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章 工坊股份

“这也可以弄作坊了。把生产分开,炒脆、捣碎、油炸、调味、灌装。”他心里开始盘算着。

‘最关键的油料和调味料只能最可靠的人来做,让二叔家和自己家来弄核心的东西。’

赵小川拿出了纸笔,放到桌子上写写画画,设计了一个长长的厂房,想了想‘不行,这样万一失火就啥也没有了,还是要分开来才行。要如何才能全村都享受到福利?对了,招股,股份制,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都算成股份。对对对,就这么干。’

他接着又按照现代社会的股份公司模式的设计在纸上写着,又设定了公司加农户模式,又在纸上写着计算,全村七十六户,每户种两亩,每户按照五千斤算,一年种两轮就是一万斤,全村就是七十六万斤。

赵三妮和秦钰在一旁看着他在那里画着一些看不懂的图,写着一些奇怪的符号,脑子里面满是问号

‘二哥这是画的啥,他啥时候去跟道士学会画符了?’

‘小川哥写的这些是什么?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的书也无法认识这些?’

赵小川在纸上写着数学计算,每斤三文,需要支出二千二百八十两,辣椒晒干后有三十万斤,做成辣椒酱又能卖三十万两银子,扣除三分之一的成本,再扣掉给大家的分红,我最起码能赚差不多二十万两。

当把结果核算出来,心里大为兴奋‘二十万两啊,灵儿说的没错,勤劳果然能赚钱。这一年就能二十万两,发财了。’

“哈哈哈,真是太好了。”

赵小川一把将赵三妮拉过来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又拉过秦钰在她的脸上亲了一口。

“哈哈,你们太可爱了。”赵小川亲完又兴奋地把写画好的纸快速折起放进怀里,转身快步朝外面走去。

“啊!二哥,你干嘛亲我的脸?都是口水,脏死了。”赵三妮抱怨,嫌弃。

秦钰被这一下突如其来的亲脸弄得脸都红到了脖子,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赵小川来到村外面,在工地找到了赵德刚,

“二叔,您过来我有事跟您商量一个大事。”

“小川,你有什么事?”

“来年开春的时候咱们全村种辣椒,每户最多只能种两亩。我还想在村里弄一个辣椒作坊,全村都参加筹钱,不够的由我全部补齐,以后赚钱了按照当初出钱了多少来核算分红,那些没有钱的就出力气来建作坊也可以算钱,那些孤儿寡母的人家,老弱病残的,他们的份子我来出就按照村里出得最低的来核算,总之就是不能丢下任何一人。”赵小川将自己的计划大致地说了出来。

“小川啊,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要是那些不愿出钱,也不愿出力的,咋办?”赵德刚问。

“那种不是孤儿寡母,不是严重病残的,既不出钱,也不出力的,那就跟咱们没关系了。让他躺广场上等天上掉烙饼好了。”

赵小川对于不勤劳的人也是看不上的,尽管原主就是好吃懒做的,不过现在自己不是都改好了吗?。

赵德刚想想‘这个侄子还真是不错,发财的路子还能带着整个村子一起,确实不错。’旋即说:

“你的想法很不错,那就这么办,你看在哪个位置建作坊合适?”

赵小川拉着赵德刚走到村里的一片空地,问道:

“二叔,这片地我看就不错,地面比较平整,您觉得这里如何?您看这里要是买下来要花多少银子?”

