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人都不想死的,所以地方太守尽可能保持一支武装力量。

混乱的朝廷呢,无论外戚势力还是宦官势力,也非常善解人意,谅解地方太守的难处,并不严厉禁止这种行为。

东汉已经取消了虎符调兵制,在朝廷睁只眼闭只眼的默认下,地方太守遇到事变就常常临机决断,紧急募兵或者未经过中央允许就直接调动军队。

而中央往往对这种行为表示“理解”,否则不理解的话,就等同于让地方太守在遇到变乱时坐着等死。

久而久之,地方太守,都习惯了自行募兵、领兵、调兵,这就为后来的军阀混战埋下了祸根。

直到全国爆发最大规模的黄巾军起义,朝廷不得不公开允许地方官“自招募讨贼”,这对于本身就集权军政一体的地方太守来说,简直就是“奉命当土皇帝”啊!

东汉是没有太守都尉分掌军权的制度的,大多数地方军队都是由处理政务的太守一人统领(因此东汉太守又称“郡将”)。

董卓更是这种地方太守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他甚至不想仅仅当个土皇帝太守而已。

贾诩问道:“主公想讨要什么好处?”

赵云:“董卓此时新占洛阳,绝对还没有站稳朝廷。

若此时我以重金、粮草投靠董卓,换取冀州牧,文和以为如何?”

嘶~~~

贾诩整个人都汗毛直立,这主公想一步登天啊!

从小小真定县令到常山太守,只三个多月。

如今常山太守刚刚上任不久,就想升冀州牧?

这是人所敢想的吗?

最让贾诩意外的是:董卓现在明显就是国贼啊,赵云心有多黑,这才敢投靠?不怕天下人群讨吗?

这个主公做事不择手段,贾诩自愧不如也。

贾诩细思之后,还是建议道:“主公,我觉得不可!大汉朝廷虽然日下,不复辉煌。但是,依然是天下正统。

主公这时候投靠董卓国贼,董贼也绝对欢喜接纳,但是主公的名声必然会遗臭万年。

虽然主公得了冀州牧之位,却失了天下人之心。

恐怕主公到时候被天下群雄讨伐,董卓反而躲在主公身后高枕无忧。

如此冀州,主公要来又岂能守得住?”

赵云细想贾诩的话,不得不说,贾诩的话深有道理。

赵云叹气道:“看来是我太急切了,步子迈得太大,真的会扯到蛋的。

只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这一次,冀州牧,我终究还是错过了。”

贾诩哑然失笑。

赵云眼神转冷:“冀州牧暂时拿不到,那我以常山太守之职,招募扩兵,朝廷应该也管不着了吧。”

“董卓乱朝纲,黑山军又对常山虎视眈眈,主公扩军讨贼,这是主公份内之事。”贾诩附和。

夏侯兰这时候又疾步而入:“主公,并州牧丁原派人送来了贺礼。”

夏侯兰自从赵云当上常山太守,便也学着贾诩改了“主公”之名。

赵云一愣:“并州牧丁建阳(丁原表字)?竟然给我小小的太守送贺礼?来者何人?”

夏侯兰:“飞将,吕布。”

赵云愕然。

赵云与丁原从未见面,丁原作为一州之牧,却给赵云送来成婚贺礼。

贾诩皱眉:“吕布是丁原义子,竟然派来给主公贺礼。如此重视,有些异常。莫非看上了主公的红薯?”

赵云:“并州就在常山比邻,知道红薯也正常。走,出去会会这个飞将。”

赵云来到郡府门外,就看到一个高大威猛的男子,身后站立着数百名并州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