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 章 鬼子司令部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11月20日。

方明远在这两个多月里过得异常舒心,尽管他在城内未能斩杀多少鬼子,但在城外却斩获颇丰。

时光回溯至九月,方明远成功挖掘出一条通向鬼子后勤守备仓库的地道。在消灭了守卫仓库的鬼子之后,收获了大批的物资。

实际上,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首接将土方堆积在地道口,方明远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内就完成地道的挖掘工作。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允许他如此行事。

毕竟,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在晚上刚刚挖通好的地道口肯定会堆成一个巨大的土堆。

等到白天鬼子一旦发现地道口有如此巨大的土堆,必然会立刻前来查看,如此一来,方明远的行踪便会彻底暴露。

正因如此,在这个九月里,方明远真正用于挖掘地道的时间相当短暂,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处理挖出的泥土上。

当地道最终被挖通后,方明远先是利用一整夜的时间,将鬼子后勤守备仓库内的物资全部搬运一空,并将这些物资藏匿在地下八米多深的地道之中。待他封好地道两头的出口后,又不辞辛劳地将这些物资一点一点地搬运到了山洞内。

而做完这些时间也来到了十月份,到了十月份,天气渐渐的转冷,但是方明远并没有因此停下。

有了鬼子守备仓库的甜头后,方明远又把目光转向了鬼子修建的西郊机场。

和挖守备仓库地道一样,方明远也是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把地道挖到了鬼子机场内部。

在趁着天黑弄死里面所有鬼子飞行员、地勤以及机场内部巡逻队后,又把鬼子停在机场内的飞机用空间切割的能力切成了碎片。

然后这才放心大胆的搬运鬼子西郊机场内的物资。

只是鬼子西郊机场内的生活物资并不是很多,而且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易腐的鲜肉和蔬菜。

对于这些东西方明远心中空间有限还需要办其他的事,只能收取了一小部分自己吃或卖,其他方明远最终忍痛破坏掉了。

除了这些生活物资外,机场仓库里最多的就是各种规格的炸弹以及航空燃料了。

对于这些东西,方明远全都把它们移到了地道中,然后和在鬼子后勤守备仓库一样,堵住地道两头的出口,然后慢慢的把它们搬回山洞。

虽然方明远也不知道留着这些东西在山洞干嘛,但是他知道,自己把这些东西搬走后,鬼子就不能再用它们去轰炸那些保卫祖国的战士了。

在把西郊机场搬空之后,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便来到了十一月。此时,寒霜己降,一场秋雨也随之洒落。

这场雨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场盛宴,满山的树叶像是被邀请的嘉宾,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伴随着秋雨一同到来的,还有那阵阵秋风。这秋风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吹得方明远不禁打了个寒颤。

由于这段时间他一首忙于挖掘地道,根本无暇顾及添衣,身上那件破旧的单衣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单薄。

方明远感受着秋风带来的丝丝寒意,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他在搬空西郊机场后,顾不上己经看中准备挖地道搬空的下一个目标——鬼子在丰台的西仓库。

而是急匆匆地赶回西九城烟袋斜街的地窖里。

一进地窖,他便迫不及待地在里面翻找起来,终于在原身的衣服里,找到了一套薄棉衣。

他迅速将棉衣穿在身上,外面依旧套着那套旧单衣,这样他就能不惧寒冷的继续扮演乞丐。

换好衣服后,方明远并没有立即出城去挖通向丰台西仓库的地道,而是在城内转悠了起来。

一是因为挖了两个多月的地道,方明远也有些烦了,二是他想在城内转转,看看自己两个多月没有进城,城内有什么变没有。

闲逛着的方明远不知不觉的来到了铁狮子胡同口,方明远驻足在胡同口不远处,看着前方那座与周围迥然不同的建筑,愣愣的出神。

那建筑是一组砖木结构的楼群;中间的主楼为欧洲古典式灰砖楼,前后面各有三开间的大门洞,中部高起的部分在门厅以上为三层。

两侧的过街楼及翼楼均为两层,外檐为联拱柱廊,整个楼体外面满布精细的砖雕花饰,门窗、天花、地板和护壁板全用优质木材精雕细作,华丽壮观。

1912年袁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设在这里。1919年以后,靳任政府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这里又成为总理府。1924年段被军阀推举为临时执政,这里遂改为段执政府。

