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李逵vs李鬼(三)

下午一点,胡振华亲赴紫金饭店门口,迎接司徒大使。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司徒大使出生在华国,父母都是传教士,他在华国度过了完整的童年,直到11岁才回到米国读书。

结婚后,司徒大使携妻子再度回到华国,未来的几十年里,他都在华国工作,直到1949年下半年。

在司徒大使的生命中,待在华国的时间长达五十年之久,可以说,华国是司徒大使的第二故乡。

胡振华对司徒大使的了解,还因为另一件事情:国共江防对峙时,与华国红色政权同出一脉的北极熊大使馆,随国民政府主要机构撤往南方,而作为敌对阵营的米国,其大使却留了下来。

这不能不说是莫大的讽刺。

卡迪拉克轿车精准地停止老胡面前,在一旁等候的侍从连忙上前,拉开后排车门。

在胡振华的注视中,一名头发发白、眉毛浓厚的米国老人走下了汽车。

卡特快步走来,为司徒大使和胡振华相互介绍。

寒暄过后,双方并行步入一间小会议室。

与会的只有两人:司徒大使和胡振华。

落座后,司徒大使面无表情地问道:“总统先生,请问您如何看待同安与米国的关系?”

胡振华皱起眉头。

什么意思?这是在质问我!

强忍着心中的不悦,胡振华开口说道:“求同存异!”

司徒是中国通,自然明白这四字的含义,再度问道:“同是什么,异又是什么?”

“尊重人权,发展资本主义,加强经贸往来,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同。我方认为应以不动用核武器为前提,与北极熊竞争,这是异!”

司徒大使盯着老胡,眼神犀利:“既然如此,总统阁下为何要拿北极熊的核信息与我方交换,你知不知道,这样会引发核战!”

胡振华怒了,喝道:“是谁在司南巷暗杀我!又是谁在保密局门口堵截我,司徒大使,别告诉我你不知道这些事!”

胡振华起身,吼了起来:“如果不交换!谁知道你们还会用什么腌臜手段来对付我!”

司徒大使眼神有些暗淡,可睿智之光丝毫不减:“总统先生,我是一名外交官,只会从事外交官的工作,您说的那些事情,有该负责的人负责。”

这个老无赖!

胡振华还真拿他没什么办法,沉默了一会儿,他摆了摆手,重新落座:“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我也不想追究了,就让他随风飘散吧。”

“总统先生真是一个厚道人!”

胡振华看着司徒大使那冷冷的表情,很想抽他。

厚道人?

什么意思?讽刺我老胡!

就如同别人说:你是一个好人。

潜台词是:你是一个冤大头!

胡振华将攥紧的拳头松开,咧嘴笑道:“谢谢您的夸奖,你是一个好人!”

司徒大使闻言,被雷的不轻,他深谙华语之精髓,别人说你是好人,未必是好人。

厚道人VS好人。

司徒大使端起手边的热茶,轻抿了一口。

热水升腾的水雾,婉转升腾,直至消失。

“总统先生,也谢谢你的夸奖!”

这个时候,也只能装糊涂了。

司徒大使沉默片刻后,再度开口:“如果有一天,米国与华国的红色力量发生冲突,同安共和国如何自处?”

胡振华一阵沉默。

在与几位政治人物交谈后,老胡给自已定了一个原则,那就是三思后再开口。

“那你就把他们推向北极熊阵营了。”

“难道他们现在不是一个阵营吗?”

胡振华笑了,反问道:“他们是一个阵营吗?”

司徒大使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他们的确不能称为一个阵营。总统先生,您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同安共和国如何自处?”

对于如何处理与华国、米国的关系,胡振华早有考虑。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是敌人,明天又可能成为朋友。同安愿成为米国与华国之间沟通的桥梁,没有哪个国家比同安更适合担任这一角色。”

司徒大使嘴角露出弧度:“总统先生此举,似有左右逢源之嫌。”

“彼此彼此!大使先生是米国血统,却出生、工作在华国,您自担任大使以来,不也致力于在维护华国和效忠米国之间寻找平衡吗。”

胡振华顿了顿,接着说道:“米国在同安有驻军,就算是左右逢源,也不会损害米国的根本利益吧!”

一个连母国都能背叛的人,是不会获得尊重的。

胡振华的回答,说明他不是一个忘本的人。

司徒大使哈哈大笑起来。

老胡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刹那间,司徒将老胡引为知音。

同安的体量太小,其外交政策注定要偏向米国,这是毋庸置疑的。

基于此,司徒大使安心不少。

“总统先生,愿贵我两国友谊长存!”

“友谊长存!”

再度握手后,两人的关系亲近了不少,闲聊了十几分钟后,司徒大使开始释放自已的善意。

“总统先生,我已经获得了国内的授权,如果同安需要,我们可以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同时,立即建立外交关系。”

胡振华有些大喜。

3亿美元贷款?

还有这意外惊喜,不错!

“米国无愧于自由世界的灯塔,多谢!”

胡振华顿了顿,接着说道:“在这里,我也给司徒大使一个承诺,这3亿贷款,其中的大部分将用于采购米国国内的物资和生产线。”

这个套路,怎么那么熟悉。

借你的钱,买你的货。

司徒大使爽朗的笑容再度响起。

米国产能过剩,工业品有了新的去处,是国内很乐意看到的。

恍惚间,司徒大使有点后悔贷款少了。

定了定神后,司徒继续说道:“总统先生如此慷慨,我想,国内的银行家们会愿意贷更多的款给您。”

胡振华自然不会放弃获得更多贷款的机会,当即说道:“美元在亚洲要达到在欧洲那样的影响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能获得更多的贷款,既可以加快同安共和国的建设,又能增加美元的影响力,这是双赢!”

