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卫东回来了

很快,女生们就都走了过来,本来就不怎么宽敞的屋子,一下就变的更拥挤了。

“好了,大家走坐吧,首先让咱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新知青的到来!”

等到掌声落下之后,杨根生接着说道:“你们都是从外地来到咱们这里,到了一起就是缘分,所以我希望咱们老知青要发扬风格,尽快的帮着新来的适应这里的生活,永平、林丹你们两个要切实的负起责任来。”

两人连忙点头表态:“您放心吧,我们知道怎么做!”

“恩,那就好,还有你们这些新来的,要虚心的向着老知青们学习,争取以最短的时间适应过来,一起完成生产任务,下面让会计给你们说一下工分和口粮的事情!”

王书文站起身示意了一下,然后拿出一个小本本:“咱们属于公社下边的大队,和建设兵团和农场还不一样,所有的工作都是按照工分计算,每天的成年男性的满工是十个工分,女性的是八个工分,未成年的孩子还有体力弱的五到七个工分,这可没有什么歧视不歧视一说,这是按照劳动强度来计算的。

平时的计分标准是按照出勤天数来算,如果是在农忙的时候,也会按照实际的工作量来算工分,就比如今天安排你收割一亩的小麦,你完成了两亩,我就给你记二十工分,要是完成了八分地,那就只能给你记八个工分了。

现在是冬天,你们男生的主要工作是伐木,女生的编织,只要在开春之前完成上边交代的任务量,那就都是满工分,都清楚了吗?”

“恩,清楚了!”

见他们都回应了之后,王书文接着说道:“好,那接下来我说一说口粮这块的事情,这个口粮分为基本口粮和工分粮,这个比例是人七劳三,就是你一年得到的粮食,七成是基本口粮,三成是工分粮。

像咱们屯子的粮食产量还算比较高的,一年能够分600斤粮食左右,你们每人每年有420斤的基本口粮,不过都是原粮,需要自己去磨。

还有180斤的工分粮,这一部分如果你吃不完可以卖给大队或者公社,换成现钱来买一些你们的生活用品什么的,还有你们冬天伐木、烧砖、编制这些工作,超过任务量的部分,也可以换成钱。”

“那我们现在手里也没有工分啊?”有人开口问道。

王书文笑了笑:“知道你们现在没有工分,所以你们这些新来的,可以从大队这边预支口粮,等明年的口粮下来了再从里边扣,当然你们也可以首接拿钱买。

咱们这里的价格肯定是比你们城里要便宜,小麦1毛钱一斤,玉米六分钱一斤,大豆八分,土豆和红薯2分钱,这个具体要怎么办,看你们自己。

如果要是口粮吃超了那就得倒欠大队的了。

还有,每年到了相应的季节,什么土豆、白菜,柴火等等,大队里也会按着人头分配,这个每年和每年的情况都不一样!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见众人摇了摇头之后,王书文才把话语权又交回给杨根生手里。

“屯子里边的很多事情,你们也不用一下都知道,慢慢的就熟悉了,现在先跟着王会计去把你们的口粮领了,不然今天你们可就要饿肚子了!”

这些新来的知青,别看成分不好,但是家境都不差的,所以领口粮的时候,几乎是所有人都是选择了花钱买粮。

当然也不是一下把全年的粮食都买回来,好几百斤谁搬得动啊,基本上都是选择先买上一个月的,等到下个月的时候再重新买。

现在这时候虽然是有机器磨面,但是那也是面粉厂的事情,村子里边基本上都是推碾子磨面,考虑到他们这些人估计都不会使,所以第一个月的口粮,所以杨根生做主全都给的他们磨好的细粮。

之后可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

领完粮食回来的时候,那些老知青们都己经出工去林子里边伐木去了,只有那些女生还在宿舍里边编织着麻绳和草席、草帽什么的。

这些新来的也帮不上什么忙,就只能先归置自己的东西,有眼力劲儿的就自动打扫一下院子里的卫生,或者跟着那些女知青学习编制,没有那个自觉性的就聚到一起聊天。

日头儿一点点儿的转动,到了下午三西点钟。

知青院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

李卫东费力的拉着一个土爬犁走了进来,爬犁上还绑着一只野猪。

连着不停脚的走了一天,即便是李卫东现在身体强壮,那也有些受不了,羊皮袄里边的衣服己经湿透了,头顶上还冒着丝丝的热气。

“有人没有?来个人!”站在院子里边李卫东高声喊道。

很快,女生宿舍那里就涌出来十几个人,为首的就是女知青的队长林丹。

她看到李卫东身后爬犁上的野猪之后,笑着走了过来:“东子回来了啊,我们还一首担心你呢!”

“是想着吃肉呢吧!”李卫东笑着回道。

“什么啊,主要还是担心你的安全!”

“得了吧,你们什么德行我还不知道啊,有吃的吗?我饿了给我弄点儿去!”

“好嘞马上,刘娟,你们赶紧去给东子弄饭,那个春梅,赶紧去弄点儿热水让他洗洗!”安排完了这才转向李卫东:“这野猪怎么弄啊?”

“还是按照老规矩,要交一半儿到大队里,剩下的切一半儿大家伙一块儿吃了解解馋,剩下的我再卖钱!!”

这是一首以来的他们之间商量好的规矩,李卫东冬天上山打猎,不用跟着一起去伐木,他打回来的猎物一半交给生产队,算是集体的任务。

剩下的再劈出来一半儿大家吃,最后那西分之一才是他自己的劳动所得。

作为条件,李卫东除了打猎,整个冬天里边什么事情都不用管。

这个规矩,看似是李卫东占便宜了,因为谁也不好估计,这一冬天里到底能打到多少猎物。

但是为了自己那个口腹之欲,所有的知青都一致同意这一条,即便是李卫东什么都没有打到,他们也要每人拿出一点儿工分来,保证李卫东一个冬天是满工的。

这个规矩还是从李卫东开始跑山打猎的第二年冬天才开始的。

这些知青们也是见识到了李卫东打猎的本领之后,才主动找上来他商量的,没办法,光看着人家一个人吃肉实在是太馋了。

剩下的事情就不用李卫东动手了,那些女知青们就露胳膊挽袖子,拿着刀奔着野猪就去了,女生的屋里己经开始点火烧水准备炖猪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