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看了一圈,确定没有遗漏什么,就开始去厨房取东西。
篮子,空酒瓶子,大漏勺,白砂糖,红糖,还有油角模子。
等安宁把东西找齐,洗干净放好,安奶奶正好挑着打好的米粉从加工站回来。
安宁接过安奶奶肩上的扁担,把桶轻轻放下,就拎着往大盆的位置走。
“阿奶,我们今年做多少馓子和油角啊?
花生米这些我都准备好了,就是还没和面。”安宁转头问道。
“我都买好了,面粉你拿出来没?
一边一半就行了,拿两个盆分开,馓子做咸口的,放葱花,加点泡打粉,更酥脆。”
“油角皮就做甜口的,不然里头包着白糖和花生,外头却是咸口的,
一口咬下去舌头都分不清什么味!”安奶奶边洗手边回答。
“好咧,那阿奶,我来和面,泡打粉你放哪儿了,给我拿一下!”
“哦,对了,芋头我擦成丝了,阿奶一会儿你来和芋丝圆子的调料,
我忘记配比多少来着。”安宁听完便开始倒面粉和面。
“行!这个芋头丝没那么快炸它的,等我先和了年糕先。
蒸年糕需要很长时间,这时间都不早了,我得赶紧些,不然晚上要熬夜。”说完安奶奶便开始去和年糕的米粉。
安宁在这边和面,安奶奶在那边和米粉,安爷爷依旧吭哧吭哧搬柴火。
安奶奶把米粉分成两份,一份用来蒸年糕,里头加的是红糖和花生米碎;
另一份用来炸团子,里头加的是白糖。
安奶奶和好米粉,拿出安宁己经洗干净晾着的蒸屉,
又去碗橱上层拿出之前准备的豆腐皮,稍微泡下水展开,平铺在蒸屉里。
往大铁锅里加好多水,控制在水开不泡着蒸屉为准,然后才把蒸屉放上去。
提起桶往里倒米粉,倒完后敲一敲蒸屉边沿,震出气泡。
这蒸屉够大,锅也够大,只蒸一层就足够。
盖上大铁锅盖子,在锅盖沿又围了一圈湿毛巾,防止它漏气。
安爷爷己经升级为看火大师,蒸年糕的火候就全权交给他,安宁祖孙俩开始忙活其他事。
安宁和好面就放边上,用东西盖住,让它醒发松弛,转身去准备油角的馅料。
拿出一个特大碗,往里头放花生碎和白砂糖,搅拌均匀备用。
接着又拿出一个盆,把之前切碎的冬瓜糖和花生碎拌一起,装回袋子里,密封好,防止受潮。
安奶奶己经转战厨房的炒锅,开始起锅烧油,准备炸团子。
安宁赶紧过去捏团子,再往里头包冬瓜糖花生碎,捏紧揉圆,放在边上。
炸团子的时间很长,一锅都要等很久,准备好一锅量的团子后,安宁开始准备其他的。
拿出馓子的那份咸口面团,开始切剂子,用洗干净的酒瓶子擀开擀薄,切开。
捏点花样,撒点干面粉,摆在一边,做完一半的量就先停下来。
接着又拿出油角的面团,同样切剂子,擀面,不过这次有更多要求。
剂子擀出来得是圆的,就像饺子皮那样厚度和大小。
准备好全部面饼,就可以开始用模子包油角。
在模子上放上面饼,用调羹挖一勺花生碎和砂糖,放到中间,
合上模具,用力压紧,就得到一个胖胖的花边油角。
在包油角的过程中,安宁还偶尔过去给安奶奶帮忙包团子。
在安宁终于把油角和馓子全部做好的时候,安奶奶这边也把最后一锅团子起锅沥油。
要等油团子温度降下来,才开始把他们装进密封袋,防止受潮,这样能保留到元宵呢!
第二个下锅的年货是油角,油角炸得很快,油角皮很薄容易熟。
里头的馅料是熟的,只需要把油角皮炸到金黄酥脆,就可以起锅。
第三个下锅的就是馓子,这个玩意儿软趴趴的,又还要求有花样。
做花样的时候麻烦,拿过去炸的时候更麻烦,倒是在锅里炸的时候最干脆。
下锅没一会儿就会变结实,随着油温加工,很快就变得金黄酥脆。
这会儿要立刻捞起来沥油,不然炸过了会发苦。
最后一个,就是芋头丝圆子,这玩意儿不能提前准备,也最好不要用手捏。
要用一个大汤勺,用筷子夹一些芋头丝放里头,然后用筷子小心扒开,让它成为一个松散稀疏的芋头丝网。
然后拿着勺子一起下锅,定型了再把勺子拿起来。
为了做这个,安宁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不锈钢或是铝勺子,全都拿出来用。
虽然圆子大小不一,但不影响口感呀,到时候大的装一袋,小的装一袋,谁也不知道当初为啥有几种型号。
至于芋头丝圆子不能上手捏的原因,是这芋头丝里头加了面粉增加粘性,
用手一捏,圆子就变得紧实,而且里头会裹着很多面粉浆。
这样的圆子炸出来,很可能外头都快焦了,里头还夹生。
当然,就算真的全熟了,那口感也是一言难尽,就像啃石头一样。
哦,说它是石头都侮辱了石头。
这种圆子外头支楞起来的芋头丝,硬邦邦的扎嘴,里头紧实的圆子就咯牙咬不动,很是让人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