司徒大使眼睛发亮:“总统先生对货币影响力的似乎很有研究呀?”

“略懂,略懂,如果大使先生感兴趣,胡某倒是愿意分享分享。”

“愿闻其详。”

“货币,按照其流通范围,可以分为区域性货币和全球货币。拿国府的法币来说,就是区域性货币,出了国门,外国根本不会承认。而美元、英镑,是全球性货币,这类货币,可以被大多数国家承认,并作为外汇储备,用于外贸结算。

任何货币,其终极梦想都是成为全球性货币。

全球性货币有两大好处:

一,可以收取铸币税,即仅以发行成本全额购买商品和服务。

二,可以通过调节货币的流通总量来收割其他国家财富,甚至控制别国经济。

货币,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续,就好比卢布,只能在北极熊的势力范围内流通。而美元,也只能在米国的势力范围内流通。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打破这一限制那?”

胡振华卖了一个关子,见司徒用期盼的目光看着他,才再度开口。

“答案就是扩大流通范围。以美元为例,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与黄金挂钩,可以自由兑换,大大增强了美元的信用,各国才开始接受美元,极大地促进了美元在全球各地的流通。当北极熊的周边都在使用美元时,他不可避免地也要储备美元。”

“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一个巨大的隐患!”

见老胡又听了下来,司徒大使忍不住问道:“什么隐患?”

“贵国储备的黄金的数量是有限的,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元的发行数量必定逐年增加,司徒大使,你说到时候会发生什么?”

司徒大使当即明悟,答道:“黄金与美元在官方和民间的兑换比例会出现倒挂。”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惊呼道:“米国的黄金储备会被快速兑走!”

司徒想到了更严重的后果,美元如果没有了黄金背书,还能被各国接受吗?

一时间,他陷入了焦虑。

司徒的目光落在老胡身上,看他气定神闲的样子,定有对策。

“总统先生,还请不吝赐教解决之道。”

胡振华露出微笑:“大使先生言重了,我还是刚才的意见:只要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极大地促进美元流通,等美元在国际结算中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即使与黄金脱勾,各国既习惯后,别无选择。”

司徒大使点了点头。

只是,如何促进流通那?

他看着老胡,眼中再次闪现出智慧之光:“总统先生,向各国贷款,恐怕就是您为我国开出的药方吧?”

贷款,将来是要偿还的。

就比如同安吧,偿还只能使用美元,同安共和国为了获得美元,只能加大同米国的贸易,无形中加深了两国的联系。

胡振华咧嘴一笑:“大使先生是不是在想:不是所有的国家都会接受米国的贷款吧?”

司徒指了指北方,说道:“至少,他们未必会接受。”

“何以见得?”

司徒眼睛一亮,问道:“总统先生可有良策?”

“只要贷出去的是美元,由哪个国家出面很重要吗?”

司徒露出明悟的表情:胡振华的意思是由同安出面。

可老胡却摇了摇头:“大使先生,您误会了,直接贷出美元,痕迹太过明显。”

“哦?”

又有意外惊喜。

他刚想开口询问,敲门声响了起来。

胡振华的声音响了起来:“请进!”

来的是卡特,他推开门说道:“总统阁下,大使先生,还有十分钟就到两点了。”

胡振华看了一眼手表,果然,已经一点五十了。

司徒使了个眼神,卡特从公文包里抽查一份文件,递给老胡。

“总统阁下,这是我方拟定的两国联合公报,请您过目。”

老胡接过,扫了一眼,全是英文。

这下麻爪了。

亚特兰没来,跟着老胡来金陵的只有两名外国法务。

如此重要的文件,交给两名外国人翻译,说实话,胡振华不大信任他们。

沉思片刻,老胡说道:“司徒大使,不怕您笑话,我不识字,咱们这个联合公报,还是直接口述发布吧,至于正式文件,明天再签如何?”

司徒张大了嘴巴,一脸的不可置信,见卡特冲他点了点头,司徒才确定这就是事实。

不识字?

这种情况,闻所未闻。

司徒很为难,片刻后,他还是点了点头:“好吧。”

胡振华点了点头,同样从公文包里拿出两份条约,递给司徒:“大使先生,这是留求移交条约,卡特先生已经签字了,请您过目。”

卡特闻言,老脸瞬间红了。

司徒接过,在其中一份上,赫然签着卡特的大名。

条约内容,司徒早已经知晓,没什么可看的。

可是,出于职业的严谨性,司徒还是逐条查阅。

其实,第二条有关驻军租金的问题,米国是难以接受的,可卡特已经签字,司徒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不甘心。

司徒看向胡振华,决定做最后的争取:“总统先生,第二条,我方认为不妥。”

胡振华自然不肯退让,当即说道:“大使先生,请您理解,这份协议已经见报,如果修改,我无法向议会交代。其实,这也没什么,核动力航母又不是玩具,说研制就研制出来了,几十年后,谁知道国际局势有何变化”

司徒露出失望的表情,无奈摇头。

胡振华转向卡特:“卡特先生,请您为我翻译一下联合公报,在新闻发布会上,我来背诵华文版本,贵方宣读英文版本,如何?”

这个要求,尚算合理,在司徒的授权下,卡特开始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