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我这就去安排发货的事儿。”
罗大聪历来是个实干家,一见厂里有了订单,当晚就火急火燎地联络起发货的事宜。
次日清晨,天边刚泛起一抹晨曦。
一辆辆老旧的解放牌货车,满载着崭新的台球桌,从厂里呼啸而出,场面蔚为壮观。
好在这次台球桌的首批订单都集中在市区,送起来并不费事。
一上午的时间,五十多张台球桌就被分批次地送了出去。
结清货款后,吴辰的腰包瞬间鼓得满满当当,足有38000多块!
在这个年代,这可是一笔足以让人瞠目结舌的巨款!
“辰哥,这些钱都是真的吗?咱们不会是在做梦吧?”
罗大聪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你瞧瞧你这出息样,咱们这可是正儿八经赚来的钱。”
吴辰拍了拍罗大聪的肩膀,笑道,
“村里那个万元户,跟咱们比起来,恐怕都得靠边站。”
“我……我这不是没见过这么多钱吗?”
罗大聪挠了挠头,憨笑道。
“哈哈,没见过就对了,以后咱们会让你见更多的钱。”
吴辰大笑一声,心中满是豪情壮志。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解决产能问题,招工之事迫在眉睫。
吴辰当即带着罗大聪,骑着摩托车直奔车站而去。
那个年代还没有专门的人才市场,车站和农贸市场这些地方反而找工作的人多。
吴辰现在也算是小有资产了,看着车站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他摩托车一轰油门就过去了。
“各位父老乡亲,有没有会木工手艺的?咱们这儿待遇优厚,计件算工资,做得多拿得多,平均工资每月一百块以上!还包吃包住!”
吴辰扯开嗓子喊道。
这一嗓子喊出去,立刻引来了一大群找活干的人。
这年头,相比那些大国企,普通工人的工资也就五六十块。
一个月能挣一百块的工作,那绝对是凤毛麟角。
再加上吴辰骑着崭新的摩托车,更是让人眼红不已。
“我……”
“我……”
“我……”
“……”
月薪破百的待遇在这个年代无异于天文数字,引得众人纷纷议论。工人们挤在厂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里面,生怕错过这个机会。
吴辰站在门口,仔细打量着每一个前来应聘的工人。
他轻轻挥了挥手,立刻就有四位身着灰色工装、手上带着老茧的木工师傅快步上前。
这些人眼神坚定,一看就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几个没有木工经验的年轻人也凑了上来,吴辰只能无奈地摇摇头,露出歉意的微笑:
“抱歉,现在时间紧,我们需要能立刻上手的师傅。”
“各位师傅,请跟着罗大聪主任去车间看看吧。”
吴辰的话音刚落,罗大聪就像早已等候多时似的,一个箭步窜到人群前面。他挺起胸膛,脸上堆满笑容:
“没错,我就是罗大聪!各位师傅这边请,让我带您们参观一下咱们的生产车间。”
“罗主任好!”
“主任您辛苦了,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
工人们纷纷点头哈腰,满脸谄媚。
罗大聪更是得意洋洋,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
安排完这边的事情,吴辰打算去农贸市场继续招工。这时,一个穿着深蓝色中山装、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犹豫着走上前来。
“吴老板,”
他搓着粗糙的双手,眼神中带着期待与忐忑,
“您说的是真的吗?真能保证月薪过百?”
吴辰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他:
“只要你肯吃苦耐劳,认真干活,要是赚不到一百块,我吴辰给你双倍补偿!”
说着,吴辰重重地拍了拍胸脯,
“你也是干木工的?”
男子挺直腰板,眼中闪过一丝自豪:
“是啊,干了十几年木工了。
在家具厂什么活儿都干过,从最基础的打磨到精细的雕花,样样都在行。”
“哦?”
吴辰眼前一亮,
“是鑫盛家具厂的?”
在海河市,能让他一下子想到的老牌家具厂没几家,而鑫盛正是其中翘楚。
“对,以前在那儿干过……”
男子的语气突然低沉下来,眼神中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吴辰拍了拍他的肩膀:
“那你也跟着罗主任去车间吧,有你这样的老师傅加入,我们的产量肯定能上一个台阶。”
“好嘞!谢谢老板信任!”
