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凰出了食味居去肉铺割了几斤肉,又去街上给两个丫头买了几朵小绢花,在空间里扒拉了好一会儿,找到两个树叉做的小弹弓,这还是她做来哄小汤圆玩的,现在好了可以继续用来哄孩子。
秦凰刚想去找李氏她们,猛地想起买油布的事,她来到上次那家成衣铺子,打算像这家的女掌柜打听一下。
看到秦凰女掌柜放下活计笑着迎上来:“哎呦!是大妹子来了啊!这次需要点啥,铺子里新到了好多货。”
秦凰想着要是下雨,晚上可能会挺凉的,不如先买两床被子预备上,忙开口:“大姐,我想买两床被子雨天的时候盖一下,不要太厚的。
女掌柜想着,这大妹子打算的挺长远的,想了一下说道:“那妹子就来春秋款的吧!两床才二百文,最低价了,妹子是回头客,我少赚点。”
秦凰觉得可行,按女掌柜的提议买了两床薄一些被子。
秦凰付了二百文钱,这才打听油布的事。
“大姐,您家有油布卖吗?我想买一些盖房顶。”
那女掌柜惊讶的喊出声:“啥,你要用油布盖房顶。”
“是的大姐,油布虽然贵了点,可省事啊!往房顶一盖啥事都解决了。”
女掌柜觉得这大妹子说的挺有道理的。
“大妹子,你可问对人了,我家刚好有两匹油布,去年的货,一直没卖出去,大妹子要是不嫌弃就原价卖给你,两匹布五百文钱。”
秦凰也干脆,付了五百文钱买下两匹油布。女掌柜让小伙计帮忙送到秦凰与李氏她们汇合的地方。
秦凰到时刘福有三人已买好各自需要的东西,在等她回来。
秦凰谢过小伙计把布匹和棉被放到牛车上,四人坐上牛车晃晃悠悠的往刘家村赶去。
李氏实在是好奇大嫂买这么多油布干啥,憋了半天才问道:“大嫂,你买这么多油布干啥用。”
“我估摸着这都进入六月了也到雨季了,趁着天气好用油布把房顶修一下,冬天也能暖和一些。”
车上三人都听的目瞪口呆,这也太败家了,房顶用稻草和点泥巴修补一下就行了,长这么大还没听说有人用油布盖房顶。
秦凰看着几人干巴巴的来了一句:“这样省事,就是有点费钱。”
几人:大嫂说的好有道理。
还不到午时牛车就出现在了村口。村口两边的庄稼地里有人在浇水,有人在拔草,还有人望着庄稼叹息:一直不下雨,大通河都快干了,在这样下去会不会连吃水都成问题。
村里的土路上三三两两扛着锄头回家的村民看到刘铁栓:“铁栓这是一早就去镇上了,这又是箩筐又是木桶的,这是干啥了。”
刘铁栓也没瞒着,大家伙早晚都会知道:“去镇上卖点吃食,赚点零花钱,这卖吃食的人也忒多了,这买卖不好做。”
刘铁栓说着还摇了摇头。
那村民同情的看了一眼刘铁栓心情不错的回家去了。
牛车到了老宅门口,刘老太太和三个宝正在往这边张望。
吃货三宝被刘老太太揪着才没冲上来,李氏刘铁栓跳下牛车,一家人把买来的东西搬下车,刘福有这才一甩鞭子往秦凰家赶去。
“这刘寡妇又去镇上了,早上我看到她搬着那些桶啊筐啊的装上牛车,看样子都挺沉实的,不知道做啥买卖去了。”
“哎,我听人说刘寡妇昨天做了个叫豆浆的东西出来,听老刘家的那个三娃子说,老好喝了,喝的时候还放糖呢?”
“你们说这刘寡脑子好了后就没消停过,见天的瞎折腾,也不知道赚了多少钱。”说话的是和秦凰有过节的姚老婆子。
八卦的几人瞅了她一眼,其中一个说道:“姚老太太我劝你还是少打人家的主意,小心刘寡妇用擀面杖砸你。”
大柳树下传来妇人们哈哈大笑的声音。
秦凰家的篱笆墙外四个小身影像望娘石一样站在那,看到秦凰回来了都一蹦三尺高,大丫二丫跳了两下就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生怕被别人看到了笑话她们。
待牛车停好,秦凰跳下车开始往下搬东西,几个小家伙叽叽喳喳的帮着往院里搬。
刘福有羡慕的说道:“刘大嫂家的几个小娃真是懂事,很少出去疯跑,各个都知道找活干。”
秦凰自豪的感叹:“是啊!我家的几个宝贝都是我的好帮手,福有不用羡慕我,过几年你家小娃也能帮你打酱油了。”
刘福有被秦凰打趣的满脸通红,接过秦凰递来的十五文车钱说了一句:“刘大嫂俺先走了,明早来接您。”
秦凰摆摆手带着几小只进院了。
秦凰拿出一个小布包放桌子上:“娘给你们买的礼物在里面,自已打开看看。”
四个小家伙围着小布包,最后由最小的四娃打开,大丫惊叫出声:“哇,好漂亮的绢花,娘太好了。”
三娃和四娃拿着弹弓不知道这东西是干啥用的。
秦凰从地上捡了一个小土块,拿起弹弓裹上小土块,捜的一下小土块飞射出去掉了一只正在飞行的小家雀。
秦凰叮嘱两个小子别对着人打,两小子答应一声去屋后打鸟了。
大丫二丫拿着绢花跑到秦凰身边:“谢谢娘,我喜欢娘买的绢花。”
“女孩子就要漂漂亮亮的,喜欢就带着,以后娘还给你们买。”
老宅一家人坐在堂屋的桌子前,刘铁栓哗啦一下把早上赚的铜钱倒在桌子上。
刘老太太瞪了儿子一眼,迅速起身把堂屋的门关上了。
家里的三个宝捂着嘴巴瞪着眼睛,刘老爹也面露喜色。
一家人数了两遍都是一百零五文。
李氏开心的道:“糖饼一文钱一个,和早上烙的饼数一样,去了成本费我们净赚了六十多文钱。”
刘老爹敲了一下桌子:“别高兴的太早,不能每天都卖这么多糖饼,和你大嫂商量一下主食换着样的卖才成。”
李氏赞同的道:“还是爹厉害,吃过饭我就去找大嫂商量。”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十。”
四娃绞尽脑汁的数来数去都是十文钱,可他觉得不对,哪里不对他也不知道。就像他数蚂蚁一样数来数去都是十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