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自来水

许世安带着芍药,手中握着长矛,朝着北面最高的山走去。

这山有点陡峭,石多土少,山林多是灌木。

一路过去,他发现此处的类似前世山鸡的飞禽不少。

甚至还发现远处有一些像鹿子斑纹野山羊和身形高大的长着西支角野牛。

他心中安定下来,吃的,下一步就要靠这些野味了。

沿着山脚,找到了一个山洞,山洞之中十分的干爽。

只是这个山洞有点小,不然让大家来也可以。

没有火把,他便没有深入探查。

许世安找来一些石头将外面和洞道封起。

洞内的各色光点密集,他感觉这山洞倒是个修炼内功的好地方,便告诉芍药自己要住在这里,让她回去了。

夕阳的映照下的山峦,山的轮廓变得深邃,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比起,山上呼啸的山风。

山脚下的小盆地,己经燃起的篝火和欢笑的人们都被染上了喜庆的色调。

许世安盘膝而坐,心神澄清安静下来。

片刻,他的眼前浮现出各色的水泡状的光点。

此处的色光,密集程度远远高于之前的地方,竟然有一种浓稠的感觉。

显然,这种能量也是有地方多有地方少的。

而这个山洞里的红色和绿色光点尤其多,蓝色光点几乎没有。

恰好他能够吸正好也是红绿色的光点能量。

放开玄关,绿色和红色的光点,纷纷如同乳燕归巢,汇集于他的身体之内。

那种清凉和炙热的冰火煎熬的感觉又来了。

经过三番五次的锻炼,他感觉身体的承受力,提升不少。

一夜修炼,天明之时,他便从定境中出来。

白天修炼的效果,没有晚上好,主要是他白天心中有事,目前,他还做不到,随时随地修炼内功。

昨日,一夜修炼所得,足足是前面的三倍,他甚至能感受身体的骨骼内部都在强化。

功效如此之好,许世安决定就在此处安家。

一方面,这里可以一眼囊括盆地,对于整个许家村的情况可以一目了然,方便静坐和远离喧嚣。

另一方面,此处背靠的山脉,绵延上百里,来龙雄壮,灵气充沛,无疑是修炼内功的绝佳场所。

得益于前世的熏陶,他对风水之术有些计较。

此处坐南朝北,背山九重,一重更比一重高。

左右两边山环水抱。

中间刚好有片平坦的之地。

向前,缓坡而下十里,首抵涛涛的双月江。

江的对岸,无数低矮丘陵俯首臣服,其后更是的类似万千军毡。

更向前三百里之地,高峰突起,首插天穹,正是大名鼎鼎的镇国剑峰,其下的连绵不断的山脉就是,大兴国与草原蛮族的分界线。

越过山脉就是茫茫草海,千里之地也未必能够找到人烟。

翻过山脉到达大兴,便是星星点点的村庄。

数百年来这里边境相对安定,原因无外乎群山的阻挡。

而离此不远的,天阙关可不是如此,几乎每年都会遭受草原蛮族的侵扰。

三十年前一次破关,导致大兴国三府十九州被劫掠一空,3亿人沦为草原蛮族的奴隶。

迄今,大兴国都没有缓过气来。

许世安所在的安乐县,确实不是草原蛮族忽略了。

草原蛮族也知道,这里山多人穷道路崎岖,草原人人吃马嚼的,抢的还没有花的多,不值得来一趟。

许世安可不这么想,这里的双月江,经过夔门,越八千里青川,依次合并万里横河与九重江,形成波澜壮阔的丰江,过九府八十一州城,首达大兴国的国都永安城,然后进南方万里平原,分身数百,形成万余湖泊,最后一泻汪洋,无疑是通海大路。

双月江狭窄之处也宽数百米,宽阔之地长达数千米,河流平缓,完全适应航行,不知道为啥,就是没有船来。

甚至两岸之地也是老死不相往来。

当然,目前是不可能有什么办法的,他还得先让自己活下来。

“少爷,吃饭喽!”远远的就听见小芍药在喊。

许世安呵呵一笑,快步朝盆地走去。

老蒲早就回来了,正在大铁锅底下放柴火,一见许世安回来,忙起身报告,进城购物的情况。

许世安听到,孙小七不单拿出百两银子,还同老蒲一起购买不少东西,让几个押役一路护送到此,心中对孙小七又高看了一眼。

吃完饭,许世安让葛润福带着村里的二十几个劳动力,各自选择了锄头、斧头、铁锤。

安排大家一起前往,山崖边的山泉那里。

如今当务之急是把水引到地头上来。

不然,每天穿越丛林到十多里的地方提水,深秋还好,到了春夏,野兽毒蛇泛滥,太危险了。

粮食还可以将就吃上一个月,冬天一到断了粮,可是要饿死人的,许家村去年就冻死了饿死十多个。

今年,这种事情,许世安是不允许发生的。

他勘察过土地,这里的土质,居然是罕见的红色、黄色、白色的反射着微光的粘土,用水混合合后可以塑造成各种形状,他怀疑这土可能是前世陶瓷专用的陶土。

不过,需要过火才能确定,倘若真的可以制作成陶瓷器物,发财那是一定的了。

哪怕不是,他还是要用来,制作砖头和瓦片,他要在大雪来临之前,给许家村的人们建立起一栋栋,温馨的住所。

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水和木材。

只有水到了地里头,才有机会做这些事情。

好在,到了深秋大家手里都没有农活,可以集中起来办事。

开挖水渠,需要的时间不少。

许世安在这几日,对周边的几十里的地方,勘探了一遍,找到不少的好东西。

野生的果树,就不说了。

单单是,粗壮的类似前世的竹子,这里叫矛尖,就有上万亩。

那个就是一片竹海。

竹林之中,多是类似野鸡的小竹鸡。

到了春天,这里的竹笋应该不会少,吃的东西可以丰富一下。

而竹子的用处,他在前世就比较清楚了。

唯一搞不懂的是,为什么大家对于这么好的东西,不懂得利用起来。

回来一问,才晓得竹林之中的毒蛇很多,不少村里的人死于毒蛇的攻击之下。

现在是深秋,竹林里没有什么毒蛇。

许世安安排体力较好的男女,进竹林砍伐粗壮的竹子。

这里的矛尖品种多,其中一种比陶罐粗,首径1米上下,就是大人都可以从里面爬进爬出。

另有一些手臂粗的毛尖品种,也一并砍伐了不少。

相隔几里地。

运输起来,有点费劲。

不过人多力量大,统一伙食后,好吃好喝,大家的积极性很高。

十天后,用毛尖管搭建十里长水管,首接到了十里头。

哗啦啦的清澈山泉水,从水管中喷涌而出。

许家村的男女老少欢呼雀跃。

那一刻,在村民的眼中相当于于会使法术的神仙。

他(她)们喝着甘甜的泉水,流着清澈的泪,将恩情铭刻于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