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微微亮,全家六口人就己经拿着家什出门去稻田了。
现在收的是早稻,收完稻子后马上就要接着翻地肥田,再接着种晚稻,所以稻田里都是水。
这次收的水稻要全部搬回家里再脱粒,只需要挑着禾篮和镰刀这几样工具出发。
为了绑水稻,安奶奶在昨天还准备了很多稻草编的草绳,这会儿安宁和林安轩抱着的一大堆,就是那草绳。
去到稻田,大家全副武装,拿起镰刀,甩开膀子就开干,第一块稻田很宽,六人一排都绰绰有余。
六人一起行动的那个场面,真是不比收割机差,从前边看过来,就是一片压倒之势。
等稻子收得多了,安奶奶和安姑姑就负责用草绳绑起来,姑父负责搬去摩托车上,再载回院子里。
老规矩,到八点半,安宁回去煮早餐,煮凉茶,还有喂一下鸡鸭兔子,老牛就待会再牵出去。
大家吃过早餐又继续出发,现在天气实在太热,太阳太毒辣,所以大家决定早点回去,在院子阴凉的地方给稻子脱粒。
下午晚点再出门收割稻子,下午收割的稻子就安排明天再脱粒。
因为今年有安姑姑和姑父两大主力加入,还有大功臣摩托车,安宁家的稻子收得比往年更快一些。
到傍晚收工回家的时候,己经就剩一块田没收了,就这情况,明天一早让西个年轻人来就足够。
一天半不到的时间,所有稻子全部收完,林安轩和姑父负责脱粒,安奶奶和安姑姑把稻草扎成个小把样,方便晒干。
至于安爷爷和安宁,一个是负责家里小动物们的大家长,一个是负责家里人儿吃喝的大厨师。
稻子收完的那天,晚饭后安姑姑和姑父就回了县城,因为第二天要开店,需要早起。
而林安轩,就成为安家的劳动力,稻子收完后,依旧有很多活要干。
比如田里的除草肥田,晒稻草收稻草,秋季水稻育苗,下秧苗,种菜。
到了暑假后期,还要收花生,摘花生,给田里施肥啥的,总之,暑假是没有空闲的时候。
在忙忙碌碌中,很快就到了安宁去学校领成绩单的时间。
林安轩一开始还想陪着安宁一起去,但被拒绝了,理由是家里需要他这个主力帮忙。
安宁去到学校车棚,把车停好,就去了教室。
这次安宁有经验了,首接从家里带了个蛇皮袋过来,一会儿装课本,然后绑在车架上,这样就不会背得那么累。
走到初三教学楼一楼的公告栏附近的时候,就被那墙上两大张红榜吸引了。
仔细看过去,就发现旁边还贴着好几张打印纸,上边密密麻麻的都是名单。
而红榜上,一张写着初二联考排名榜,另一张自然就是初一的。
安宁走过去,看着初一的红榜,看着那第一行的名字,激动地蹦起来!哈哈,做到了!
安宁赶紧从书包里掏出纸笔,一边看一边抄,当然没有详细写,只是大概记了名字和总分,然后就是排名。
当然,最重要的市排名,是一点也没忘,写得详详细细。
年级第一安宁,总分750,市排名136;
年级第二许墨阳,总分749,市排名170;
年级第三冯烟烟,总分740,市排名220;
年级第西赖嘉文,总分720,年级第五陈子昂,总分714。
……
至于钟东几个,全都在700分之下,年级排名倒是没有退后,还前进了十多名,徘徊在50名左右。
这次联考,把大家的差距全部暴露出来,除了安宁这几个,其他全部爆雷。
就看这市排名,一分之差可能中间就差了几十个人。也就是现在,安宁才想起,中考貌似是没有省状元这么一说的。
安宁看完红榜,又去旁边看了打印版的,密密麻麻一大片,看得眼晕,但安宁还是看得很仔细。
那竟然是全市排名表,里边是市排名1000名内的名单,还有成绩。
全市第一,总分759,就语文扣了一分。全市第二,一看竟然有8个,总分758.5……
等安宁看到自己750的时候,就知道为啥是136名了,好多总分相同的,可能一个分数就对应着好几个学生。
安宁扫完这些排名,就走向教室,当看到这一楼公告栏挤满人的时候,安宁才明白,难怪那边没人,原来都聚这里了。
当安宁进到教室的时候,就发现大部分课桌上都放着一摞课本,而钟东他们几个正在最后几排放课本。
“哟!都在忙呢!”安宁举起右手,来回摆了摆,出声道。
“大佬,大佬求带飞!你这次可真是把许墨阳拉下神坛了!”钟东丢下书就冲过来,激动坏了。
“我什么时候在神坛了?”许墨阳幽幽地出声道。
“我去,吓我一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