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来自大洋彼岸的"解读者"

M国,弗吉尼亚州,兰利。

中情局(CIA)总部大楼,E座7楼,东亚情报分析中心。

这里的空气,仿佛凝固的汽油,混杂着廉价咖啡因、汗水和高强度压力共同发酵出的、令人烦躁不安的味道。

"废物!通通都是废物!"

部门主管,一个名叫哈里森的、典型的鹰派官僚,正歇斯底里地咆哮着,把一份新鲜出炉的情报分析报告,狠狠地摔在会议桌上。

"经济自杀?战略性扩张?还是他妈的集体梦游?!这就是你们这群年薪几十万的精英,花了24小时给我的答案?!"

巨大的屏幕上,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K线图,像是一片被血染红的山脉,几乎每一条都以近乎九十度的姿态,刺向天花板。

这疯狂的红色,是压在所有探员心头的一块巨石。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黑进他们的系统也好,收买他们的官员也好!12小时之内,我必须在我的办公桌上,看到一份'合乎逻辑'的解释!一份能够让国会山那些老爷们满意的解释!听明白了吗?!"

哈里森并不关心真相。

他只关心,如何向上级交差,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如何将这次前所未有的情报黑天鹅事件,转化为自己向上爬的政治资本。

而一份"合乎逻辑"的解释,必须,也只能,指向一个结论——华夏,正在自我崩溃。

因为,这才是国会山的老爷们,唯一想听到的"真相"。

在一片死寂的、人人自危的氛围中,一个年轻的女声,怯生生地响了起来。

"那个……主管……我或许,有一个不一样的发现。"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办公区最角落的那个工位。

凯瑟琳,一个刚刚入职不到半年的初级数据分析师,一个还对"情报"二字抱有理想主义幻想的年轻女孩。

她在所有人都手忙脚乱地翻阅传统地缘政治报告时,正利用自己编写的一套大数据关联模型,对华夏采购的所有物资清单,进行着交叉比对。

她的电脑屏幕上,无数的数据点,像一片星云,在高速运转。

最终,这些数据点,奇迹般地,汇聚成了一个清晰的三维模型。

一个……由无数矿产、建材、能源、生命维持系统所构成的……巨大无朋的、只可能存在于科幻小说里的……

"超大规模、全封闭式、具备独立生态循环系统的……生存避难所。"

凯瑟琳看着自己的分析结果,自己都被这个疯狂的结论吓了一跳。但数据不会说谎。

她鼓起所有的勇气,把这份刚刚打印出来的、还带着油墨温度的报告,递向了哈里森。

哈里森不耐烦地接过来,扫了一眼标题,然后,像看到了什么肮脏的东西一样,嗤笑了一声。

"生存避难所?小姐,你是不是《辐射》玩多了?还是你觉得,我们CIA是好莱坞的编剧部?"

他看都没看里面的内容一眼,随手就将那份报告,揉成一团,精准地,扔进了十几米外的垃圾桶里。

"我需要的是情报分析,不是科幻小说!如果你继续提交这种浪费打印纸的垃圾,我建议你主动去财务部结算薪水!"

周围传来一阵压抑的、幸灾乐祸的窃笑声。

凯瑟琳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她想争辩,但看着哈里森那轻蔑、傲慢的眼神,和同事们冷漠的面孔,她知道,自己的声音,在这里,比灰尘还要卑微。

真相,就那样静静地,躺在垃圾桶里。

被一片吃剩的披萨饼,压着。

哈里森的咆哮,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眼看12小时的时限即将到来,为了尽快拿到一个能交差的"产品",他决定,启用CIA的"外部专家顾问团"。

一群由大学教授、退休政客和所谓的"中国问题专家"组成的、一年只需要开几次会就能拿到高额酬劳的……智囊。

……

一间充满了陈腐气息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空气中都是昂贵的古巴雪茄和旧书纸混合的味道。

一群白发苍苍的老学究,正为了"华夏此次反常的经济行为,究竟是受到了'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的影响",而争论得面红耳赤。

哈里森不耐烦地听着这些陈词滥调,感觉自己的血压正在飙升。

"够了!"他猛地一拍桌子,"我需要的是新鲜的、能解释当下问题的观点!不是他妈的历史课!"

