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公主府舞女(20)

卫子夫本是聪明人,自然知道她是没有和天子闹的底气。

别说她了,哪怕原本的陈皇后,一不如意就要找天子闹,天子还多少得给点儿面子哄哄。

但是等到几年前太皇太后没了,知道身后没有依靠了,人都变得老实不少。

这些年在宫里面,也都是天天想方设法的,想要一个子嗣,没有再敢闹什么其他事情。

敢闹的都是有底气的,没底气还不懂事的,也留不下来。

卫子夫刚才一时震惊,再加上心里面有些接受不了,有些言行不当也就算了。

等到反应过来以后,也就不会再有什么不恰当的举动,让人把消息传给家里面以后。

就按照天子的意思,去收拾岁羽殿了。

也是因为这一番动作,天子又要纳新人进宫的事情,肯定是传出去了。

甚至因为好奇新人是什么身份,肯定会有打听,天子也没有隐瞒的意思,自然很快舒舒的情况大家就都知道了。

卫子夫没有底气闹,其他人那里就不是这样了。

陈皇后正在喝求子的汤药,一下子就听到这个消息了。

顿时,正准备送入口多汤药,连着碗一下子就被砸到地上。

吓得正在里面伺候的宫女都跪下来请罪,“娘娘息怒!娘娘息怒!”

“又来一个?”,陈皇后却跟没有听到一样,自言自语起来,“天子究竟把我当做什么了?卫夫人、王美人,现在又来一个苏夫人,这样一个个出身低贱的女人都是他的心头好,就我这个妻子什么都不是?既然如此,他当初为什么要娶我?”

这几年,天子后宫也不是卫子夫独占鳌头,除了偶尔兴起临幸过,没有位份或者没有太高位分的女人以外,以及跟淮南翁主刘陵那种大家都知道,但是因为身份不可能得到册封的女子,还有另外一宠妃王美人。

不过王美人尽管姓王,和太后王氏却并没有关系,不是太后娘家的侄女之类的,甚至连远房都算不上,是赵王看着平阳公主因为献美得到好处了,献上来的美人。

有馆陶公主、和平阳公主两个人给天子献美,并且靠此得到不少好处的事情在前面,实际上效仿她们的人很多。

只不过献上来的美人,最终混出头的很少,毕竟天子也不缺美人,不是谁献上来,美人就一定能得宠了,也就不大被人所知。

不过献上来的美人,肯定出身都不会太高。

真要出身高,怎么也不可能这样被人献上来。

这个王美人,也就只是普通农户出身,因为长得貌美被赵王所知,搜罗回去调教一番,最后献上来的。

想着后宫这些得宠的女人都不是什么好出身,因此说着说着,陈皇后就更加觉得心气难平,想着这些年的事情,牙齿都快要咬碎了。

“要是没有我,他能当上这个皇帝?现在风光了,就忘了当初!当初舅舅可不止他一个儿子,十几个皇子,他都排在第十了,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能让舅舅记住他,靠的还不是阿母和我!要是没有我们家,他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是!现在要翻脸不认人了,没有这么容易…………”

说着说着,陈皇后就像疯了一样,把很多明知道不该说的话,一股脑全部都说出来了。

也许她是真的己经有些疯狂了,后宫其他女人不管得宠不得宠,日子终归比以前的日子要好,锦衣玉食、荣华富贵都不缺。

就算是天子薄情,己经不宠爱她们了,她们也算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心里面再哀怨,却也不至于完全不满足。

可是对于陈皇后来说,她其他什么都不缺,就算还坐在这椒房殿的皇后位置上,却只能孤零零的守着这座宫殿,不管是夫君、儿女都没有。

在这日复一日的孤寂中,其实不管是彻底沉寂下去,还是疯狂起来,都不是什么让人意外的事情。

但是她的这种心态,其他人显然不能理解。

听着陈皇后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椒房殿里面伺候的这些宫女内侍,顿时赶紧磕起头,一个个都恨不得自己没有耳朵。

又有人劝,“娘娘,你快别生气!不如找大长公主进来商量一下?”

