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姚老婆子又要搞事情

正值晌午刘家村的上空一直飘着烤土豆的香味,全村有一多半的人家中午都在灶膛里烧了几个土豆给家里人尝鲜,吃过土豆的村民对秦凰更加感激了。

秦凰和李氏说话的功夫大丫和二丫已经把午饭做好了,秦凰想给孩子们做的地三鲜也没做成,只能有时间再说了。

秦凰娘仨把饭菜摆上桌的时候,三娃和四娃也回来了,一家人这才安心的坐在小饭桌前吃饭。

刘里正家的灶房里,李绣娘一边捞豆子一边说:“娘,这回的豆芽比昨天的新鲜,我觉得咱们昨天生的豆芽可能是太热了,这回咱们一天过两遍水试试,我觉得咱们这回差不多能成。”

里正媳妇也赞同儿媳妇的说法,娘俩都折腾了好几斤的豆子了,这回再不成功可真就没法子了,自已都不想在折腾了,但愿这次真的能成。

韩大嫂刚走进堂屋,一个二十多岁的瘦高男人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大嫂回来了,大嫂快坐下歇歇,这一趟可还顺利。”

这冲着韩大嫂不停献殷勤的男人就是她家孩子的姑父:邓春富,在玉通镇开了一个不大的小饭馆,生意不是很好一个月也就能收个二三十两银子,他一直想改善这种状况,始终没找到好的法子。

前天他和两个朋友去食味居小聚尝到那道清炒银芽,才知道这东西是刘家村出的,他也是花了一两银子才打听到的。

他觉得他的机会来了,这才带着媳妇大包小包的来到这个舅兄家。

韩大嫂坐下喝了一口茶说道:“哝,都在里面自已看吧!”

邓春富一双透着精明的眸子瞬间一亮,接着迫不及待的掀开篮子上的笼布,新鲜粗壮的豆芽就呈现在众人眼前。

没一会儿韩家的饭桌上就出现了清炒银芽这道菜。

秦凰刚和几个小家伙说好,等下午凉快一些了她们就去扦插小柳枝,她一会儿要去镇上买一些东西回来,李氏的声音就在院外传来。

“大嫂,你看我这记性,刚刚有件事我忘记告诉你了。”

随着话音落下李氏走进院来,手里还拿着一把小油菜,“大丫,拿着晚上炒着吃。”

秦凰看着李氏说道:“弟妹,你忘了啥事。”

李氏认真地说:“上午我和铁栓收摊的时候,一个叫小树的孩子来找我们,让我们告诉你,香满楼出事了,食客都拉肚子了,香满楼赔了好多钱现在已经关门歇业了。”

秦凰心里吐槽:这香满楼也太菜了这么快就关门歇业了,可见平时口碑就不咋滴,不知道会不会永久关门。

秦凰笑着说:“这黑心的家伙一定是给食客吃发霉的食物了,没出人命吧!”

“没听那孩子说有人死掉,应该是没出啥大事。”

李氏说完这件事就急着回家干活去了。

秦凰看看天,时间不早了下午还有活要干呢?赶紧套上马车驾着车向玉通镇赶去。

“哎!这铁柱媳妇咋又出去了,我还想去她家买点豆芽晚上炒着吃呢?”

“我家也想买点尝尝,听说八文钱一斤呢?可真贵,铁柱媳妇说这还是看在同村的份上,外人买都是十文钱。”

“你们说这铁柱媳妇一天能赚多少钱,咱咋就没长这赚钱的脑袋呢?”

秦凰到了玉通镇直接把马车赶到新买的宅子,开门的是春妮儿,她看到是秦凰来了开心的跳起来,对着院子喊道:“李奶奶,秦姐姐来了,秦姐姐来看我们了。”

秦凰把两包点心递给春妮儿,“拿着,买给你们吃的,吃饱了才有力气帮姐姐干活。”

春妮儿红着眼眶接过秦凰递过来的糕点,跟在秦凰身边一起往院里走。

大嘴娘正在给人洗衣服,她站起身把一双湿漉漉的手往围兜上擦了擦,“秦姑娘来了,多亏了你我们一家老小才有这么好的地方住。”

“李婶子快别这么说,这也是我们之间的缘分,我有事和李婶子说。”

三人来到院里的石桌前坐下,春妮儿已经给秦凰和大嘴娘各倒了一杯糖水,“秦姐姐,这是糖水,姐姐喝点解解渴。”

秦凰喝了一口夸赞道:“真甜,谢谢春妮儿。”

春妮儿被秦凰夸得小脸通红,“秦姐姐和李奶奶说话,我去把衣服洗了。”

春妮儿说完就跑去洗大嘴娘没洗完的衣服了。

秦凰看着大嘴娘说道:“李婶子,以后这衣服你就别再洗了,你和大嘴他们四个我每人每天给开三十文钱,吃住都在我这里,春妮儿她们四个每天十五文钱,吃住也在这里,你们以后给我做事就行,一会儿我把油条的做法告诉婶子,做油条的原料我也一起带来了,一会儿我们把东西放到仓房去。”

秦凰这边进展顺利,家里的几个孩子却迎来了客人,大丫硬着头皮上前说话。

大丫觉得自已是最大的,这几天也读了两本书了,自已应该勇敢一点,这几人里还有中午来买豆芽的那个奶奶,不会有事儿的。

秦凰家里来的人正是邓春富两口子和韩大嫂。

一家人吃过豆芽后觉得直接在秦凰这里进点货,自已瞎琢磨还不知道要耽误多少天呢?还不如趁早在秦凰这里拿现成的豆芽。

再有就是邓春富了解到镇上新出的豆浆也是这刘寡妇弄的,最近他也想把自家的小饭馆加上早点,就是大家辛苦一点,小饭馆的生意应该能好很多,想通这些几人就匆匆的赶来秦凰家。

大丫看着邓春福的穿着打扮想到这人有可能是镇上来买吃食的,上前冲着韩大嫂行了一礼,说道:“韩奶奶好,我娘去镇上了,一会儿就回来。”

韩大嫂一看秦凰没在家就几个孩子在家,也就没进院子,说了一句等你娘回来奶奶再来,几人回家等去了。

远远跟在后面看热闹的姚老婆子,想起一群妇人八卦的那些话,又看到邓春富的穿着,断定他们是来找刘寡妇买豆芽的,可能是长期客户,红眼病立即就犯了,嘴里咀嚼着:“刘寡妇……寡妇……寡妇……”随即眼睛一亮,计上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