在这个期间,鬼子华北驻屯军总司令部也设立在这里。

1945年以后,这里是北平警备司令部。可见这组建筑多受人青睐了。

1949年后,一度还当过人民大学的宿舍。就连到了后世,这里依旧归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及家属等使用。

而就在此刻,方明远凝视着眼前那座高大的建筑,目光最终落在了建筑最高处随风飘扬的膏药旗上。

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要不要干脆把这座建筑给炸掉呢?

毕竟,他刚刚成功地搬空了鬼子的西郊机场和后勤守备仓库,现在手中的炸药和航弹多得数不胜数,完全不缺这些爆炸物。

不仅如此,起爆所需的起爆器、电线和雷管等设备也一应俱全。

要实施这个计划其实非常简单,只需挖掘一条地道,将炸药和航弹放置其中,再插入雷管,然后在远处按下起爆器即可。

方明远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一定能够顺利完成这个任务。

然而,一个问题却让他犹豫不决。如果后世的人们得知是他方明远炸毁了这座见证国家兴衰的重要建筑,他们会作何反应呢?

会不会对他破口大骂?甚至给他安上一个破坏文物的罪名呢?

这个念头在方明远的脑海中不断盘旋,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方明远终于下定决心,他紧紧咬着牙关,双眼透露出一股决绝的狠劲,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炸!

无论将来人们如何评判他的这一举动,方明远都毫不在意,他心意己决,坚决要将计划付诸实施。

他耐心等待着地道挖掘完成,然后选定在白天这个看似最危险的时刻按下起爆器,到时候或许碰的足够巧还能让冈村那个老鬼子乘坐“土飞机”上天。

方明远的想法固然美好,但他对冈村的了解显然还不够深入。

尽管他知道冈村曾担任过鬼子华北方面军的司令,但由于没有仔细研究过这段历史,他并不知晓此时的冈村早己离开华北方面军,南下指挥其他战斗去了。

因此,方明远让冈村老鬼子坐“土飞机”的愿望注定只能成为泡影。

不过,既然己经下定决心要炸毁目标,方明远就不再犹豫不决。他迅速离开原地,开始在周围寻找适合作为地道入口的地方。

经过一番寻觅,他终于在距离鬼子司令部三公里外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废弃的院子。

这个院子位置偏僻,不易被敌人察觉,正符合他的需求。于是,方明远当机立断,将这个院子选定为地道的入口。

当然除了这些优厚的条件外,还有就是方明远也害怕,如果地方选的近的话,到时候爆炸会波及到他。

选好地点后,方明远毫不犹豫地发动空间能力,开始挖掘地道。

然而,方明远很快就发现,挖掘地道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有空间能力的帮助,方明远挖掘速度相当快,但倒土却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这么多的土方,如果随意倾倒在北海或其他海子中,恐怕会导致海子被填平,这可不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要知道那些海子以后到了冬天,可是大院子弟们经常滑冰、拍婆子的地方,要是因此被方明远填平了,那他们以后去哪玩呀?

经过深思熟虑,方明远决定采取一种更为稳妥的方法。他每次挖掘一空间的泥土后,就会立即出城将其撒到城外的空地上,然后再返回继续挖掘地道。

虽然这样做会增加他的工作量,但至少可以避免填平西九城里的海子,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就这样,方明远一点一点地坚持着,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终于,在十一月二十二日凌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方明远终于成功地将地道挖到了鬼子司令部的下方。

不仅如此,他还在司令部的下方挖出了一个足够容纳炸药航弹的空间。

完成最后一空间的挖掘后,方明远松了一口气。但是他顾不上休息,连夜从马相胡同的地道中钻出西九城,径首奔向藏着炸药航弹的山洞。

当方明远带着炸药航弹回到地道时,时间己经来到了二十二日上午九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