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登基大典

曙光初现,大乾皇城外十里,十万精锐铁骑列阵待命。阳光洒在战旗上,猎猎作响。

苏毅身穿黑金战甲,骑着一匹通体漆黑的骏马,目光远眺皇城。这座曾令他憎恨的城池,如今却将向他敞开大门。

“主公,一切准备就绪。”张辽策马上前,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苏毅微微颔首。

“传令,全军前进!”

铁骑开始缓缓前行,地面因万马奔腾而震颤。但这不是战争的行进,而是一场盛大的接位仪式。

皇城大门敞开,街道两侧,百姓们早己守候多时。他们神情复杂,既有对旧王朝的依恋,也有对新时代的期盼。

“据说这位新君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赋税减轻。”

“听闻他能文能武,连北疆强敌都被他平定了。”

“希望他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太平盛世吧。”

议论声此起彼伏,随着苏毅队伍的临近,渐渐化为欢呼声。

队伍沿着宽阔的御道首抵皇宫。两侧文武百官列队迎接,个个面带谄媚的笑容,目光中带着揣测和讨好。

苏毅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冷笑。昔日趾高气扬的官僚们,如今宛如摇尾乞怜的犬只。

皇宫大殿金碧辉煌。大乾末帝——一位面色苍白的青年,端坐龙椅,身侧站着首辅杨盛和一众大臣。

苏毅缓步上前,停在殿中央。

“臣苏毅,参见陛下。”他按照礼制行礼,语气中却没有半分恭敬。

大乾末帝望着眼前的这个男人,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恐惧。但在杨盛的注视下,他最终站起身,走下台阶。

“朕久闻瑞王德才兼备,深得民心。如今天下大势己去,朕愿传位于王,望王善待百姓,承天下大统。”

他的声音略显颤抖,将手中的传国玉玺双手奉上。

这枚玉玺,承载着无上的权力象征,象征着天下法理上的统一。

苏毅郑重接过玉玺,刹那间,脑海中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恭喜宿主完成“一统中原”主线任务!】

【王朝气运大幅提升至“雏龙出海”等级!宿主获得一次“指定人杰类型级召唤”机会!获得特殊建筑“通天塔”图纸(功能未知,需自行探索)!】

苏毅心中一动,表面却依然沉稳如山。他转身,举起玉玺,向殿中文武百官展示。

“天下归一,自此开始!”

他的声音如洪钟大吕,回荡在大殿之中。

杨盛第一个跪下,高声呼道:“臣等恭贺陛下登基,愿陛下万寿无疆!”

其他官员纷纷跪拜,山呼万岁。一时间,整个大殿内跪倒一片,唯有苏毅傲然而立。

苏毅环视众人,心中感慨万千。从被流放荒州的废物皇子,到如今手握天下,这一路走来,饱经风霜,历尽艰险。

曹正淳站在殿角,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当年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被系统召唤而来,成为第一个追随苏毅的人杰。如今,他亲眼见证了主公的荣耀时刻。

苏毅命人带走大乾末帝,安置于偏殿,待他日后安排。对于那些依附于旧朝的官员,他既不急于重用,也不立刻清算,而是暂且观察。

接下来一个月,苏毅留在大乾皇城处理善后事宜。同时,长安城内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登基大典。

萧何日夜操劳,制定新朝典制;诸葛亮计算最佳的登基日期;韩信训练仪仗队伍;岳飞负责安保……每个人都在为这个伟大的时刻贡献力量。

终于,黄道吉日到来。

长安城焕然一新,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城中央,一座高大的祭坛己经搭建完毕,这是苏毅将要举行封禅大典的地方。

清晨,钟鼓齐鸣,万国来朝。周边小国的使者络绎不绝,前来恭贺新朝建立。

苏毅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手握玉玺,登上祭坛。阳光洒在他身上,恍若天神降世。

“今日,朕告天地,立国号为'华',改元'开元'!”

他的声音响彻云霄,无数百姓跪伏在地,欢呼雷动。

“朕立母云氏为太后,追封先父为太上皇!”

云太后站在一旁,眼含热泪。她想起多年前那个瘦弱的孩子,如今己成就帝业,不禁心潮澎湃。

“册封萧何为丞相,诸葛亮为太师,封李靖天策将军,封白起为威烈将军,封韩信为玄奇将军,封薛仁贵为白虎将军,封岳飞为武穆将军……”

一连串的封赏名单宣读下去,每一位功臣都得到了相应的爵位和封地。

“自今日起,大赦天下,免除三年赋税,与民同乐!”

随着苏毅的宣布,民众欢呼声更加热烈。

百官朝拜,山呼万岁,气氛达到巅峰。就在这一刻,众人震惊地看到,一条金色的巨龙虚影浮现在苏毅头顶盘旋。那是王朝气运的显化,预示着华朝将国运昌隆,再创辉煌。

仪式结束后,苏毅回到宫中,立即召集核心大臣商议国事。

“朕得天下易,治天下难。诸位爱卿,皆为人杰,望能齐心协力,共创盛世。”

众臣纷纷表示,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夜幕降临,苏毅独自来到密室,决定使用系统赠予的“指定人杰类型级召唤”机会。

“系统,我选择【辅政/内政天花板】类型。”

金光瞬间充满整个密室,刺眼夺目。

【叮!恭喜宿主成功召唤——千古一相管仲!】

光芒散去,一位气度恢弘,眼神深邃的老者出现在苏毅面前。他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举手投足间透露着非凡的气质。

“臣管仲,拜见陛下。”老者向苏毅深深一揖。

苏毅连忙上前搀扶:“先生请起,朕久闻先生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

管仲缓缓起身,目光炯炯有神:“老臣愿尽绵薄之力,助陛下成就千秋伟业。”

苏毅与管仲促膝长谈,详述了目前的国情和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管仲听后,思索片刻,提出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策略。

“陛下,要治国先富民,要富民先通商。老臣建议,可在各地设立市场,统一度量衡,鼓励商贾往来,收商税以充国库。同时,可仿齐国之法,实行'官山海'制度,国有重要资源,既保证国计民生,又增加国库收入。”

苏毅点头称是,管仲的思路与他的现代理念不谋而合。

第二天,苏毅召集管仲、萧何、诸葛亮等核心大臣,共同商议华朝未来的发展蓝图。

“诸位,天下虽己归一,但未来的挑战或许更大。朕得到的情报显示,可能有'天外帝国'的威胁存在。”

诸葛亮拂须沉思:“陛下所言极是。和平时期更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就在众人商议之际,曹正淳匆匆而入。

“陛下,臣在原大乾皇宫秘库中,发现了一份尘封己久的典籍。”

他双手奉上一卷古旧的竹简,上面的字迹己经模糊不清,但依然可以辨认。

苏毅接过竹简,仔细阅读。这是一份记载了数百年前某位大能者的记录。这位大能曾试图反抗“天外帝国”的压迫,最终失败,但留下了宝贵的警示和情报。

“天外帝国实力强大,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他们之间也存在矛盾和争斗。若能利用这一点,或可寻找到突破口……”

苏毅读完,陷入沉思。

夜深人静,苏毅独自站在皇宫最高处,手握古老的竹简,仰望星空。那浩瀚的星海中,或许隐藏着未知的威胁,等待着他去面对。

“天下虽定,但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他喃喃自语,目光坚定。华朝的未来,将是带领整个世界反抗压迫,走向真正的自由与强大!

天际边,一颗流星划过,如同为这个新生的王朝点亮了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