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人在做天在看
“周员外可是咱们这十里八村的大善人,我在泗水城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见过有人说过周员外的不是。”
李琴冷眼看着这些人,周员外对他们一家做的事情是纯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让这些百姓赚到便宜。
“但愿你以后见识到他的真面目以后也这么说。”
李琴不再同他们争执,专心看向台前的府尹判案。
这府尹看起来不好说话,目前看来还算公正,最起码知道让人将证据呈上来。
“我有证据!”
就在这时,小娃他爹站在人群外高声喊。
府尹眯眼,“来者何人?”
“我是杜娘子同乡。”
小娃他爹拉着一人走出来,对府尹拱手,“大人,我带来这人是城中药房的掌柜,他能作证,这家人的孩子在死前就已经病重了。”
话音落下,百姓们纷纷探头,齐齐地闭上嘴。
谁知道事情反转竟然如此快。
府尹大人点头,“你是说他们儿子在服用醉香楼的点心之前,就已经病入膏肓?”
“是。”
药房掌柜跪在地上,身子抖成筛糠,“回大……大人,他们夫妇二人曾在几日之前来过我的药房买药。”
“买的什么药?”
药房掌柜答,“治疗心疾的药。”
心疾?
莫非是心脏病?
“你可曾见过这孩子?”
药房掌柜点头,抬起昏花的老眼,飞快看了眼这对夫妇。
原本有些犹豫,但事已至此,他心一横,该说的不该说的,他都说过了,如此,也只能看杜青造化了。
“当时,他们夫妇二人曾抱着这个孩子过来。”
“我见这孩子的第一眼就知道这孩子已经药石无医了,可我看在他们夫妇二人不肯放弃的份上,还是给他们抓了药。”
药房掌柜说到这里,又交出了一份药方,“因为这孩子病情严重,我便也多了个心思,偷偷的将药方留下了,便是因为害怕他们的孩子去世,他们借此机会说我的药有问题。”
府尹接过药方,仔细看了看,“你这上面所用的药看着可不像是能治病的药啊。”
“回大人的话,我用的这几味药乃是祛湿止痛的药,我也曾告诉过他们夫妇二人,我治不了他们孩子的病,当时这对夫妇口口声声同我说,他们知道自己孩子时日无多,只想求着让孩子最后的日子过得舒心一些。”
“于是我才迫不得已,给孩子开了这么一张药方,但保守起见,还是叫人留下了证据,以免届时纠缠不清。”
府尹此刻缓缓看向跪在地上的那对夫妇,“你们还有何话要说?”
“大人,正是因为我们知道孩子时日无多,所以才拿出全家所剩无几的银两,给我家孩子买了一盒点心,可谁知,这点心却成了害他的毒!”
“若不是有这盒点心,我家孩子或许还能过个周岁!”
此言一出,四周争论声渐渐响起。
有人怒不可遏,开口唾弃杜青,“即便这孩子得了重病,你们家的点心有毒,也是害人不浅!”
“若不是因为这个孩子,那被毒死的人或许就是其他人了!”
“难怪他们醉香楼饭菜的价钱这么便宜,原来是因为会毒死人啊!”
“胡说八道什么!”李琴实在听不下去,“我们家饭菜便宜,难道还有错?”
“便宜的东西没好货!”
“就是!”
一声接着一声的反驳,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杜青缓缓抬起头,看向府尹大人。
她双手伏地,一字一句,极其缓慢地开口说道,“大人,当日,我们铺子里的点心还有剩余,都是一锅出的点心,您若不相信,还可检验其他点心是否有毒。”
“本官已经命人查过了,其他点心均无毒。”
也就是说,偏偏只有这一盒点心有毒,而且还被这孩子给吃了。
赵思妍眉头紧锁,事情好像陷入了一个僵局。
他们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府尹大人又无法定罪。
“大人,我们还有证人。”
小娃他爹突然开口。
府尹大人看向他的眼神饶有深意。
良久,府尹大人缓缓点头,“带上来。”
随后,人群中走出来一个衣衫褴褛,面露怒意的男人。
男人背上扛着个孩子。
“是死人!”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堵在府衙门口看热闹的人瞬间往两侧散开。
男人将孩子从背上放下,解开缠在身上的小被子,将孩子盖着,最后向府尹大人跪下。
“大人,我是这孩子的大伯。”
府尹细问,“他们不是说这孩子已经下葬了吗?”
“回大人的话,孩子这两日一直在家中放着。”
“李长贵,你把我儿子带过来干啥!”
这孩子的娘亲突然扑向李长贵,长指划破了他的脸。
二人一时间厮打在一起,李长贵抬起手给了她一巴掌,瞬间将人给打懵了。
“老子当初跟你们说的清清楚楚,等收了银子,得分给我一半!”
“要不然老子就把这事给你捅出来!”
“你胡说八道些什么!”
孩子他爹也扑了上来,二人拼了命,要捂住李长贵的嘴。
奈何,府尹大人已经听出了其中的端倪。
他立即下令,叫人分开了他们。
“李长贵,你说,分银子又是怎么一回事?”
“回大人的话,这孩子的确死于剧毒,不过这毒不是醉香楼的。”
此言一出,众人一片哗然。
先是说这孩子得了重病,现在又有人说这毒不是出自醉香楼。
尽管早就知道自己是清白的,杜青此刻却也同那些人一样,满脸透着疑惑。
“你继续说。”府尹大人说道。
李长贵:“他们二人是我的弟弟弟媳,却心狠手辣霸占我的房子,将我赶出家门!”
“那日,我饿极了,趁他们出门,便偷偷溜进家中,原本打算偷点吃的,不曾想,竟在他们家中发现了一包砒霜。”
“正当我准备离开时,就见他们二人抱着孩子急匆匆回来,硬是将砒霜喂给了这孩子。”
说着,李长贵还将砒霜拿了出来,“就是这包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