“这一片地应该有两亩多,这要是到官府办理地契,交税,弄下来估计要西五十两。”赵德刚目测了一下,然后说出了大概的估计。

赵小川拿出了怀里自己画的图纸展开,然后指着上面的图解释:

“先把这片地建围墙围起来,然后在这个位置建一排房子用来当库房放干辣椒,这个位置建烘烤房、这个房子是炒辣椒酱的、这个房子是存放加工好的辣椒酱、这一片空地用来晒辣椒。”

“你这个规划也太浪费土地了,没有必要这么弄,可以紧凑点的。”赵德刚建议道。

“二叔,我规划各房子之间离得远是为了防火,万一不小心失火了,最多只会损失一间,不至于全部倾家荡产。”赵小川讲了自己设计的理由。

“那这个弄下来可要不少钱,你可要扛大头,能弄得下来吗?”赵德刚还是心里担心。

“二叔,按照您说的,地五十两,再建这些房子,我估计比我的二进院要多出两倍,就算六七百两,再加上买大铁锅,各种工具一百两,再备用一些来买油买香料,一起,就按照一千两来计算咱们青山村的份额。”赵小川也做了一个大致的核算规划。

“小川,你真有那么多银子?就算每家都出一两银子,最多也就一百两,你出的可就要出九百两了。”赵德刚还是把心里的想法讲了出来。

“二叔,没事的,要不,一会工地下工后,又开一次村大会,这些反正都是自愿的原则,筹到多少算多少,不够的我来出。”赵小川信心慢慢地答复。

“那好吧。”赵德刚心里很复杂,既为村里以后有了个大作坊而高兴,又为自己的侄子捏一把汗,就担心他被村里拖垮了。

时间很快到了太阳偏西。

赵德刚又敲响了村广场的大铜钟,一阵钟声过后,村民们也都全部到了广场集中。

“里正这是又有什么事情开会,这发生了什么吗?”

“不清楚,估计是外面流氓更多了呗。”

“我估计是分银子,那些山匪送去县衙可是换了不少银子,每户能分起码一两银子呢。”

“你说说,换了多少赏银回来?”

“整整一百两,咱们每户可以分一两多。”

台下交头接耳的声音乱哄哄一片,赵德刚在台上清了清嗓子,说道:

“大家安静。我叫大家来是有关系到你们每家每户的收入的,现在让赵小川来跟大家接着讲。”

赵小川走到台上继续接着话题讲道:

“今天开会是跟大家说一个好消息,我打算在村里买一大块地建一个大工坊,专做辣椒酱,明年开春,咱们村每户都可以种两亩辣椒。你们也都知道,今年种辣椒的也都赚了银子的。两亩辣椒,一年种两茬,可以收一万斤辣椒,每斤三文,那就是三十两。”

这段话讲完,台下一片兴奋,都在想着自己家的地还不止那点,何况还有田,田里也可以种。

赵小川继续说:

“我的工坊从买地到建成,还有其他购买所需的工具,大概需要一千两银子,我打算让各位乡亲都可以参与到工坊的股份中来,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小川,啥叫股份?你给说说。”下面有人问道。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工坊第一期需要一千两银子,比如李婶子他家入股十两,那就占了这一千两里面的十两,以后赚了一千两,她就能拿道十两的分红,入股赚了两千两,她就能拿二十两的分红,万一作坊亏钱了,那就亏了十两。”

赵小川做了一个简单的说明,

台下更加议论纷纷,又有人问:

“那咱们村也凑不够一千两啊,咋办?”

“二郎,我出几百个铜板行不行?”

“大家都自愿参加作坊的股份,能有多少算多少,村里那些老弱病残的人家户,他们的份额我来出,每户五钱银子算他们的股份。那些正在当兵的家庭我替他出一两银子算他的股份,那些当兵回来的我也给他算一两银子的股份,只要我的作坊存在一天,赚了钱就有他们的分红一天。至于其他的乡亲,你们要参与多少银子都自己考虑清楚,五两十两不嫌多,十文八文不嫌少。其他的钱我全部出了。”

赵小川说完就暂时停了下来,台下再次乱哄哄的,说什么的都有。

赵德刚在一边喊了一声:

“大家都安静安静,让小川把话说完。”

还是里正的威力大,台下再次安静下来,赵小川继续说:

“好了,我讲的也差不多了,你们有想参加股份的就自己到里正叔那里交钱登记,全部弄好后我会给有股份分人家一个股份凭证。”

他说完就下了台,把乱哄哄的现场都丢给了赵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