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糜竺:“真定第一批的红薯藤,子龙难道没有发现很少出现在真定县内吗?”

赵云大惊:“你们糜家把所有的红薯藤都种下了?那至少是一郡之田!”

糜竺摇头道:“我们糜家只是小头,毕竟远在徐州,只分得些许红薯藤。更多的大头,都被无极甄家所获。甄家在无极的田地,几乎全种植上了红薯。”

赵云这才松口气:“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这样,以后面对子仲兄你,我也不会有愧色了。”

糜竺嗅到了一丝阴谋的气息,整个心哆嗦一下:“子龙何意?难道红薯藤不可种出红薯来?”

赵云:“按时间计算,估计还需要半个多月,红薯才能在泥土下结果实。子仲兄,到时候回了徐州,你拔了泥土看看,有没有结果便知晓了。”

话,已经说到这份上,糜竺已经全然明白了:这些红薯藤繁殖的红薯田,恐怕不会结果!

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农作物?

明明一样的生根发芽,明明一样的长势喜人绿油油一片,怎么的就不能结果实了?

突然,愣神的糜竺灵光一闪,惊愕道:“你在算计甄家?”

算计甄家吗?

赵云摇了摇头:“甄家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我哪有功夫去算计甄家?

反而是贪得无厌的甄家背着我种植红薯,恐怕是想取我而代之吧。”

糜竺叹口气:“甄家恐怕有难了。”

赵云惊奇了:“甄家能有何难?红薯地下不结果,收获红薯藤也是有大用处的。”

糜竺苦笑道:“甄家为了种植红薯,所有田地都不再种植其他农物。单单长出红薯藤,还能成粮食不成?

而且,甄家和幽州校尉公孙赞有往来,达成了合作,已经在幽州大力种植红薯。

甄家把大部分的红薯藤充当红薯种子,运往了幽州。”

甄家的宗庙就在冀州无极县。

中山郡无极县以北,旁边便是幽州涿郡。

没错,就是那个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涿郡。

甄家与比邻的常山郡太守赵云有了间隙,便直接北上与幽州公孙赞勾结,不得不说,甄家在河北路子是真的野。

现在的幽州牧是皇室宗亲——刘虞,字伯安,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东海恭王刘强之后,祖父为光禄勋刘嘉,父亲刘舒,东汉后期大臣。

原本幽州牧是皇室宗亲——刘焉,字君朗,江夏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

刘焉按辈分,算是刘备的叔叔,故刘备讨贼时,在刘焉帐下时,认刘备为侄。

只是刘焉绝对想不到,他的这个好侄子刘备,会从他儿子刘璋手上抢走益州,并且刘备还在蜀地称帝。

如今的刘焉在洛阳刚刚自请要去做益州牧,刘虞则接任刘焉为代理幽州牧。

刘虞初来乍到幽州,便被幽州校尉公孙赞排挤。

刘虞虽然为代理幽州牧,却无军权,只有管理政权。

乱世之中,军权大过政权。

甄家跳过明面上幽州的一把手——刘虞,直接找公孙赞合作,这路子真可谓是狂野之极。

不过,不得不说,甄家运气真的不错。

他们看上的公孙瓒,可不是小人物。

公孙瓒是实打实出身大贵族,幽州绝对的顶级的公孙世家。

公孙瓒出道,先在洛阳渡完金身(官至中郎将),再回了幽州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勇猛,威震边疆。

其创建的白马从义,骑射无双。

公孙瓒是好战分子,与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胡人的上司刘虞不和,二人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