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朝堂风云

大概是因为怡红院这些大小丫头,只要家里面有人的,都得到过类似的嘱咐 。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面,怡红院里面的日子,倒是难得平淡起来。

就算晴雯的性格没改,可是没有人和她针尖对麦芒,也根本就吵不起来。

其实也不只是怡红院里面,就算是整个大观园里面,这一段时间也难得平静起来。

贾母担心贾政再把贾宝玉怎么了,直接就吩咐下去,贾宝玉要好生将养几个月,过了八月才能出二门。

不能出二门,也就只能在后院和园子里面走动了。

可能换做一般男子,每天都不能出门,还会觉得拘束。

但是贾宝玉不一样 ,他本来就不喜欢和男子接触,更喜欢在女孩堆里面混,现在能够日日待在园子里面,由一群姐姐妹妹、大小丫头陪着,哪里会不愿意?

不过跟园子里面的安静祥和不同,外面倒是风起云涌了。

前面也说了,和贾家一直交好的其他四王六公,尽管明面上和贾家的关系很好,但是实际上对当初贾家背刺他们得到康熙帝重用的事情,心里面一直都记恨着。

原本是因为康熙帝对贾家一直厚待,才忍住心中的不满没有做什么,现在发现当今圣上对贾家没有那样厚待了,就有意找出贾家的错处,以报昔日之仇,并且让自家得到当今圣上的看重。

但是他们这一段时间仔细琢磨了一下,才发现眼下贾家的罪过好像还不够,尤其是要把自已牵扯其中的事情撇清以后,就更没有什么大错了,就算是揭发出来了,也没有办法伤筋动骨。

毕竟贾家现在并没有谁手里面握着实权,能犯多大的错?就算要干个什么事情,也得是亲朋故旧给面子,有时候就算想要犯个大错,也得有本事才行。

就像荣国府袭爵的贾赦,身上就只有一个空头爵位,每天也是待在家里面喝酒作乐,让人看到自然是不争气,撑不起家门,可是也不能说就有什么罪过了?

虽然因为喜欢古董,也闹出过几回事情 ,但是就算是强买强卖,又能是多大的罪过,更何况还不是贾赦亲自出面,可以推给奴才不懂事。

还有真正有个官职的贾政,就算因为先帝康熙爷体恤老臣,看在贾代善的面子上,给了一个官职,可是也不是做官的料,这么多年都没怎么升过。

一个小官儿,有什么事情都不由他来做决定,哪怕并不算十分有本事,也不可能犯出什么大错来,就更不容易让人抓出错处了。

要说唯一比较严重的事情,还得是王熙凤干的那些事情,像什么放例子钱,插手诉讼的事情,制造出来的冤屈,害了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了。

但是王熙凤毕竟只是嫁进门的媳妇,又不能直接插手这些事情,同样是外面的人给面子,要只是王熙凤犯的这些事情,就算贾家也会受到牵连,到底情况有多严重就不好说了。

他们又不能让事情牵扯到自已身上,所以就觉得眼下贾家的罪过,就算揭发出来了,也不一定就能让贾家彻底翻不了身。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他们自已都是记恨着当初的事情想要报复,自然也担心要是贾家没有彻底翻不了身,日后也会报复回来。

当然,只要他们有这个念头了,自然就有办法这达成这个目的,并不是就拿贾家没有办法了,甚至都不用搞栽赃陷害这种有隐患的招数。

毕竟贾家人并不是人品有多出众,才让人找不到什么大的错处,而是因为贾家人手里面没有权利,就算是犯错都犯不了大错。

既然是现在贾家人没有权利,才让他们的计划没有办法实行,于是他们就计划着捧杀了。

反正外人也是把四王八公都看做一体,于是在外面他们就想办法给贾政谋一个手握大权的实缺,出京做学差负责科举的事情,对于宫中事情又一副十分支持贾妃,认为贾妃只是妃位,地位还是太低了,想要替贾妃往上谋划的样子。

贾政本来就不是为官的料,所以才会在康熙帝顾念旧情的情况下,这些年的官职也没有怎么升过。

现在突然领了学差出京,负责科考的事情,他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只认为是当今圣上看到他的好了,一心一意要办好这个差事以报圣恩。

不过贾元春好歹也是在宫里面这么多年才熬到妃位上,不像贾家其他人一直生活在富贵窝里,对于眼前这个烈火烹油的情况,却觉得有几分不对劲。

在又一次宫外家眷进宫请安的时候,贾元春就对王夫人问道:“最近家中可是有什么事情发生,怎么北静、南安、东平、西宁几个王府的太妃、王妃,进宫请安的时候,每一次都要特意来我这里坐坐。”

王夫人却不觉得这个事情有什么好奇怪的地方,“娘娘现在地位尊贵,他们四家虽然是王府,却只是异姓王,想要讨好娘娘也正常,娘娘何出此言?”

王夫人这个话当然也不能说就没有道理了,作为异姓王,肯定做事要谨慎一些 ,对着宫中得宠的妃嫔有意交好,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贾元春却还是觉得不对,“他们四家虽然只是异姓王,却也是王府,就算是在皇后娘娘跟前也是说得上话,哪里需要讨好我一个妃嫔?”

尽管贾元春有几分自知之明,但是一向以这个做娘娘的女儿为荣的王夫人,却不这样认为。

“娘娘何必这样妄自菲薄?他们是在皇后娘娘跟前说得上话,可是皇后娘娘还能真搭理他们?也就面子情罢了!哪像我们几家,可是祖辈上面就有的交情,自然是和娘娘交好更合适。”

贾元春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却又找不出王夫人这个话的错处,也只能相信这个话,认为自已想多了。

终究她出生的时候就一直有四王八公交好的说法,并不知道长辈之间的恩怨。

就算有几分聪慧与谨慎,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又哪里能猜出原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