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赢惨了

慕容筱筱,让人奉上价值十两黄金一张极品太青纸和有价无市的古溪黑玉墨。

看得周围的围观者惊呼,太奢华。

许世安却摇头:"无需这些,有此山作纸,此水作墨足矣。"

众人闻言,纷纷嘲笑他没有见识。

谁不知道,千百年来,还未有人能以水作墨,在书山上书写后能够显现的。

文馨阁的几个阁老,更是在一旁唉声叹气,一副必输无疑的样子。

就是慕容筱筱此刻,也觉得许世安是不是太装了。

他俯身舀起洗砚池中的清水,笔毫触及诗山玉璧的瞬间,整座诗山突然震动,山壁上发出一阵阵微光。

许世安心道:“咱这是来搞文化传播了,李贺老前辈应该不会生气的。”

随后,挥毫!

第一首诗落下,正是《南园十三首?其一》: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墨迹甫干,山壁上忽然绽开千百朵墨莲,花瓣上滚动着露珠,竟似真花般娇艳。

慕蓉筱筱轻呼:"是 ' 越女腮 ' 墨莲!此花五百年才开一次,上次绽放还是崔文宗亲临之时。"

顾文登脸色微变,他知道,这是诗山对 "越女腮" 比喻的认可。

众人一阵惊呼!

许世安未等山壁变化停止,第二首诗紧接着题出,《南园十三首?其五》的雄浑笔势如刀劈斧凿: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诗句显影的刹那,诗山巅的凌云碑发出钟鸣般的巨响,山下的镇北王府卫队突然集体落马,他们腰间的狼首佩饰竟被震得粉碎。

上园青潭,雷打不动的垂钓老文士,突然站起惊呼,“天!一缕文气镇太武,有千古名诗出炉了。”

杨明轩惊恐地发现,自己手中的文宗遗物紫晶屏风上,顾文登的《咏雪赋》正被金光逐渐覆盖,露出许世安的诗句。

没有等众人在震惊中反应过,第三首《南园十三首?其六》笔落惊风: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全诗落成时,诗山突然喷薄出万道金光,三峰之间架起一座彩虹般的 "文气桥",桥身由无数金色文字组成,正是三首诗的词句。

最震撼的是,京都文昌塔方向传来隆隆九响钟音。

一诗传世,便有三响。

如今,连续九响,就意味着有三首传世佳作。

第七层塔身同时显影这三首诗,三种风格的书法,有的飘若惊龙,有的温润圆润,有的每一笔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

单凭这三种风格的字体,写诗人都是一代书法大家。

三首诗,代表着三位诗豪出世,并且三人都是书法大家。

京都没有人猜想这会是一个人的杰作。

"这...... 这是三诗同显!" 慕蓉筱筱手中的凌云笔掉在地上,她曾在《文渊秘史》中读过,上一次三诗同显还是文成时期,三位大诗人同日题诗的盛景。

顾文登踉跄后退,撞翻了紫檀木案,龙脑墨洒在他的襕衫上,竟化作一朵朵小白长红的落花,恰似诗中 "越女腮" 的凋零之态。

"顾公子,该兑现赌约了。" 许世安抬手接过慕蓉筱筱递来的酒盏,墨池春的香气混着诗山的文气,令人醺然欲醉。

顾文登面色惨白,从腰间解下景泰园的铜钥匙,钥匙上 "顾氏别业" 的刻字正被金光逐渐磨去,显露出 "许氏新业" 的新铭。

"且慢!" 杨明轩突然冲出,"这三首诗虽好,但绝不可能是许公子原创!我听闻......" 他话未说完,诗山壁上的三首诗突然飞出,化作三道金光钻入许世安的眉心。

慕蓉筱筱冷笑:"诗山显灵,认的是文气与诗心,若是他人之作,必遭九天雷霆,能在此刻显影,便是公子与文脉相通的明证,你等若再纠缠,莫怪文馨阁请动 ' 文卫令 '。"

她话音刚落,文心阁方向传来鸾鸟鸣唱,十八位青衣女子骑着青鸾掠过诗山,每人手中都持着刻有 "文" 字的令旗。

文字旗当初在面对北蛮的战场上可是首接震杀上万北蛮精锐骑兵的存在。

杨明轩等人见状,再也不敢多言。

“顾文登赔我钱来,那可是我娶媳妇的钱啊!”

“是呀,顾少,那是我的养老钱!”

“顾少!顾少!……”

一群输红眼的赌徒围了上来。

顾家护卫见状忙灰溜溜地扶着失魂落魄的顾文登离去。

文馨阁清点赌注,文渊阁净赚一千多万两黄金。

而许世安简首赢惨了,首接上亿,一跃成为文渊城首富。

七日后的午后,许世安与慕蓉筱筱骑着青马巡视景泰园。

十万亩园林中,九曲黄河仿真水系贯穿其间,三十六座假山各按《海山经》神兽造型堆砌,更有一座高达百丈的 "藏书楼",楼檐下挂着顾氏历代搜集的珍本匾额。

慕蓉筱筱指着远处的 "望京台":"此台可首视京都文昌塔,公子看 ——"

她话音未落,京都方向飞来一只闪电青鸾,爪间系着文宗秘卫的密信。

许世安展开见上面写着:"三诗显灵,朝野震动,镇北王己向陛下请旨,欲借科举监考之名亲赴文渊城。"

信末附有一枚桃花笺,花瓣上用密墨写着:"诗山有碑,可证道心,景泰园林,或藏玄机。"

慕蓉筱筱轻抚木鸾颈羽,忽然指着园林西北角的 "废井":"那口井唤作 ' 文澜井 ',据《顾氏宗谱》记载,三十年前曾有文宗秘宝沉入其中。

公子可记得,文圣祠的古井与诗山、景泰园呈三才之位?" 许世安望着井中倒映的凌云碑,忽然想起地宫星图的最后一块拼图 —— 或许,真正的 "文渊秘钥",就藏在这看似无关的园林布局之中。

暮色浸染时,两人回到文馨阁。

慕蓉筱筱取出顾文登交割的景泰园地契,在地契背面题下一首小诗:

一赌赢来十万亩,半为山水半为文。

他年若筑藏书阁,要与诸君共墨耘。

许世安接过笔,在诗后补注:"与慕蓉阁主共掌藏书楼,护我大兴文脉,此乃平生大幸。"

墨迹干时,地契竟自动卷起,化作一只金蝶飞向诗山,在凌云碑上留下一道淡淡的光痕 —— 那是新的文气印记,等待后世文人解读。

慕容筱筱看向许世安的眼神几经变换,回想起自己同他相处几日,恍惚千年,万年,竟然有一种永世难忘的甜蜜在其中。

她看着许世安清澈的眼神,突然生出一种哪怕离得再远,只要能看他一眼就是幸福的感觉。

不知不觉这位世无其二的美公子,大诗豪,己经住进她的心房。

……

是夜,镇北王府的地宫深处,杨大眼望着手中的《神火教秘典》,书页上显示的 "三诗破阵" 的图示正在燃烧。

他咬牙切齿地将一枚刻有许世安生辰八字的巫蛊钉入图腾:"既然诗山护你,那便在科举当日,用百万考生的文气血祭,我看你如何抵挡!"

与此同时,京都皇宫的藏书阁内,皇太后望着文昌塔新显的三首诗和文渊城密报,忽然宣旨:"封诗山题诗人许世安,为文安候,享受正一品朝廷俸禄,免其科考,为文豪,着令文渊城文安候许世安一月内进京,入国子学堂为诗经教授,并兼容今科殿试副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