会议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就在这尴尬的沉默中,一个年轻人,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缓缓地,站了起来。

林啸天。

雷远的表哥。

他穿着一身崭新的、为了这次会议特意花大价钱买的阿玛尼西装,油光锃亮的头发,让他看起来像一只急于开屏的孔雀。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急于表现的、病态的兴奋,和深藏在眼底的、面对这群M国真正精英时,无法掩饰的自卑。

"哈里森先生,各位前辈。"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而有力,"我认为,你们都陷入了一个误区。你们总想用西方的逻辑,去解读一个东方的、非正常的政治实体。而我,作为一个在那里出生、长大的华裔,或许能为各位提供一个……来自内部的视角。"

他的"华裔"身份,成功地勾起了哈里森的一丝兴趣。

"说下去。"

林啸天的虚荣心,得到了巨大的鼓舞。

他抛出了自己这几天里,绞尽脑汁、基于自己对国内的无数偏见和臆想,而"精心构思"出的、足以让他一步登天的"惊世骇俗"的理论。

"真相,只有一个!"林啸天的声音,充满了煽动性,"那就是,华夏内部,发生了极其严重的……权力斗争!"

"据我得到的'内部消息'!"他故意压低了声音,显得神秘莫测,"某位即将失势的领导人,为了进行最后的反扑,正在动用他掌控的权力,疯狂地、不计后果地掏空国库,购买全球的物资,用以收买军方、地方和利益集团的支持!这是一种最疯狂的、同归于尽式的'经济政变'!"

"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发展,而是为了毁灭!这是他们整个体制,在崩溃前,最后的疯狂!他们买的不是钢铁和石油,而是埋葬对手,也埋葬自己的……棺材!"

这番话,如同平地惊雷,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炸懵了。

那些老学究们目瞪口呆,他们觉得这套完全抛弃了所有学术范式的"野路子"理论,简首荒谬得可笑。

但哈里森,他的眼睛,却前所未有地,亮了起来!

这个解释……

太完美了!

它既解释了华夏所有不合逻辑的疯狂行为,又完美地、精准地、迎合了M国高层对于"华夏即将崩溃"的终极战略期待!

这简首就是一份可以首接拿去总统面前邀功的……完美答案!

"你!你叫什么名字?"哈里森指着林啸天,激动地问道。

"林,林啸天。"

"很好!林!"哈里森大步走到他面前,用力地拍着他的肩膀,"我命令你,立刻将你的理论,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你需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最高的情报调阅权限,最顶级的分析团队,都归你调动!"

林啸天,感觉自己几乎要幸福到晕厥过去。

他知道,自己的人生,从这一刻起,彻底改变了。

他,一步登天了。

……

一夜之间,林啸天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甚至连终身教职都拿不到的野鸡大学"学者",变成了CIA总部的"座上宾",成为了M国解读华夏问题的"国师"。

在众星捧月之中,他指点江山,将一个个似是而非的、捕风捉影的"证据",在他的精英团队的包装下,变成了一份图文并茂、数据详实(当然,全是为结论服务的伪数据)的"完美报告"。

这份报告,被印上了【最高绝密】的红色印章,层层上报。

最终,它被轻轻地,放在了M国总统的办公桌上。

总统看着报告的结论,满意地笑了。

他拿起电话,接通了财政部长的专线。

"启动'最终收割'计划。让我们的盟友们也一起加入进来,共同享受这场……瓜分巨人尸体的盛宴吧。"

而在兰利总部的某个角落里。

凯瑟琳孤独地坐在自己的工位上,将那份被她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满是污渍的报告,锁进了自己的抽屉。

她看着窗外灯火辉煌的城市夜景,眼神,一片黯淡。

她知道,没人能叫醒一个装睡的帝国。

而这个帝国,正在一个真正的骗子和一个自以为是的傻子的共同推动下,踩下油门,兴高采烈地,冲向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