。
夜深人静,余浪独坐案前。灯光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
“身处风暴中心,余浪不能倒。”
“京城灯火虽繁,也掩不住暗处的阴谋。”
“江山社稷,我自守护。”
几日后,赵韬带回情报,那神秘黑衣人的身份逐渐明朗,竟是太子身边的贴身侍卫,专门负责联络和资金转移。
火署内部,孟清终于锁定了沈文的行踪,他多次与荣寿司、靖远庄高层秘密会晤。
余浪决定亲自带队,趁夜色潜入靖远庄外围,准备抓捕关键人物。
夜晚,余浪带领数名精锐潜入靖远庄。黑暗中,火光闪烁,隐隐有械斗声传来。
突然,一队持刀黑衣人出现,火光映照下刀锋寒芒逼人。
余浪沉声命令:“布阵防守,逐步推进!”
经过激烈搏斗,余浪团队终于夺下几名嫌疑人,搜出大量走私文件和银票。
火署中,一名被孟清信任的中层官员被揭发为内鬼。他原是沈文的亲信,多次泄密。
孟清与余浪面对面,忧虑难掩:“内鬼之多,远超想象,我们必须彻底清洗。”
余浪点头:“只有这样,火署才能重新站稳脚跟。”
消息传入太子府,太子震怒,下令加强对火署的监控,企图借朝中力量反扑。
谋士阴险:“余浪若不倒,必引动皇帝不悦,我们可利用谣言扰乱其名声。”
太子冷笑:“既然火署逼近真相,那就让他们陷入泥潭。”
火署内外风云突变,余浪和团队压力骤增。
但他眼神依旧坚定:
“江山社稷重于泰山,纵有风暴,我必守护火署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