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十三楼飞剑

大骊京师。

一名高冠老人,与一位相貌威严的龙袍男子,沿着一条白玉台阶,渐次登高。

国师崔瀺,大骊皇帝。

当两人踏上最后一级台阶,一步跨入高台后,身形随即消失不见。

原本空荡荡的高台,突兀出现了一座高达十几丈的高楼。

十几丈,其实不算很高,但是因为地势很高,所以这座高楼,是整个大骊京师的最高处。

不是京城随处可见的木制建筑,这栋高楼,通体雪白,是由无数白玉堆砌而成,外表光华流转,许是布置了不少阵法。

底楼悬挂之匾额,上书三个金色大字。

白玉京。

当然不是青冥天下的那座正统。

而是仿造。

是国师大人,亲自构筑图纸,联手墨家巨子,耗费无数人力财力物力,外加接近半个甲子的时间,方才打造而成。

气势恢宏。

大门自行打开。

大骊皇帝率先走入其中,迎面而来的,是一把悬浮在中央地界的雪白大剑,周身电光缭绕,可怖至极。

男子无视那些凌厉剑气,大踏步前行,走过之处,那些令人头皮发麻的璀璨电光,纷纷退避三舍。

二楼景象差不太多。

同样有一把飞剑悬停,温养其中,只是模样纤细,剑尖吞吐的剑气,呈现一片幽绿之色。

相较于一楼那把大剑,这柄小剑,更为温顺许多,如溪涧之水,缓缓流淌。

两人继续登高。

三楼飞剑,名为“砥柱”,剑如其名,十分宽大,好似一根梁柱,重剑无锋。

西楼供奉着一把符箓飞剑,剑身篆文极多,五楼所藏飞剑,剑柄刻有“镇嶽”两字。

六楼“青翠”,七楼“玉枢”……

总计十三楼,每一楼,皆供奉有一把杀力极大的飞剑,温养多年。

大骊皇帝与国师大人,两人肩并肩,站在一处窗口位置,视线落在南边。

男子轻声问道:“崔国师,你当真有把握,能把这座己经被人斩过一次的白玉京,打造出第十西楼?”

高管老人微笑道:“无论今天出不出剑,杀不杀贼,这件事,都是迟早之事,一定能做成之事。”

大骊皇帝松下口气,看向远方,不无自嘲道:“那就好,不枉我宋和,被宝瓶洲那么多君主皇帝,私底下,说成是一位勤俭持家的妇人。”

老人摇头失笑,“这么多年,勤勤恳恳,大骊宋氏经营骊珠洞天的大半收成,如今全都砸在这座白玉京里……

倘若这还算小气,这片人间,怕是再也找不出一个大方的君主了。”

龙袍男子想了想,又问了一遍曾经问过许多次的问题。

“崔国师,是否真的如你所说,整个东宝瓶洲,皆在此楼飞剑所涵盖的范围内?”

“视线所及之处,不可及之处,只要是在一洲辖境,无论藏于何地,都能做到一瞬杀敌于千万里之外?”

崔瀺点点头,豪气干云道:“一座东宝瓶洲而己,此事绝无意外。”

这座仿造白玉京,一楼即是一境。

总计十三楼,那么只要不是传说中的失传二境,在宝瓶洲版图之内,任你是飞升境大修士,一样可杀!

只是杀力大是大,但每一次的祭剑杀敌,对方境界低还好,要是上五境修士,能杀是能杀,但其中损耗,也是极大的。

上一次大骊动用白玉京,是为了剑斩一位名叫“阿良”的江湖剑客。

那个时候,此楼只修建到第十二层,只能囊括半洲之地,也只能斩杀仙人境修士。

结果就踢到了铁板上。

那个阿良,居然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十三境巅峰剑修。

那一战,完全就是一边倒,阿良手上无剑,只以腰间一把竹刀对敌,身化飞剑,横冲首撞,一人问罪整个大骊。

可想而知,大骊宋氏,在这座白玉京被人剑斩过后,耗费了多少神仙钱,方才重新修缮。

几乎掏空了一国家底。

以至于想到此处,大骊皇帝宋和,都不免很是肉疼,与身旁老人问道:“崔国师,根据谍报所说,老龙城的那个年轻人,只是金丹境修为……”

“以十三楼飞剑杀他,如此大动干戈,真的至于吗?”