男子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快步跟上了罗大聪的队伍。
吴辰骑着自行车,顶着正午的烈日,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农贸市场。
在那里,他成功说服了三名手艺精湛的木匠加入。
这些木匠都是附近村子里有名的能工巧匠,平日里专门给人打制家具。
安顿好新招的工人,吴辰又骑车去五金店,采购了一批崭新的木工工具:
锯子、刨子、凿子、磨斗、卷尺,样样俱全。
他将工具绑在自行车后座上,顶着夕阳返回工厂。
工厂里一片忙碌的景象。
罗大聪和刘远山正带着新来的工人熟悉生产流程,有条不紊地讲解着每个工序的要领。工人们认真听讲,不时点头,有的还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着笔记。
经过优化的台球桌生产线分工明确,新来的工人们都有扎实的木工功底,很快就掌握了要领。
其中两个老师傅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
吴辰双手一拍,笑着说道:
“各位兄弟姐妹,先暂停一下手里的活儿!”
众人一听,纷纷放下手中的家伙什儿,好奇地围拢过来。
“辰哥,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刘远山一脸疑惑地问道。
吴辰从口袋里掏出一叠崭新的钞票,又晃了晃手中的小本本,那是罗大聪精心记录的计件工资表。
“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咱们要发工资啦!”
吴辰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激动。
在实行计件工资之前,罗大聪和刘远山的月薪都是固定的100元,每天三块三毛钱。
但自从计件制度实施以来,每个人的工资都按照自已的工作成果来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公平公正。
罗大聪在记录工资方面倒是挺上心的,但字写得实在不敢恭维,歪歪扭扭的,跟刚学会写字的小孩儿似的
。吴辰看着这些“天书”,心里不禁嘀咕:
这字要是拿出去,估计得被人笑话。
于是,他让罗大聪找来一块木板,钉在墙上,然后亲自上阵,拿起粉笔,一笔一划地写起了工资单。
刘军18.2元。
张强21.5元。
“许明月,48块9毛”
“罗大聪,89块5毛”
“刘远山,150块6毛”
...................
罗大聪听完自已的工资,嘿嘿一笑,自觉地退到了一边。而那些工资只有十几二十块的人,虽然干的时间不长,但脸上也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特别是许明月,她晚上也来兼职几个小时,没想到这短短的时间竟然让她赚到了快赶上机械厂一个月的工资了。
大家原本心里还七上八下的,生怕这么高的工资只是吴辰画的大饼。
但现在看着桌子上摆着的实实在在的钞票,心里都乐开了花。
“各位,自已核对一下手中的数目,若有出入,尽管来找我,咱们当面锣对面鼓地算清楚。”
罗大聪一边发放着工资,一边略带紧张地说道,尽管他已经反复核对过多次,但心里仍旧惴惴不安,毕竟自已那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功底,实在让人难以放心。
“哈哈,罗兄弟,我这才来了不到十天,晚上还兼职,没想到能拿到这么多钱,真是喜从天降啊!”
“可不是嘛,你看张强那家伙,平时懒洋洋的,这次都挣了二十一块五,咱们这活儿,可比机械厂那苦哈哈的日子强多了。”
刘军在一旁插话道,脸上满是得意。
“照这速度,一个月下来,挣个百多块不是梦,都快赶上机械厂俩月的工资了。”
张强眼睛瞪得圆圆的,满脸兴奋。
众人纷纷点头,手中的钞票仿佛是他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证明,所有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化为了甘甜。
工资发放完毕后,吴辰从口袋里掏出了三张崭新的百元大钞,笑容满面地说道:
“刘哥、大聪,你们俩可是咱们厂的顶梁柱,除了日常的工资,我再给你们各自加一百块的奖金,算是对你们辛勤付出的感谢。”
“还有这最后一百元,是给玲玲的。”
“大家也别灰心,从这个月开始,我会根据每个人的表现,发放不同数额的奖金。只要大家好好干,奖金绝对少不了大家的!”
说完,吴辰又从兜里掏出三张百元大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