在当今天子登基以后,馆陶公主这个有功劳的姑姑,自然是册封过大长公主。

虽然平时大家习惯性只叫封号,可是底下奴才称呼,还是叫的正式册封过的大长公主。

在椒房殿这些奴才看来,馆陶公主虽然未必有什么好办法,要不然当初对待卫夫人得宠的时候,也不会只想出那样一个馊主意。

可是就算只是出馊主意,对于这些奴才来说,也比陈皇后在这里闹要强。

陈皇后闹,再说些大逆不道的话,真让天子知道了,他们这些奴才也免不了受责罚。

馆陶公主不管在外面怎么弄 ,事情最终成没成,却牵连不到他们这些奴才身上。

所以不但有人在这里劝说陈皇后找母亲馆陶公主来商量,也有人首接就跑去找馆陶公主了。

馆陶公主很快来了,她这一次倒是很高兴,不像以前有宠妃进宫,都是和陈皇后一样生气。

“皇后,这个事情你气什么?要气也该玉堂殿那位生气啊!”,馆陶公主一进来,就把陈皇后抱入怀中劝说起来。

玉堂殿现在是卫子夫的住处,显然馆陶公主觉得在这个事情上面,还是卫子夫最该生气,反倒是对自家没多大影响。

毕竟宫里面都这么多宠妃了,再多一个、少一个有什么区别,但是对现在势头最旺的那位来说就不一样了。

陈皇后却不高兴,质问道:“阿母,你说什么?我一个皇后不该生气,她一个夫人凭什么生气?她自己都是这样进来的,有这个资格吗?”

“阿母,你是不是也怕了刘彘,不敢再做什么了,才劝我不要管这个事情!从大母没了,你就变得胆小了!什么都只是劝我不要管。你怕,我却不怕那个刘彘!”

馆陶公主却顾不得女儿这些不懂事的话,只是有些意外,“你还不知道新进来的这一位,究竟是个什么路数?”

陈皇后不屑的撇撇嘴,“不就是平阳府出来的吗?跟玉堂殿那位一样!就算一样的出身,她也没资格生气呀!说不定两人还得联手,这种事情绝不能就这么放任!”

听到这里,馆陶公主就说道:“你不知道?听说这个女人和玉堂殿那位的弟弟,就是最近风头很盛,还要娶平阳的那个什么卫青之间有些事,但是玉堂殿那位很不愿意,现在人一转眼进宫了,你说她能不生气?”

“啊!我看天子还很重用这个卫青,怎么还做出这种事了,这也太不讲究了!还是平阳不乐意驸马身边有这样的女人,故意要献给天子?”,陈皇后听到这里也很惊讶,有些猜测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但是却又说:“不过他本来就是个色中恶鬼,连刘陵这个堂妹都没放过,做出这种事情其实也挺正常!”

“只是玉堂殿那位就得难受了!天子还让玉堂殿那位去布置岁羽殿,也不知道这个装模作样,什么时候都摆出一副温温柔柔样子的女人,现在会是个什么样子?”

说到这里,陈皇后就有些幸灾乐祸了。

“能摆出什么样子?再不高兴,还不是得温温柔柔的,按照天子的意思去做?她是个什么出身,要不是好运有了三个公主,谁用把她当回事?就是陛下不也没把她当回事,要不然也不会有今天的事情,”,馆陶公主附和。

“所以你着急什么?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子嗣,你要有了太子,这个什么卫夫人、苏夫人,谁能和你相比?”

听到这个话,陈皇后就又不高兴起来。

子嗣问题,又是陈皇后心里面另外一根刺了。

其实陈皇后对天子的感情,闹到如今这一步,究竟还剩多少并不好说?

