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吃席招来饿死鬼

在鲁西南这一带,讲究“百日添寿”,孩子出生百天,亲戚朋友都会被请去喝“百日喜酒”,热闹场面不亚于婚宴。

那天傍晚,我受邀参加亲戚家孩子的百日酒席。主人家姓王,住在村西头,老宅改成新院,但院子还保持着老格局:青砖墙、土窄巷、三桌酒席摆在院子里头,邻居左邻右舍都来了,觥筹交错,人声鼎沸。

天还没黑透,出了点事。

席上有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叫阿亮,是主家表亲,爱喝点酒。喝到一半说要去厕所,可农村旱厕你也知道,味大又没下脚的地方,他嫌脏,就绕到院外,在巷口那个电线杆子后面方便去了。

也就两三分钟,他回来了。但大伙一看他回来的样子,就觉得有点不对。

他原本是那种文静腼腆的小伙,一口菜都吃得规规矩矩。可这回一回来就变了个人似的,坐下第一筷子就往锅里猛伸,汤还咕嘟咕嘟地冒着泡,他徒手就捞,烫得吱一声也不吭。

他低头猛吃,嘴里一边咀嚼一边像是含着怨气似的喘气,菜还没夹完,嘴里己经鼓起一包一包的。他不说话,也不笑,全程低头狂吃,那架势,就像三天三夜没吃过饭。

这下旁边人坐不住了,有个年纪大的亲叔就提醒他:“亮子,你干啥呀?自个儿家吃席,你说你抢啥呀?”

小伙子不吭声,继续狼吞虎咽。那叔伸手想拦,阿亮却猛地一拨,把筷子都拨飞了,一把端起整盘辣子鸡往嘴里倒,油汤顺着嘴角往下流。

动静闹大了,主家出来了,是阿亮的大舅,也就是孩子的外公。

“大外甥,你这是咋的了?别噎着啊。”说着要去扶他。

这时候,桌上一个年纪最大的老头——村里的王老太爷,眯着眼盯了阿亮半天,忽然起身,声音拔高了几分:

“不对劲……这不是那孩子的样子,这……像是撞上脏东西了!”

老太爷说完就赶紧从旁边灶屋叫人:“快,快,给我弄碗白饭,插三柱香来!”

老乡们不敢耽搁,三两下把一碗白饭端来,上面插了三炷香。可香一点,怎么都点不着,火打上去,香芯都焦黑了,就是不燃。

老太爷脸一下就阴了,狠狠一巴掌拍在饭桌上,骂道:“你他娘的是个什么东西!我们敬你香你不受,还敢糟蹋活人孩子,真当我们村没人了?”

说罢,他快步走到阿亮面前,抬手就是两记响亮的耳光。

“啪——啪——”

众人都愣了。阿亮身子一抖,忽然就像被人点了穴似的,僵住了。他缓缓抬起头,那双眼却早没了神气,像黑洞一样空,声音低沉得不像是人:

“我不是阿亮……”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声音继续说:

“我是李成,去年正月撞死在这电线杆下的……”

众人倒抽一口凉气。的确——一年前,村里有个叫李成的年轻人,酒后骑摩托,回家路上冲进了巷口那根电线杆,当场没了命。当时说得好听是“酒驾意外”,可邻里传说,这孩子死前正闹肚子,三天没吃饭,本想回家吃顿热饭,谁知道命丧巷口,饿死鬼都成了。

“叔啊,”那声音转向主家,“你家孙子百日,请我吃饭,我这不就来了么?咱村不讲究亲不亲,敬鬼神,你请了我一碗喜酒,我吃几口饭怎么了?”

场面陷入寂静。

老太爷却不慌,抬手一挥:“请可以,附身不行。你没投胎,没渡过,也不能赖在人身上吃。要吃饭,咱规矩请你,送你。”

他把那碗香饭重新摆上桌,朝东边磕了个头,又念了句:“李成,饭请你吃,愿你上路,不要害人。”

话音落下,三炷香突然“噗”地一声自己燃了起来。

阿亮猛地一仰头,像是卡了气般大口喘了几下,眼神慢慢恢复清明,瞪着众人发懵:“咋了?我怎么坐地上了?”

那夜之后,电线杆旁边立了一个香台,逢年过节还有人给点上一炷香。

没人再敢在那儿随便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