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章 赵刚:你家是八代财主吧,五年发展计划

贾有才家正屋两张大方桌拼起来的饭桌上,上面除了摆满了各种除了常见的鸡鸭鱼肉,还有各种野味珍馐,满满当当足有十八道菜。

好食材在配上何大清的好厨艺,顿时空气中散发着各种的香气。

让人一闻,不由的咽口水。

比如坐在上首位置的赵刚同志就很不争气地呑了一口口水。

没法子前面打仗,真没啥好吃的,这冷不丁上来这么多好菜,闻着味道自然忍不住。

边上陪坐的贾有才心里暗乐,赶忙招呼杨爱国,王秀兰,和那些个警卫坐。

“来吧,都坐,别光看着,咱们动筷子,酒就不喝了,一会这位解放军同志还有事情要办,不能耽误了。”

等人都坐好,却没有人动筷子,赵刚同志看看菜又看看贾有才,来回两三次。

“贾有才同志,不是说你们家八代贫农吗?八代贫农招呼人都有这个水平了?

不会是你把乡亲们家的好东西都拿来了吧?

或者你骗我们,你家是八代财主吧。

就是一般的财主,也不敢这样吃吧。”

贾有才看着赵刚同志的脸色不好看,忙解释说。

“真是八代贫农,不信你问问杨爱国和王秀兰同志,这些吃食都是给乡亲们分地,我借钱给他们,他们给的回礼。

不然现在在乡下就是有钱也不好整一桌这样的席面。

您尽管放心的吃,来路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赵刚更疑惑了:“借枪?还忘了问你,你上哪来的这么些枪,我看了怕不是有几百支枪。”

贾有才撇着嘴说:“那来的,城里黑市上买的呗,您是没到城里看看,前段时间黑市上,那好家伙枪支弹药都是成箱成箱的往外卖。

长枪手枪,手榴弹跟不要钱似的,摆的满地都是。

新的旧的,那个国家的都有。

都是退下来的散兵游勇把家伙卖了,成箱的,我看就国军那些个当官的自已指使人出来卖的。

这眼看就要完蛋,最后能捞一把算一把。

我这不是分了好些村子的地吗?怕城里有人出来在迫害群,自已掏钱去黑市上买了些旧武器,每个村子分一点,保护自已。”

赵刚听完用询问看向一边的杨爱国和王秀兰。

见两人点头,接着问:“那你家八代贫农,哪来的这么多钱买武器,哪怕是旧的也不便宜吧。”

贾有才干咳一声,这就要开始装……那啥了。

“我家是没钱,没地。可我媳妇有钱啊。

这说起来还得全靠我爹的先见之明。

知道读书的好处,省吃俭用,卖田当地,也要教我知识。

这老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都是我爹教过我的。

再加上我这长的也不差吧,响当当的十里八乡俊后生。

您瞧着读了书的气质再加上我这长相,就进了一趟城。

就给祖上几代开丝绸店里的陈家大小姐一眼相中,非得嫁到我家。”

赵刚同志一脸懵,这小子说话怎么有些不着调,也不怕自已,啥都敢说。

杨爱国和王秀兰已经习惯了贾有才说话的语气,看都懒的看他。

赵刚接着问:“真有这样的好事?你小子不会是糊弄我的吧?”

贾有才马上说:“当然,条件还是有点,就是孩子等跟着陈家姓。

不过这也没啥是吧,跟谁姓他也是我贾家的种不是。”

赵刚同志一脸笑意,我说呢,感情是个上门女婿,倒插门。

贾有才看着赵刚同志带着揶揄的笑意。

贾有才才懒得解释,接着说:“来,先吃饭,吃完饭我家也要收拾收拾,跟你们一起进城了。

这城里的丝绸铺子关了好些天了,在不开门做生意挣钱,这家怕是要过不下去了。”

杨爱国听的一愣,连忙说:“你说你要跟着进城?”

见贾有才点头,老杨有些着急问:“那村里的事,你不管了?”

贾有才奇怪地反问:“管什么?以后你是村长,这些事当然是你管啊。

我和我媳妇在城里还有事,以后村里的事就交给你了。”

老杨毛了,合着把烂摊子全丢到我手里,你个狗东西就陪着媳妇在城里享福,拍拍屁股就不管了。

贾有才看老杨要炸,才接着说:“行了,也不是一点不管,咱们是什么关系。

可是一起拿着枪,分土地的亲密革命战友。

我可是救过你的命,这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留你在村里,不会让你难做的。

我知道你们都是部队出身的,打仗可能比较在行。

这搞发展吗?可能还没有我行,不过问题不大。

我都给你筹划好了,贾家村五年发展纲要。

你等着,咱们先吃饭,吃完饭我拿给你看看,让这位赵刚同志也给参谋参谋,我可没坑你。

只要照着做,不出五年,这新世界华北第一村的名头,肯定是我们贾家村,到时候老杨你可就要飞黄腾达了,可千万不能做白眼儿狼,把我这个革命战友丢到一边才好。”

杨爱国懵了,你特么的吹牛不上税是吧,什么狗屁五年就成华北第一村,你特么咋不说全国第一呢。

赵刚同志听了,顿时好奇心大涨,很是好奇这个小同志说的什么五年农村发展纲要,口气还真是一点不小。

“行,你这个小同志口气倒是不小,我还真想见识见识,你这个什么五年发展计划,来咱们先吃饭,吃完饭我倒是要看看,你这小同志有没有吹牛皮。”

饭后,贾有才让蔡全无倒上几杯茶,喝了一会,贾有才去房间里把整理好的,贾家村五年发展计划纲要拿了出来。

往桌子边上老杨面前一拍。

“瞧瞧吧,上面都写的很详细了,绝对把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照着干就行。

除了需要出去外面采购一点东西,其他的都看你老杨的了。

采购的事,你放心,等四九城周边解封了,我亲自带人去一趟香江就能办好!”

赵刚没理会贾有才嘴里的采购事宜。

因为现在国家也没有封禁,出去进来还是自由的,上天津坐船就可以过去,跟后面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赵刚同志和杨爱国同志,就连王秀兰也凑到一起看着桌子上厚厚一叠,装订好的本子。

首页上面写着“贾家村集体制五年发展计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