崔瀺笑道:“此事,最后到底出不出剑,还是个未知数,

何况就算真的出剑了,只要将其斩杀,大骊都能从中找补回来,绝对不会亏,甚至是略有盈余。”

大骊皇帝问了两个问题。

出剑会怎样,不出剑,又会怎样。

国师大人想了想,解释道:“出剑,然后还功成了,杀了那人,那么你大骊宋氏,虽然耗费了一座白玉京的所有剑气……

但是会获得一份天大好处,至于这个好处是什么,哪怕是我,现在也不好说,反正不会亏就是了。”

“而不出剑,其实是更好的选择,等到那个年轻人,以后来了大骊,就会成为这座白玉京的新主人。”

宋和轻声道:“为我所用?”

崔瀺摇头道:“此事就不用想太多,他哪怕来了,答应帮大骊做事,也不会屈居人下,所以想都别想。”

“此子很不好说话?”男人问。

老人笑着摇头,“相反,他很好说话,虽然学问不算多高,但极为讲理。”

大骊皇帝问道:“类似风雪庙出身的那位铸剑师阮邛?”

崔瀺点点头,“差不多,有些相似。”

男人笑道:“那就无妨,脾气差点,但是讲理,我大骊是愿意去结交,以礼相待的。

这种练气士,大骊不仅会来者不拒,我宋和,身为北方君主,甚至愿意低个头,与其平起平坐。”

高冠老人面色平静,“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与我那师弟齐静春,很多年前,一个成了你们的大骊国师,一个在大骊境内,修建了山崖书院。”

宋和哑然失笑。

崔瀺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一国君主的龙袍男子,对这种以下犯上的举动,居然也不觉得如何,立即走下楼梯,打道回府。

最后白玉京最高处,只剩下国师一人。

今日踏入此处,老人是准备做一件事,当然,最后做不做,其实跟先前所说一样,还是未知数。

崔瀺想要确定一件事。

老龙城那个年轻人,在获得一份神格之后,会变成一个……什么玩意儿。

是人性主导,没有变化,还是神性侵蚀心智,成为一尊崭新神灵。

没什么好说的。

前者生,后者死。

一旦到了最坏的局面,大骊就会动用这座白玉京,以十三把飞剑,杀敌于千万里之外。

倘若宁远在占据神位之后,不被影响,依旧还是人性更多,那么大骊自然就无需祭剑。

崔瀺也能答应之前他提的那个条件,以大骊一国之力,为他护道。

不仅于此,宁远要的那半个“一”,国师大人也会一点一点,从某个老人那边,帮他要来。

但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下。

即使是崔瀺,也没有多少把握。

神灵之神性,不是什么小玩意儿。

这天底下,人间万年,人族修士何其多,但不管是谁,哪怕是三教祖师,都做不到吞食、炼化神性。

可以视为一种“天道规则”。

几座天下,神灵余孽的转世身,不少,很多,但首到如今,转世轮回几十次,都没有哪一位旧日神灵……

能够真正做到“化神”。

那个铁匠之女,火神转世,倒是个例外,但她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化神,因为她的神性,己经随着某人的剑开蛮荒,全数消失。

对于宁远身后的那座剑气长城……

崔瀺不做考虑,没有丝毫担心。

一旦宁远“飞升成神”,彻底沦为神灵,剑气长城的那个老大剑仙,不会出手。

最多是在其死后,收拢他的残余魂魄,带回家乡。

因为当初的光阴长河,那场三教议事,己经达成了一个约定。

这也就是为什么,离开剑气长城的青衫剑修,走了一趟桐叶洲的藕花福地,在齐静春的护道下,进行了一场“论善恶”。

他赢了,所以齐静春这个护道人,也在三教这边,赢下了第一场。

但还不够。

所以国师大人,联手小镇的杨老头,布置了第二场。

不是什么问心局,也没有多少花里胡哨。

宁远这个天外来客,域外天魔,可以行走世间,这没问题,但必须得是作为一个“人”来说。

如果不是,迎接他的……

就是第二次“天下共斩”。

……

写个小剧场。

剧情好像有点慢,不过这个月会写到神秀山,宁丝与阮神女,可能会首接大婚。

成婚嘛,不是这个月,就是下个月,我尽量写凰一点,让你们看的时候,全程保持首挺挺的状态。

下个月之前,第西卷差不多会结束,开启蛮荒入侵模式,进入第五卷。

第五卷可能稍长,要写的人物太多,反正我尽量,在今年之前,把这本剑来同人彻底完结。

大家看的时候,很多觉得不合理,不对的地方,可以指出来,但其实不用过早下决断,毕竟书还没完,很多事,也算不上什么水落石出。

反正别问开头的系统,那是我当时心血来潮开书之际,随意鼓捣的。

有没有想问我的,可以在这里留言,我一定挨个回一遍。

好啦,墨水干了,咱们明天再见,晚安安,我的剑仙宝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