即使对满宫妃嫔不满意,也不好说她究竟是对天子有感情,还是单纯的不甘心。

不甘心她也是天之骄女,嫁给天子的时候,那还是天子母子求来的,当众许下“金屋藏娇”之诺,最后一家上下费尽心思替天子谋划,才让天子从一众兄弟中脱颖而出,得到的却是天子越来越不耐烦的态度,宫里面越来越多的妃嫔。

真是为感情,得有多深的感情,才会在天子明显一丝旧情都没有的时候,依旧爱得不可自拔?

要是膝下有孩子,她也未必做不到像其他皇后那样,在失宠以后就只做一个贤惠大度的皇后,等着日后成为太后。

但是陈皇后就是一首不曾传出喜讯,哪怕为了求子,花了九千万钱,也一首都没有什么好消息传出来。

一首没有子嗣,地位就不算稳固,说不定最后还真是一场空,又有谁能甘心?

现在听到馆陶公主提起这个话,她就有些不耐烦,“子嗣、子嗣,我难道不想吗?这些年我都用了多少方法,喝了多少汤药,一首没有喜讯传出来,我能有什么办法?”

馆陶公主便说:“最近有人给我举荐了一奇人,十分善鬼神之术,据说求什么都行,今天没来得及,改日带进宫给你看看。”

听到子嗣的事情有希望,陈皇后也顾不得其他,就开始和馆陶公主商量起这个事情来。

太后王氏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和王美人说话。

王美人虽然确实不是王太后的亲戚,可是在宫里面,谁又不希望有一个太后做靠山?

刚好王美人又姓王,和王太后要是真的拉关系,肯定也能拉上点儿关系,同姓就算没有亲戚关系也能连宗变成一家人。

王美人又是农户出身,虽然说起来是良籍,可是家里面在见识上反而还比不上奴仆出身的那些。

高门大户的奴仆,每天耳濡目染,就算没有人特意教导,见识也在那里。

可是普通农户出身,压根儿就没见识过什么人物的普通人家,在见识上面肯定要有限一些。

所以即使天子有意提拔,王美人家里面也提不起来,便就时常来王太后这里尽孝,想要王太后做靠山,和王太后身后的王家连在一起。

王太后听到天子又册封一个夫人的事情,她倒是并不在意,亲儿子册封一个妃嫔算什么?

听到消息以后,只是笑了一下,“陛下喜欢就好!”

王美人只是沉默的跪坐在一旁,脸上的表情也没有什么变化,让人看不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王太后见了,倒是很满意。

“你这样就很好!在这宫里面,是不会缺少宠妃的!一时的得意失意不重要,要沉得住气,并且记住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只要能得到最想要的,其他什么都可以舍弃。”

“就算这个新人位分比你高,你也别在心里面气不过!当初我在生彘儿之前,哪怕己经有平阳、南宫、隆虑她们三个了,还不是只是美人,反倒是我那个妹妹,一进宫就是夫人。最后呢?”

“你要沉得住气,天子现在也就只有几个公主,你要是有了皇子,满宫上下,就算把椒房殿那位也算上,又有谁比得上你尊贵?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好好侍奉天子,争取早日传出喜讯!”

在皇后无子的情况下,皇长子基本上就默认是太子了。

等儿子成为太子了,母亲自然不能身份低微,母凭子贵也是惯例。

显然现在宫里面的情况,不管是谁有了皇长子,地位就能一飞冲天,完全不用在意其他人。

虽然不是亲侄女儿,但是王太后也发现天子有些不喜王氏外戚,不可能会让家里面的亲侄女儿进宫 ,这种自己靠上来的自然就要用。

王美人认了他们王家为亲,家里面又无人可用,真有显贵那一天,得到好处的不也是他们王家!

在这宫里面 ,只要利益相同 ,能够得到好处就行,是不是亲的,也没有那么重要。

抱着这样的想法,对着王美人,王太后也有些教导的意思。

王美人对着王太后也很恭敬,赶紧就行了大礼,“妾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