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三边镇,地处边贸通道,来往商旅与兵卒交错,是个“有风不扬尘,有雪不留痕”的地方。
韩啸林此次奉命出京,带着火署密卷一份、皇命腰牌、随行三人,化名“叶成”,潜入镇南。
镇南有家铁铺,名为“聚宝打铁”,表面打磨农具,实则为本地走私火器的中转点之一。
此铺由叶源之子叶达经营,叶达早年曾在京师工部做过三年杂役,据传与李承离私交颇深。
韩啸林走进铺子,热气蒸腾,铁锤落火声不绝于耳。
他轻声问伙计:“打铁可刻印?”
伙计头也不抬:“想刻什么?”
韩啸林回:“火走北风,印归苍浪。”
那伙计顿了顿,抬头打量他一眼,丢下锤子:“随我来。”
韩啸林被引入后院,一道暗门拉开,里面竟是一个隐蔽的石窖。
石窖中,火光昏暗,几名汉子围着火器零件,在琢磨拼装,墙边的木架上,摆着几张图纸,居然是火署秘图“连环三式”与“簇焰壶”原型图的变造版。
那伙计低声道:“图是从西边送来的,我们不负责造,只负责转。”
“你要货还是要图?”
韩啸林稳了稳心神:“我要人。”
“送图的人是谁?”
伙计脸色一沉:“这事……不能乱问。”
韩啸林微微一笑,取出怀中金牌,一抖。
那一瞬间,火光映照在“钦命密察”西字之上。
伙计惊变,还未来得及喊,韩啸林己一掌将其按倒在地!
“封门!”
三名随行署兵同时破窗而入,迅速制服现场所有工匠!
韩啸林大喝:
“火署缉查!敢动者死!”
就在众人押解嫌犯准备出屋时,外院突然一声嘶吼:
“救命啊——有人闯铺子啦!”
紧接着,镇西方向响起一连串马蹄声与火铳声!
“是接应队!”
韩啸林一皱眉:“他们早有准备!”
“后撤!带人从东巷撤离!”
火署小队带着两名关键嫌犯与部分图纸,从后门冲出。
可刚穿过东巷,就被数名黑衣人堵截!
对方持械、携弓,火铳至少五支,还有人拉起了“便携火栓”,正是李承离生前设计的“散筒喷火罐”。
韩啸林冷声:“你们这是……要灭口?”
黑衣人首领低吼:“你不该来!”
“今日只死你一个,事了便收!”
一瞬间,火铳齐发!
枪声西起,火光映巷!
韩啸林一把将随行兵士扑倒,自己被擦伤肩臂,血渍斑斑!
他反身抛出三枚震火雷,轰然炸响,烟尘遮蔽。
黑衣人一阵混乱,趁此间隙,韩啸林带人冲入街边酒坊,从后窗翻墙而走!
黑衣人仍尾随不舍,追至镇北茶棚附近。
韩啸林领人跃入茶棚,忽见棚内坐着一位披蓑老汉,喝着茶,头不抬:
“该走了。”
“西边山脚,有人接你。”
韩啸林定睛一看,那老汉正是火署早年安插在民间的“隐线”之一——外号“乌鸦”。
乌鸦将手中斗笠一抛:“戴上,走人。”
“你们的命,可没几回能救。”
两刻钟后,镇北官道旁,一辆平平无奇的草车正缓缓驶向山中。
草堆中,韩啸林按住肩伤,喘着气。
怀里压着两样东西:
一,是从石窖中抢出的“火器零件”样本,一看便知为火署所制。
二,是一张盖有私印的走私火图,上标“李”字私章。
这正是李承离三年前未公开图纸的一部分。
而图中批注字迹,分明不是他的,而是——
“朱台”之手!
山路尽头,草车停下。
乌鸦回头:“从此往京,三天三夜,风急莫停。”
“后头的人,可不会放过你。”
韩啸林点头:“走不走得回去,就看余大人那边了。”
京中,火署密厅。
余浪收到密报,默默看着那份火图。
“朱台之手,李承离之图,叶源之子之窖……”
他低声喃喃:
“一条线,从李承离的笔,到朱台的手。”
“再到叶达的窖,到边军的铳。”
“这不是黑火水线。”
“这是——一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