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章 资本家何苦难为资本家

老杨顿时被贾有才的话气着了。

菜也不吃了,酒也不喝了,直接嚷嚷道。

“贾六,你以后再提种菜这茬,我就跟你急,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心里有数。

别占了便宜还卖乖,少跟我阴阳怪气,没完没了。”

王秀兰也对贾有才说:“行了,你少来刺激老杨,他这段时间可不好过,烦着呢。”

贾有才一听来了兴趣,看向老杨问道。

“怎么了这是,有什么不高兴的事,说出来让我高兴高兴。”

老杨瞪了贾有才一眼,叹了口气才说道:“这不是那个公私合营给闹的。

现在自行车厂的销量到了可以,做多少出来都能马上卖出去。

可这产量就上不来了,轧钢厂自已做的配件倒是好说,加加班总能跟的上。

可有些配件是去别的厂子订做的,都是私人的厂子,这公私合营一出,人家都顾不上生产了,乱的很。”

贾有才只撇嘴说道:“就这?这有什么难办的,轧钢厂也是公家单位,你们自已就把那些个配件厂给合营了,这事不就解决了嘛。

四马分肥先多让他们一点红利,把合同签了,等股份一到手,安插人手先把那些个私人股东架空了。

你们厂不是招了许多储备大学生干部吗?你瞧这就用上了。

去了厂子只要保障到工人的利益就行,那些个私人股东不用管他们,维持收支平衡就行。

分红那也得赚了钱才能分不是,你就年年扩大厂子,把那些个什么厂医院,厂子弟学校,厂宿舍,电影院,育婴室,活动室之类的。

但凡能用上的,能给工人创造福利的设施,都给整上,打造工人社区。

主打一个为工人服务,生老病死能用上的通通安排上,不行连棺材铺也给整上,在去郊外划块墓地,一应俱全,一条龙服务。”

老杨和王秀兰顿时听的目瞪口呆,这是多丧良心才能出的损招啊。

老杨骂道:“贾六,你能不能少扯淡,这特么的棺材铺子和墓地跟这扯的上关系吗?

我要是听了你的话,不被人骂死才怪。”

贾有才不干了嚷嚷开来:“老杨,你过分啊,我这是多好的主意,你这人一点远见都没有,就特么知道嚷嚷,除了能种菜,还能干啥。”

老杨骂道:“这是特么什么远见,你给我说说,我这么就不信了。”

贾有才用手点点老杨:“说是短见,你还不服是吧,来今儿个就让你服。

去年第一次人口普查都知道吧。

这四九城常住人口就有三百多万。

现在全国解放了,几十上百年大规模的战争没有了吧。

这就要开始和平发展了,看看史书吧。

每逢乱世,人口锐减,一旦开国安稳下来,不出二三十年人口就能大增。

就现在去医院瞧瞧,婴儿出生率肯定强过民国时期。

二三十年四九城的人口翻一翻,那是多少,六七百万啊。

趁现在没人在意地皮,能划拉就划拉,以后啊这四九肯定要外扩,眼巴前的郊区以后都能算是城区。

厂子越大,工人越多,加上家庭人口轧钢厂怎么也得发展成上万工人,外加五六万家属,还有制衣厂,纺织厂,零零碎碎的小厂。

这一下就十多万人啊,那可工人接班,父传子,子传孙,无穷尽也。

开个棺材铺子,划一块墓地,有什么不合理的。”

老杨和王秀兰已经被贾有才的描述彻底弄懵逼了。

是这样算的吗?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这样的,人口翻倍不太难。

伟人都说了,人多力量大,可不得使劲生吗?

一家三四个孩子算是正常家庭,七八个孩子也不在少数,这么二三十年下来,可不得了。

看着两人傻掉的模样,贾有才一阵得意,这才接着说。

“还有啊,早点去上面打申请,就在制衣厂和轧钢厂这边,把那什么银行,邮局,派出所,供销社,粮店,百货商店。

但凡生活能用的上的部分,通通申请一遍开个分店,分局过来。

这就是一个工业园社区,能满足工人日常生活的大部分需求,这多好。

谁能主导这一切,以后在工人群体中的地位毋庸置疑。

我这也是防备着,不能看着你俩种好了树,被别人摘了果子不是。”

老杨和王秀兰顿时被贾有才最后一句话点醒,很是感动地看着贾有才。

老杨连忙给贾有才倒了一杯酒。

“行,你小子总算还有点良心。”

王秀兰也给贾有才夹着菜。

“来,有才,你吃,姐也谢谢你。”

贾有才吃了口菜喝了一口酒。

“行了,咱们都是自已人,有好处那能忘了你们俩。

最好你们俩合作一起上报,好好整理一下材料,把工人社区的牌子打出去。

这有好事不能光低头干事,还得学会宣传,不然工人兄弟那能知道是谁干的。”

老杨谦虚地问:“这干事我还行,宣传这个我还真不在行。”

王秀兰接着话茬说:“有才,你干脆给我们说说,这该怎么宣传?”

贾有才笑着说:“首先把那些个厂子合营了,才好弄下一步。

你们找找赵刚同志,找找报社,什么工人报,工业报,妇联的报纸也找找。

把工人社区的理念弄好了,放上去,在让人家来采访采访工人兄弟,走走看看,实地考察,这连篇累牍下来,不得花个半年时间啊,还在全国的工人阶级里出了大名。

这要是弄成了,你们说不得还能往上走一走啊。”

老杨马上高兴起来,嘴角的笑容忍都忍不住。

连声说:“别乱说,都是为人民服务,为工人谋福利,我个人的前途,那得看组织上的考察,要是工作没做好,不处罚我就不错了。”

王秀兰鄙视地看了老杨一眼:“老杨你要是把嘴角的笑容收一收,我就相信你刚说的话。”

贾有才噗呲一乐:“王姐就别笑话老杨了,你自已不也想乐嘛。

这事啊,光有工人得利还不完美,也得拉拉农民兄弟一把。

这不是工农一家亲吗?

你们厂子发达了就该扶持农民兄弟,搞搞定点帮扶,农民兄弟给工厂提供蔬菜肉蛋,工厂把多余的物资给农民兄弟调剂调剂。

也不破坏国家的统购统销,这多好。

我看啊,城外的贾家村就很符合这个条件,村里有蔬菜,有果林,有养殖的猪鸭鸡蛋,这要是联合一下,你们厂子以后的接待的小食堂可不缺肉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