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初,师乐安就在神虎门外等着了。一般到了这个点,官员们就散朝,然后继续去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办差去了。
今日等候的时间比平时长了一些,不少官员出来时神色凝重,有的甚至在抹泪。
看到官员们这样,小圆不解地问道:“姑娘,朝堂之上是不是发生什么大事啦?为什么好多人在哭啊?他们是不是被圣上训斥了啊?”
师乐安叹了一声,不知道怎么对小圆解释罪己诏。想了想后,师乐安解释道:“圣上没有训斥他们,圣上今日训斥了自己。”
小圆歪着脑袋,傻乎乎地笑了:“自己训斥自己?嘿嘿,这个我熟啊!我每次做坏了东西,都会骂自己几句呢。没想到我们陛下也会做这种事,这么看来,陛下还挺实在的,我还以为陛下做错了事不会承认。”
师乐安抬起手摸了摸小圆的头发,温声笑道:“是啊,是人就有做错事的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有承认自己做错事的勇气,尤其是帝王。”
小圆应了一声,这时候她眼尖地看到卢肃他们出来了。小圆精神一震:“姑娘,老卢他们出来了,可能王爷也快出来了。”
师乐安微笑道:“王爷可能还要过一会儿才出来。”
被师乐安说中了,到了辰时中,谢昭才从神虎门中出来。
谢昭眼尾和鼻尖微红,还残留着哭过的痕迹。
见到师乐安后,谢昭没说话,只是将她静静抱在怀里,一言不发地靠在她身上。师乐安知道,谢昭心里难受,圣上即便当众下了罪己诏,可是死去的人也无法活过来了。
车轮滚动的声音传入车厢,不知过了多久,谢昭低声说道:“他说,若是我们能找到前朝余孽的名单,记得让他看一眼。”
罪己诏的内容,师乐安方才己经看过了,恒帝全程没有提及前朝余孽在其中推波助澜的事。
这也不奇怪,没有哪个帝王会承认自己的朝堂会被前朝的人搅浑,也没有哪个帝王愿意承认自己被一股见不得光的势力当成了刀子,犯下了滔天大祸。
更何况这种事一旦承认放到了明面上,只会引起朝堂震动,那些对朝廷不满的势力会趁机滋事,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乐安,我原以为目的达成之后,我会有大仇得报的痛快……可是恰恰相反,听着他说自己是暴君,我好难受。”
“这一切,何其惨烈,何其荒诞啊。”
师乐安轻抚着谢昭的后背,心中百感交集,唯有一声叹息。
*
几日之后的一个夜里,董氏的仆从送来了谢昭他们想要的东西。
东西放置在一个木盒子中,打开盒子之后,一股陈腐浑浊的气息迎面而来。
谢昭一手捂着鼻子,另一只手扇了扇风,而后从盒子中拿起了一张黄褐色的皮。皮上刺着一些人名和蛇衔尾花纹,看样子这便是护送着前朝公主前往冀州的死士们的名字了。
前朝亡国己经七十多年了,皮子上的人不出意外应该都死了。可是谢昭还是捏着皮子细看,他像是发现了什么似的,还凑到了烛光下细看起来。
俊美的青年似乎遇到了不解的难题,还伸出修长的手指在皮子上某一处轻轻刮搔了几下:“嗯?”
师乐安忍不住问道:“阿昭,怎么了?”
谢昭托着皮微微偏过头问道:“乐安,牛羊会生痣吗?这张皮子上,有一个黑痣。”
说着他还展开了皮子,让师乐安细看:“你看,这里是不是一粒痣?”
师乐安上前,定睛一看,果然在黑色的人名之间发现了一颗黑色的圆形痣。不怪谢昭第一眼就看到了它,在扭曲的刺青中间,它非常独特,让人一眼就能看到。
“牛羊身上会生痣吗?”师乐安陷入了和谢昭同样的疑惑,半晌后她低声道:“我只知道,人身上会长痣。”
二人对视一眼,互相从对方的眼神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牛羊身上长着厚实的毛,怎会有痣呢?能生痣的只有人。
再看这张皮,长两尺宽一尺半,这显然是一张人皮!
谢昭吸了一口冷气,将人皮名册丢到旁边。而后快步走到水盆旁边,沾湿手指,拿起澡豆子细细搓了起来:“前朝行暴政,逼得百姓民不聊生,没想到记载名字的物件都如此残酷。”
师乐安看着堆叠在地上的人皮名册,唏嘘道:“不奇怪,死士听从主人吩咐,连命都能舍去,何况一张皮?”
“初代清河王记录下了这些死士的名字,必定是想要留个把柄好控制他们。我觉得,名单可能不止这一个……”说着师乐安看向了木盒子。
果然,盒子中还放着一卷厚厚的竹简。
就在师乐安准备伸手去取竹简时,谢昭连忙唤道:“等一下乐安,还是让我来吧。”
竹简展开后足有半丈长,上面记载了大片串联起来的人名。人名之前,还有几段话:天佑十八年,乱兵犯长安,圣命八十二影卫护公主出。臣蒙圣眷,必抚育储嗣,光复社稷。
天佑是前朝的年号,天佑十八年,也是景太祖他们起义成功的一年。原来那一年圣上派了八十二名影卫护送公主到了冀州。
当时身为圣上心腹的高显,不光接下了抚养公主长大的重任,还发誓要光复前朝大业。
公主长大后,被高显嫁给了冀州的世家董氏,而有公主血脉的董氏族人这些年繁衍生息,散落各处。
除了公主之外,八十二名影卫,也因为种种原因,有了自己的人生。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能留下子嗣,但是却有几个异军突起留下了不少子嗣。
厚厚的竹简,重点记载了其中五名影卫和他们的孩子们。和其他的族谱只记录男丁,不记录女儿不同,竹简上面还留下了这些影卫们的女儿进入了谁家。
师乐安看着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只觉得头疼。这种冰冷的记录让她升不起细看的心,可是就在她准备挪开视线时,她却突然瞟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师乐安一怔,随即低下头细看。再三确认之后,师乐安转过头,看向了趴在竹简另一边的谢昭:“阿昭,你看。”
“卫琅”这个名字,猝不及防撞入了谢昭的目光中。
“怎会?!”谢昭突然就懂了乐安的惊愕。
那个坚毅正首屡建奇功的卫将军,琼娘最尊敬的兄长,怎会是前朝影卫的后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