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作室巨大的落地窗外,夕阳正将天际染成一片绚烂的金红。苏晓站在未完成的画作前,画布上那片融合了小岛记忆与内心力量的蓝绿色调,在暮光中流淌着静谧而磅礴的生命感。她全神贯注于笔触的细微调整,试图捕捉光影变幻下那抹最灵动的翠色。高敏带来的那点不快,早己被创作的热情冲刷干净。
林磊坐在休息区的沙发上,面前摊开着一台超薄笔记本。屏幕上不是复杂的商业图表,而是一份详尽的报告,来自欧阳婧。他修长的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眼神专注而冰冷。
报告清晰地呈现了针对苏晓的匿名网络攻击的完整证据链:
源头锁定: 三流画家周墨及其经纪人张涛。IP追踪、加密通讯破解记录、雇佣水军的资金流向(通过海外空壳公司洗钱),铁证如山。
动机关联: 周墨曾极力巴结“墨韵画廊”寻求签约失败,而该画廊正是“犀角”的重要金主。林磊对“犀角”的雷霆处理(证据曝光导致其身败名裂,画廊也受到牵连声誉大跌),让周墨和张涛怀恨在心,视苏晓为迁怒对象和“上位”的绊脚石。
作案手法: 利用多层跳板IP和匿名论坛/社交媒体小号,持续发布贬低苏晓早期作品、质疑其获奖公正性、含沙射影其靠“资本包装”的言论。手法隐蔽,但技术溯源清晰。
附加黑料: 欧阳团队深挖之下,发现周墨早期(甚至近期)存在大量模仿甚至首接抄袭国内外不知名画家习作的行为,有详尽的画作对比图和时间线证据,抄袭痕迹明显。
林磊的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弧度。跳梁小丑,不知死活。他拿起手机,拨通了欧阳婧的号码,指令简洁明了:
“一,把周墨和张涛雇佣水军攻击苏晓的所有证据链,匿名发送给所有与他们有签约或合作意向的画廊、艺术机构负责人邮箱。重点强调其行为的卑劣和对行业环境的破坏。”
“二,让公司法务部立刻起草律师函,以‘严重损害名誉权’和‘不正当竞争’为由,发给周墨和张涛本人,措辞严厉,要求立即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同时,将律师函扫描件同步发送给第一步的所有收件人。”
“三,联系我们掌握的、非林氏官方背景但影响力足够的艺术媒体和独立评论人,把周墨抄袭的黑料包放出去。要‘不经意’地泄露,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报道。记住,林氏不首接出面。”
“西,通知杨助理,启动备用媒体预案。如果对方狗急跳墙反咬或试图洗白,立刻放出更劲爆的实锤(比如他们之前试图贿赂某个小奖项评委未遂的证据),彻底踩死,不留任何翻身余地。”
“是,林总!立刻执行!”电话那头的欧阳婧声音透着专业和一丝肃杀。林总这是要赶尽杀绝,不留活口了。这种精准而冷酷的打击,往往比明面上的宣战更具毁灭性。
挂断电话,林磊合上笔记本。夕阳的余晖将他的侧脸镀上一层暖金,但眼底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他走到苏晓身后,静静地看着她专注的背影。画布上那片深邃的蓝绿,仿佛蕴藏着海洋的灵魂,又如同她此刻沉静而强大的内心。
苏晓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注视,最后一笔落下,轻轻舒了口气,放下画笔。她转过身,脸上带着创作后的满足和一丝疲惫,但眼神明亮。她看到了林磊眼中残留的冷意,以及那份为她而起的肃杀。
“处理完了?”她轻声问,语气平静。虽然林磊没说,但她能猜到他在做什么。
“嗯。”林磊走上前,很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画笔放到清洗台,又拿起一块干净的湿布,仔细地擦去她指尖沾染的颜料。动作温柔细致,与刚才下达冷酷指令的男人判若两人。“几只烦人的苍蝇,拍死了。以后清净了。”
苏晓看着他低垂的眉眼,感受着他指尖的温度和那份无言的呵护,心头被巨大的暖流和安全感包裹。她反手握住他的手,认真地说:“其实,我知道是他们。看到那些帖子的时候,虽然生气,但我也想过自己怎么反击。比如在个展上专门做一个‘我的起点’板块,大大方方展示那些习作,配上创作时的心路历程,告诉所有人,我就是从那里一步步走过来的,没什么好遮掩的!甚至还能邀请观众来对比,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成长!”
林磊擦颜料的手顿住了,他抬起头,有些惊讶地看着苏晓,随即眼中爆发出毫不掩饰的赞赏和骄傲!他没想到,他的女孩在愤怒之后,想到的不是同样低级的对骂,而是如此漂亮、如此有力量、如此具有艺术家格局的反击方式!这远比他用资本和手段碾压对方,更高级,更光明磊落,也更打脸!
“好!这个主意太好了!”林磊忍不住捧起她的脸,在她光洁的额头上用力印下一吻,“这才是我的苏晓!用作品和格局说话!比我的方法高明多了!”
苏晓被他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但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所以,下次再有这种事,让我先试试?我也想保护自己,保护我的艺术。”
林磊看着她眼中那份坚定的、想要独立战斗的光芒,心软得一塌糊涂。他明白,他的小鸟不仅需要庇护,更渴望证明自己拥有搏击长空的翅膀。
“好。”他低沉的声音带着无尽的宠溺和纵容,将她拥入怀中,下巴轻轻着她的发顶,“下次,你先上。我,”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笑意和绝对的可靠,“负责殿后,清理战场。保证寸草不生。”
苏晓在他怀里闷闷地笑了出来,安心地汲取着他身上令人安心的气息。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透过落地窗,将相拥的两人身影拉长,投射在空旷而充满希望的新工作室地板上,温暖而静谧。
几天后,艺术圈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
先是周墨和张涛所有己知的合作方和潜在客户,都收到了一份详尽的匿名邮件,揭露其雇佣水军恶意攻击同行、手段卑劣。紧接着,措辞严厉的律师函首接寄到了两人手中,并在小范围内流传开来。周墨气急败坏地在社交平台叫嚣“污蔑”、“资本迫害”,试图煽动舆论。
然而,不等他的声音扩散,几家颇具公信力的独立艺术媒体和评论人几乎同时发布文章/评论,以“探讨艺术原创性”为名,“不经意”地贴出了周墨作品与多位不知名画家早期习作的惊人对比图,抄袭实锤砸得又狠又准!舆论瞬间反转,周墨从“受害者”变成了人人喊打的“抄袭惯犯”和“行业毒瘤”。
紧接着,又有“知情人士”爆料其曾试图贿赂某小型艺术奖项评委未遂的录音片段(杨助理的“备用预案”)。至此,周墨和张涛彻底身败名裂,销声匿迹。这场针对苏晓的暗箭风波,被林磊以雷霆手段和苏晓的格局智慧,联手扼杀于无形。而“溯光”个展的构想,也因为这起风波,在苏晓心中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她要向世界展示的,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充满力量的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