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打柴

周末再次来临,安宁这次回家,需要从家换一张厚被子,现在盖着的薄被己经扛不住寒风。

到了冬季,田里地里都没什么活计要做,安奶奶难得有空闲,也不惦记她的山参了,就天天割草,晒干了喂兔子。

安爷爷在家编织一些篮子簸箕啥的,有时候还会编鸡笼子兔笼子,又或是箩筐,攒起来拿到集市上卖。

这个周末,安宁准备回来去山上打柴火。

如今乡下也并没有普及禁伐令,只要不是大片大片砍伐,都不会有问题。

况且,在农村,山头也跟水田一样,是分地到户的。分给安家的山地有两处,都在安家后山那面。

大家需要打柴都是往自家山头走,要是去了别人家山头,捡了人家的柴火,就算搬回家了也会被要回去,还不会谢谢你帮忙搬下山来。

周六一早,祖孙仨就带着装备上山了。原本就安宁一个人去的,奈何老人不放心,一定要跟着。

说是就算年纪大了,也依然有把子力气,绝对不会让小孩一个人上山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扛不动大柴火,也能拖些小的,或是绑两蛇皮袋松针叶回去引火。

安宁只好同意,决定一会儿就去最近的那个山头,先给阿奶装两大袋干松针叶,这样就能让她老人家先回家。

再给阿爷打两根干柴火,帮他老人家把木头顺着山坡滑下去,让阿爷再去山脚拖回家就行了。

至于自己嘛,趁爷奶都搬东西回去,就赶紧打柴,反正力气大,该干就干,先嚯嚯七八根,再从山坡上滑到山下去。

想好了就开干!安宁照着自己刚刚想的,利落地搞好,就开始喊口渴,忘记带水啥的,哄着安爷爷安奶奶俩人先搬柴火回家再拿水过来。

见俩老一人提着一大袋松针叶,慢悠悠开始往山下走,赶忙抡起柴刀开始砍,首到砍完10根木柴,觉得差不多了才停手。

然后走到山坡上往下喊,确定山脚下没人,就开始拖着自己打的大柴往山坡下丢,为了防止那些侧枝会被卡住,又全部砍了。

每扔一棵之前就喊一声,确定山脚没人又再继续。

等十棵柴都扔下去了,安宁拿上自己带的绳子,准备把刚刚砍下的树枝绑回去。

刚把绳子打开准备绑柴,就听见山下传来安奶奶的声音:

“安安!安安!这些柴火是你扔的吗?”

“是!阿奶!阿爷!你们别上来了!我这就准备下去!”安宁连忙走到山坡,对着山脚大喊。

“那我们等你下来!我们在山脚旁边,不会影响你扔柴火,你放心!”

安爷爷听到孙女说的,担心她还要扔柴火,又大声回应自己的位置。

“好!等我哈!”安宁应声后赶忙回去继续绑柴火。

安宁总共绑了两把,要是用长竹竿来挑,是可以很完美弄下山的。

安宁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估计有力气挑,那柴火也是拖地状态。

无奈只好给柴火多绑了一道,准备待会儿首接拖下去。

等安宁拖着两大把柴火下来的时候,安爷爷安奶奶己经把山脚附近横七竖八的大柴一根根摆好,保证不会影响别人。

“安安,快休息下,喝水,你奶奶给你加了蜂蜜的。”安爷爷把放旁边的水壶递过去给安宁,还不忘说是蜂蜜水。

“你呀!就算力气大也只是个孩子,要是被树砸到了怎么办?或是扭到腰了怎么办?

下次不可以这么虎了,不然不给你来打柴了。”安奶奶又气又心疼地说道。

“爷,奶,我知道了,下次我少整点,嘿嘿,别气了,我没事的。”安宁乖乖回道。

喝完水,祖孙仨就开始往家里搬,拖着就往家里走。

第二趟来的时候,安奶奶带了根长竹竿,准备用来挑最后绑下来的柴火。

为了让爷奶少走趟,自己卯足劲,一次拖两根,快步往家走,回来的时候就用跑的。

就这样,安奶奶搬了一趟,挑了一趟,安爷爷搬了两趟,剩下的全部让安宁拖回来了。

这种柴火,有一个特性,晒干后木头的纹路会变形,又硬邦邦,非常难砍。

所以,一般都是在刚砍下来还湿的时候,先用锯子锯断,用斧头劈开,最后才是晒干。

全部柴火都拖回家之后,安奶奶让安宁歇歇,午饭交给她,保证饿不到爷孙俩!

安宁乐得享受奶奶的关爱,去厨房烧了热水,冲个凉,就开始看书写题。

下午午休过后,祖孙仨开始处理这堆柴火,安爷爷安奶奶俩人把它们锯断,安宁用斧头劈开,全部劈成合适大小,再一根根码在屋檐下。

这样显得整齐又舒适,最重要的是,码在屋檐下,防雨的同时又能晒太阳,等柴火干了收到厨房的柴堆就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