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乾康帝端坐在龙椅上,他的面前堆满了厚厚的奏折,如同一座小山。他微微皱眉,目光专注地审阅着每一份奏折,不时地在上面批注几笔。
太子站在一旁,低着头,双手交叠在身前,显得有些拘谨。他的眼神不时地瞥向乾康帝,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又犹豫不决。整个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乾康帝翻阅奏折的声音和偶尔的咳嗽声。
乾康帝缓缓放下手中的笔,他的动作轻柔而优雅,微微抬起头,目光落在太子身上,轻声说道:“你可知朕为何将你单独留下?”
太子心头一紧,他立刻意识到父皇的话中蕴含着深意。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双膝跪地,低下头,诚惶诚恐地回答道:“儿臣知错,儿臣没有处理好蜀城之事,愧对父皇的信任。”他的声音略微颤抖,透露出内心的不安和愧疚。
“翊儿,你可知道当年朕是怎样登上这至高无上的皇位的吗?”乾康帝面色凝重地看着自己的儿子,缓缓开口问道。
太子恭敬地回答道:“父皇,儿臣认为您是天命所归,注定要成为这天下之主的。”
乾康帝嘴角泛起一抹冷笑,说道:“呵!天命所归?若真是如此,那朕又何必如此辛苦?”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朕当年不过是一个不受宠的庶子,在这深宫中受尽冷落与欺凌。但朕并未因此而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广结善缘。”
乾康帝的声音渐渐低沉下来,仿佛回忆起了那段艰难的时光,“朕知道,若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要有过人的才能和智慧。于是,朕日夜苦读,钻研兵法、政治等各种学问。同时,朕也善于观察人心,结交那些有才能、有抱负的人。”
“终于,机会来了。”乾康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先帝驾崩后,宫廷内陷入了一场激烈的权力争斗。而朕,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以及那些忠心耿耿的兄弟的支持,最终脱颖而出,登上了这皇位。”
乾康帝深深地看了一眼太子,语重心长地说:“所以,翊儿,你要记住,这世间没有什么是天生注定的。若是你不努力,别人未必不可取而代之,你明白了吗?”
太子脚步踉跄,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他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东宫的。一路上,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乾康帝的那句话:“若是你不努力,别人未必不可取而代之。”
这句话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太子的心上,让他感到一阵心悸。他不禁开始胡思乱想,父皇刚刚封了老三为亲王,现在却对他说出这样的话,难道是想要废掉他这个太子吗?
太子越想越觉得不安,他的额头开始冒出冷汗,双手也不自觉地握紧。就在他心烦意乱之际,突然看到吕相早早地等在了东宫门口。
吕相看到太子失魂落魄的样子,心头一紧,连忙迎上前去问道:“太子殿下,您这是怎么了?”
太子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将乾康帝的话告诉了吕相。吕相听后,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暗自思忖,陛下难道真的要易储吗?
倘若继位的不是太子,吕氏一族又该如何自处呢?吕相不禁忧心忡忡,他深知太子的地位对于吕氏一族的重要性。
绝对不行!他无论如何都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保住太子之位!那个三皇子,不对,现在应该称呼他为渝亲王,他之所以能够被封为亲王,无非就是因为生下了皇长孙。既然如此,那就干脆让这个皇长孙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