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回脂粉堆里的状元才

余斌在一旁忙得晕头转向,一会儿指挥衙役们清理街道上的杂物,一会儿又要安抚情绪激动的村民。他累得气喘吁吁,汗水湿透了衣衫,那官服紧紧贴在身上,显得十分狼狈。

突然,他眼睛一亮,在一堆烂泥里发现了一个圆滚滚的东西,他兴奋地大喊:“大人,大人,我找到您的另一只靴子啦!”

说着,他伸手去捡,结果用力过猛,整个人扑进了泥堆里,等他爬起来时,脸上、身上全是泥巴,活像个从泥沼里钻出来的怪物,村民们见状,笑得更厉害了,刚才还压抑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云羽则蹲在河边,仔细观察着被洪水冲刷过的河床,眉头紧锁。

李老大人凑过去,好奇地问:“羽啊,你这是瞅啥呢?”

云羽抬起头,一脸严肃地说:“老大人,我在想,这次洪水虽然暂时退了,但这河的问题可没彻底解决。您看这河床,被洪水冲得坑坑洼洼,下次要是再来洪水,还是危险呐。” 李

老大人一听,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又皱起了眉头:“那可咋办?难不成咱还得天天守在这河边,等着洪水再来?”

正说着,远处跑来一个衙役,手里拿着一封书信,气喘吁吁地说:“大人,这是下游几个县的县令联名写来的信。”

李老大人接过信,打开一看,脸色变得十分精彩。原来,下游几个县的县令在信里对李老大人的 “战略泄洪” 表示了 “衷心感谢”,还说要送他一面锦旗,可锦旗上写的字却让李老大人哭笑不得 ——“洪水克星,百姓救星(虽然咱也被淹了点)”。

李老大人把信递给云羽和余斌,无奈地说:“你们瞧瞧,这叫啥事儿啊,我这是救了他们,还是害了他们哟。”

就在众人发愁的时候,放牛娃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他指着河边的一片空地,兴奋地说:“大人们,我有个主意。咱把这片空地清理出来,建一个大广场,以后要是再发洪水,咱就在这儿搭帐篷,让大家都有地方躲。”

李老大人听了,眼睛一亮,拍了拍放牛娃的脑袋:“嘿,你这小鬼头,还挺机灵的嘛!就按你说的办。”

于是,在李老大人的带领下,村民们和衙役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他们清理废墟、平整土地、搬运建材,准备在这片空地上建起一个能抵御洪水的安全广场。

在劳动的过程中,大家一边干活,一边互相打趣,笑声时不时地在村子里回荡。

李老大人也亲自上手,帮忙搬石头,他那身官服早己沾满了灰尘和泥土,和普通百姓没什么两样。

他一边搬着石头,一边念叨着:“看来我这郡守啊,以后还得兼职当泥瓦匠咯。”

日子一天天过去,广场渐渐有了雏形。就在大家为广场即将建成而高兴的时候,云羽又有了新的发现。

他在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符号,经过他一番研究,竟然是古代先人留下的治水方法。云羽兴奋地拿着图纸找到李老大人,说:“老大人,您看,按照这上面的方法,咱们可以在河的上游修建一些水利设施,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农田,一举两得啊!”

李老大人看着图纸,眼睛越睁越大,最后高兴地跳了起来:“好啊,羽,你可真是咱们的福星!等广场建好了,咱就按照这方法,好好整治整治这条河。”

几个月后,广场顺利建成,下游几个县的县令也带着锦旗和礼物前来祝贺。在广场的落成典礼上,李老大人站在主席台上,看着台下欢呼的村民和前来道贺的官员,感慨万千。

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乡亲们,这次洪水虽然给咱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也让咱们明白了团结的力量。

以后,不管遇到啥困难,咱们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而李老大人那顶曾经歪歪斜斜的官帽,此刻也被他戴得端端正正,在阳光下闪烁着别样的光芒。

晌午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暖烘烘地笼罩着云羽的居所。云羽悠悠转醒,慵懒地伸了个懒腰,惬意地看着身旁一众老婆们围绕在自己身边忙前忙后。

香香端着一盆热气腾腾的洗脸水,袅袅升腾的水汽模糊了她娇俏的面容,溜溜则小心翼翼地捧着干净的毛巾,玲玲手里紧握着漱口水,三人眼中满是对云羽的关切与柔情。

云羽嘴角噙着一抹笑意,心情大好,时不时伸手轻轻拍一下香香圆润的屁股,惹得她娇嗔一声;又趁势在溜溜的脸颊上印下一吻,逗得溜溜双颊绯红。在一片莺莺燕燕的笑语中,云羽尽情享受着这温柔乡的美好。

就在这时,余斌大步踏入屋内,瞧见这一幕,先是愣了一下,旋即无奈地摇了摇头,轻咳一声,开口说道:“云羽,今日可是乡试报名的日子,过几日我带你去去参加乡试吧。”

云羽听闻,眼中瞬间闪过一抹兴奋与志在必得的光芒,整个人一下子来了精神,坐首身子,自信满满地回道:“好啊!就凭我平日里下的那些苦功,此次乡试,我定能取得举人的功名。”

说罢,还下意识地挺了挺胸膛,脸上洋溢着胜券在握的神情。

余斌微微颔首,目光中满是对云羽的信任与期许,肯定地说道:“那是自然,以你的才学,中举不过是探囊取物。此次乡试,你定要大放异彩。”

两人相视一笑,屋内弥漫着对未来的憧憬,似乎那举人功名己然收入囊中 。

午后的书房弥漫着龙涎香。云羽盘膝坐在猩红猩猩毡上,左拥香香背诵《礼记》,右揽溜溜默写《诗经》。每背错一句,便要在美人掌心画个小乌龟。

当背到 "关关雎鸠" 时,故意凑近玲玲耳畔:"不如今夜 ' 在河之洲 '?" 惹得满室娇嗔,墨汁溅在 "必中" 二字上,晕成朵妖冶的墨梅。

掌灯时分,让三美踩着背写 "策论框架"。香香踩左肩写 "起承",溜溜踏右肩写 "转合",玲玲骑在腰间写 "高潮",活脱脱一幅《春宫策论图》。云羽朗朗笑声:"待我蟾宫折桂,定要在琼林宴上,把三位夫人的名字刻进《登科录》!"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