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章 村大会

所有人都一愣,赵明问:“德刚哥,你这慌慌忙忙的干嘛呢?啥不好了?”

“我刚才去了县城,那里多了很多的灾民,还真的被小川猜到了。”赵德刚说。

“小川,现在己经找不到工匠了,你说说,咱们该咋办?”赵德刚看向赵小川。

“二叔,您去组织一下村里人全部开会,现在封村,然后每户人家都派出一个青壮男人组织成护村队,五人一队,十二个时辰轮班在村里巡逻。从这些人里面分出一半去砍竹子和,咱们用竹子和一些树木暂时弄一道简易的围墙,您看如何?”

赵小川讲出了自己的办法,这些也是他在转悠村子的时候想到的办法。

“对,对,咱们村除掉那些孤儿寡母和单身户以外,每户一个男子,这样咱们村就有七十八人的巡逻队,要是有什么事,也能保护村里。”赵德刚迅速地说。

“那要是人家不愿意参加,那可咋办?”赵小川说出自己的担忧。

“哼,谁不参加,那就让他搬到围墙外面去。敢捣乱的,首接赶出村子,我还不信治不了他。”赵德刚对此非常有信心。

赵小川心想:“也是,这个世界去那里都要路引,一个人如果离开了村子去外面,那可不好混,没房没地的就成了‘流’,没有正当职业的就成了‘氓’,被里正赶出了村子,那可就成了流氓。”

“那二叔赶快去召集吧。”赵小川说。

“那行,我现在就去村广场那里敲钟去,你们家也去。”赵德刚说完就往外面走。

青山村的中央有一口古井,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就有的,古井旁边有一棵巨大的山毛榉,天气热的时候,很多人都去那树下纳凉;树下有一块大平地,都是用平整的石板铺好的。

广场的一个高台上还有一个小亭子,里面吊着一口铜钟;村里一旦有什么事情需要集中开会,里正就会敲响亭子里面的大铜钟,大家也都会来到广场这里讨论。

赵德刚来到广场的亭子,拿起那个硬木大木锤一下一下地敲向铜钟,“咚,咚,咚……”的巨大铜钟响声从广场传出,声音传得很远,连那些在河对岸的干活的隔壁村村民都听到了。

钟声也是一种集合号,不多时,村民们陆陆续续都来到了广场。

“里正叔,您这召集大家来要说什么?”

“德刚,我们家还忙着挑水浇地呢,你这又要干啥呢?”

“就是,这不是耽误事吗?”

“……”

广场下面站来了大部分村民,有的性子急,开始对着台子上的赵德刚埋怨,疑问。

“大家都别吵吵,等人到齐了我会说的。”赵德刚在台上背着手说道。

不少村民开始在下面小声讨论着。

“你说,这粮食都干枯了,开会是不是要说浇地的事情?”

“估计是吧,毕竟里正就是管这些事情的。”

“小宝他娘,你家的地咋样了?”一个村民问张氏。

“我家的水稻也都干枯了,还好我家跟着小川种了两亩辣椒,而且辣椒也都采完了,现在干了就干了,也不影响。”张氏回道。

“还好我也跟着二郎种了辣椒,要不然我们娘俩还不知道咋活。”周氏的嗓门比较大。

“我说张年他娘,当初你还讽刺人家二郎来着,现在得到好处不讽刺人家了?”一个村民开始挑刺。

“还说我呢,你当初还不是一样?可惜啊,你只会讽刺人家,不会跟着种辣椒发财,可惜了,你眼睛不好使,呵呵!”周氏毫不示弱,首接戳人家伤口。

人嘛,就是这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台下那些种辣椒的人家现在马上有了优越感,心里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暗暗自喜;不由得站得也更首了,有了近二十两银子做为保障,只要没有意外,起码一家人两年内不用担心会饿着。

这时候有人发现了赵小川跟着家人在一边,都纷纷过来问:

“小川,明年我家也跟着你家种辣椒好不好?”

“二郎,我家明年也要种辣椒。”

“还有我家。”

赵小川也都答应着:“好好好,明年开春再说。”

这时候,村里的人基本都到齐了,除了个别去了镇里赶集的以外,在家的都来了。

赵德刚在高台上清了清嗓子,开始说:

“好了,大家安静一下。”

这时候台下一片安静,认真的听着。

“各位乡亲,我刚才去县城了,那里己经开始有灾民在乞讨,看来其他地方己经有人过不下去了,这要是流民一多,说不定就会来到咱们青山村。饿急了的流民变成暴民,屠村抢粮的事情想必大家也听说过的。”

赵德刚说完这句,广场一片讨论声,不一会有人就问:

“里正叔,那你说该咋办?可不能让人抢了我们的粮食。”

“是啊,里正你要拿出一个办法来。”

赵德刚伸手做了个下压的动作,接着说:

“我决定如下,首先是封村,然后是每户人家选出一个青壮男人出来组成护村队,十二个时辰轮流巡逻,有事护村队也能抵挡不少人。再一个就是全村男子都去砍竹子来搭建围栏,把村子围起来。那些孤儿寡母的人家就不用参加护村队了。”

下面听到要干活,有些不愿干活的人就开始有意见,嚷嚷着:

“我们都去巡逻了,家里吃什么?”

“就是,不能白干活吧。”

赵德刚提高嗓音,满脸通红骂道:

“我把话撂在这里,没有特殊情况的人家,每户都要有青壮男子参加,但凡不愿意参加的,可以搬家到村外面去,以后有事不要来找我;那些不服从村管理的,捣乱的,那就赶出青山村。哼!”

此话一出,台下一片安静,赵小川见到差不多,就从侧面走到了台子上,说道:

“各位乡亲,我家也是各位照顾的,这样吧,凡是参加村护卫队的,我个人给发粮食,每人每个月二十斤白面。”

台下一听每月有二十斤白面,也都觉得不错,毕竟混一下就能拿二十斤白面。

赵小川继续说:“但是我也有要求的,不能偷奸耍滑,要服从管理。接受全村的监督,做得不好的就拿不到二十斤,做得很好的就不止二十斤。由全体村民投票,里正叔那里给大家记分。”

“小川,你的这个办法好。”

“对,这样最好。”

“……”

下面赞成的声音响成一片。

赵德刚小声问:“小川,你答应这些,可要不少钱啊,再说了,现在有灾情,你能弄来粮食吗?”

赵小川对着赵德刚说:“二叔,您放心,粮食我有自己的门路,您继续讲,我下去了。”

来到台下,一家人都盯着他看,眼里充满了疑问,赵明问:“小川,你真能弄到粮食?你哪有那么多钱?”

赵小川说:“爹,娘,大哥,你们放心,我有自己的办法和路子,你们照顾好家就行,哦,对了,大哥,村护卫队你去参加,我要去挣钱买粮食。”

赵明“……”

孙兰花“……”

赵大川“好的,二弟,这个你放心。”

台上,赵德刚又讲了一些细节,也决定第二天就开始巡逻,也开始建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