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决心?

虎牢关前,战云密布。

连日的厮杀让关前的土地浸透了鲜血,空气中弥漫着铁锈与焦土的气息。

西凉军的赤旗与联军的玄旗交错插在战场上,残破的甲胄和折断的兵器散落一地,偶尔有秃鹫盘旋而下,啄食未及收敛的尸骸。

双方早就有了默契,董卓有令固守在先,吕布虽时不时袭营,但联军势大,总体损失无伤大雅。

更何况袁绍早就发现了,拿虎牢关来刷大胜,让他这位盟主的声望越发壮大,打得越久,百姓越知道这场战役的不容易,而他这位盟主,会被世人谨记。

于是乎即使帐下诸侯一再请求一鼓作气攻城,袁绍都只当听不见,拿着“拖即是胜利”的借口,凭自己盟主的身份强行压下了诸侯的意见,其他人即使再急也无可奈何。

总不能真自个傻傻冲上前给吕布刷业绩了吧?

士兵攻城——休息——斗将——休息——士兵攻城。

这样循环不休。

而现在,又到了斗将的时候,诸侯也都看出了袁绍的意图,但凡手下武将有点实力都派出去和吕布碰碰。

反正人多,只要不被一招秒就能被其他名将救回来,纯当刷经验了。

至于以多欺少?

诸侯没把吕布当成少的那个,吕布也没把其他人多打一不当成单挑。

或者说在他看来,他一个单挑全部,也叫单挑。

此刻吕布单骑立于关前,方天画戟斜指地面,戟尖滴落的血珠在尘土中砸出一个个深色的小坑。

他银甲染血,俊美的面容上溅了几点暗红,却更添几分妖异之色。

“关东鼠辈,还有谁?!”

他的声音清朗如金玉相击,却透着刺骨的寒意。

联军阵中,夏侯惇怒目圆睁,纵马而出:

“吕布休狂!”

长枪如龙,首刺吕布咽喉。

吕布轻笑一声,方天画戟轻轻一拨,枪尖便偏了三寸。

两马交错,夏侯惇还未调转马头,吕布反手一戟横扫,戟风如浪,逼得夏侯惇仓促横枪格挡——

“铛!”

金铁交鸣声中,夏侯惇连人带马被震退数步,虎口崩裂,鲜血顺着手腕滴落。

“元让退下!”

夏侯渊拍马赶来,弓弦连震,三箭呈品字形射向吕布面门、咽喉、心口。

吕布戟尖轻挑,精准地将箭矢一一击落,最后一箭甚至被他反手抄住,甩手掷回!

夏侯渊侧身避让,箭矢擦着脸颊飞过,带出一道血痕。

“哈哈哈!曹营无人乎?”

吕布大笑,戟尖遥指联军阵中。

“刘玄德!你那红脸兄弟何在?让他再来战我!”

关羽丹凤眼微眯,青龙刀嗡鸣震颤,却未出阵。钟沉轻摇羽扇,低声道:

“云长勿急,吕布气力未衰,此时出战不过徒耗精力。”

刘备点头:

“子期所言极是。”

正说话间,联军右翼突然骚动。

只见袁绍麾下颜良、文丑二将齐出,一持长刀,一挺铁矛,左右夹攻吕布!

“三姓家奴!受死!”

颜良暴喝,刀光如雪,劈向吕布头顶。

吕布眼中闪过一丝不屑,方天画戟如游龙般旋身一挡,借力将颜良的刀势引偏,同时侧身避过文丑刺来的铁矛。

三马盘旋,战作一团,兵器碰撞的火星在阳光下迸溅如雨。

三十合过去,颜良、文丑渐露疲态。

吕布却越战越勇,戟法愈发凌厉,一记“横扫千军”将二人逼退,冷笑道:

“河北名将,不过如此!”

再然后就是赵云关羽张飞典韦等都去刷了刷脸,给吕布打疲劳了,撤退回关上,到最后也没砍死一个。

但上阵的武将名气都是大增,不愁以后没人跟随——

我!和吕布交手!没死!

还有比这更好的投职简历吗?

视线转向洛阳,相国府。

董卓焦躁地在厅内踱步,厚重的铠甲随着步伐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的面庞上油光涔涔,眼中血丝密布,手中的金杯被捏得咯吱作响。

“奉先又斩了几员敌将?”

他突然停下,瞪着跪在地上的传令兵。

“回、回相国,温侯今日击退夏侯兄弟,又战平颜良文丑……但联军车轮战法,温侯也需歇息……”

“废物!”

董卓一脚踹翻传令兵,咆哮道。

“十万大军守关,竟被一群乌合之众逼得寸步难进!”

厅内烛火摇曳,董卓肥胖的身躯在墙上投下巨大的阴影。

他焦躁地搓着手指上的玉扳指,突然猛地一拍案几:

"文优!文和!"

李儒和贾诩闻声上前。

李儒依旧是一袭黑袍,眼中闪烁着阴鸷的光芒;贾诩则垂手而立,面色平静如水。

董卓喘着粗气,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若是......若是我们放弃洛阳,迁都长安如何?"

李儒闻言,细长的眼睛骤然睁大。他快步上前,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相国此计大妙!洛阳虽为帝都,但西面受敌。长安有崤函之固,易守难攻。若迁都于此,留一座空城给联军争夺——"

他说到这里,突然阴森一笑:

"那些关东鼠辈,必会为争夺洛阳而自相残杀!"

董卓眼睛一亮,肥胖的手指无意识地着金杯:

"继续说!"

李儒眼中精光闪烁:

"相国可下令将洛阳府库搬空,再放火烧毁宫室。待联军入城,看到的不过是一片焦土。袁绍、袁术兄弟本就貌合神离,孙坚又因粮草之事怀恨在心..."

他越说越兴奋,枯瘦的手指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届时相国只需坐镇长安,静观其变。待他们两败俱伤,再挥师东进,必能一举平定关东!"

董卓听得连连点头,脸上的肥肉随着动作不停颤动:

"好!好!文优此言深得我心!"

他转向一首沉默的贾诩:

"文和以为如何?"

贾诩微微抬眼,目光在董卓和李儒之间转了一圈。

他注意到董卓眼中藏不住的恐惧,那绝不是雄主决断的锐利,而是丧家之犬般的惊慌。

(相国...己经吓破胆了啊。)

贾诩心中暗叹,面上却不露分毫。他拱手道:

"李中郎之策,确是上上之选。"

语气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李儒得意地瞥了贾诩一眼,继续道:

"相国,此事宜早不宜迟。臣建议即日筹备迁都事宜,将洛阳金银财宝尽数运往长安。至于那些世家大族......"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毒:

"不愿随行者,就地格杀!免得给联军留下助力。"

董卓狞笑着点头:

"正该如此!传令下去,三日内必须完成迁都准备!"

贾诩低垂的眼皮下,眸光微微闪动。

他注意到董卓说这话时,手指不自觉地颤抖着——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西凉枭雄,如今只想着如何逃命。

(迁都之计虽妙,但由心生怯懦之人执行...只怕会变成一场灾难。)

贾诩默默退到阴影处,开始思索自己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