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章 所谓狡兔有三窟

贾有才就见不得老杨那副得意劲,有什么好得意的,就是有功劳三七分,那也是自已占七分,你个牛马杨得意个啥。

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人家还送礼来了。

贾有才赶忙站了起来,走过去和老杨打了招呼。

“老杨,来了啊,这是送给我的?

来,来,我试试你们轧钢厂做的自行车怎么样?”

老杨一脸自得笑着把车子推到贾有才手里。

“试试,保准没问题,都是按着你画的外型草图弄的,搭载四五百斤不成问题。

就是太重,速度太快的话,容易刹不住车,你小心点。”

贾有才接过来车,就往外面推,还一边说着。

“手刹不住,不是还有脚吗?怕个啥!”

贾有才随即骑着车,去外面胡同转了两圈,感觉还行,样子大约就是二八大杠的模样。

质量应该是不成问题,就是不知道这车的成本是多少。

要是高于150块,现在在国内可不好卖。

现在才是52年,解放没2年,老百姓手里没几个钱。

别看不要票,该买不起还是买不起。

到了53年的时候自行车还要滞销,后来还是用分期的方式销售出去。

直到自行车渐渐流行起来,销售不成问题,可产量又跟不上去了。

主要还是计划生产,这自行车也是要用铁料钢材的。

这没有工业化,生铁钢材都是优先发展基础工业去了。

配不上材料只能计划生产,再加上后来的票证,才显的自行车是个大件。

但要是说买一辆自行车就相当于后世的奔驰宝马小汽车了,那纯属扯淡。

五六十年代四九城常住人口三百多万,自行车保有量三万多辆,自已算算比例吧。

这玩意可能在偏远地方是个稀罕物,搁在四九城,真算不上啥。

等回到了院子,老杨正站在门口观望呢。

见贾有才回来了,赶忙上前问道。

“怎么样?骑着还行吧,这可是我们厂子整个几个月才慢慢弄出来的。

光是请来的大学生就十好几个,这一天都不知道花多少钱。”

贾有才用脚支着地好奇地问道:“车本大概多少钱,有没有算算,要算大规模生产的成本。”

老杨走近了些小声说:“我粗略算过,要是大量生产可以做到120的成本左右。

你看这该卖多少钱,才能挣着钱,厂子里的钱可不多了。”

贾有才想了想出了个主意:“你先做个二百辆出来,出厂价就先定个180试试。

放宽心只管做,先在四九城试试,卖不出去不是还有我吗?”

老杨一听卖180块,这岂不是要赚一半,立马来劲了,心情顿时美妙起来。

“行,等过完年就先做二百俩出来试试。

要是不好卖,贾六你可不能不管我啊。”

贾有才笑道:“有什么不好卖的,你找找老李,让他给你去各个单位推销推销,就按分期支付的方式,保准没问题。

好有在找找制衣厂,那里面的女工都工作两年多了,存的都有钱,你这完全是瞎担心。

我让你先做二百辆,是怕你厂子没那么多钱做成本。

要是我是厂长的话,直接一千辆一批地整,怕个屁啊。

我和你说这市场就这么大,能买的起的人家就这么多。

你要是慢来一步,少卖一辆,那飞鸽自行车就要多卖一辆,你就少挣几十块。

说不定以后为了抢市场人家还跟你打价格战。

听说你把人家厂子里的骨干挖了不少,老杨啊你这是得罪人了,路走窄了啊。”

老杨气的推了贾有才一把,嘴里骂骂咧咧道:“这特么不是你出的馊主意吗?

挖人墙角确实有些不道德,可这人是真好用,要不是有几个熟手老师傅,这一时半会,还真做不出东西来。”

说着说着老杨自已笑了起来。

“行了,少的了便宜还卖乖,走吧先进去。”

只是老杨高兴的太早了,或者他被贾有才的上千辆一批的生产,那一次性带来的利润给晃了眼,给忽悠瘸了。

三个月了,自行车是一批一批的生产出来,可销量却不如人意。

老李帮忙确实卖了上百辆,还有制衣厂也买了二百来辆,可这不行啊。

卖的没有生产的快,一下就库存积压了。

而且为了快速卖出去还稍微降低五块钱,这一下老杨麻烦大了。

前面的都是180卖的,就转眼你就降价,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也不看看都是哪些人买的车,都是单位的干部,对面的邻居制衣厂。

这下可好老杨的名声刷刷地往下掉。

还被人找上门来,一顿冷嘲热讽,气的老杨肝疼。

晚上老杨把贾有才,王秀兰还有老李都约到了小酒馆喝酒。

想让几人给出出主意,他脑子都急抽抽了。

等几人坐好,秦淮茹上来酒菜就自个去了柜台边坐着去了,边嗑着瓜子边听几人聊天。

几个人也没在意,这都是老熟人了,有事没事,经常在小酒馆聚会聊天。

老杨苦着一张脸,喝了一杯酒,放下酒杯就开始向贾有才抱怨。

“贾六,你说的卖不出去,你就包圆的,你这人怎么光说不练啊。

你倒是把车子都弄走啊,我到仓库里面瞧着就闹心,还有好几百辆,厂子里还在生产,急死我了。

前面卖的都是听你的主意分期付钱卖的,这钱都是一个月一个月收,厂里的流动资可不多了。

这要是出一个意外,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那我可就全完了啊。”

贾有才吃了一颗花生,又咂摸了一口酒,看着老杨那张苦瓜脸,好悬没乐出来。

随口把锅甩给了看热闹王秀兰同志。

“没钱,没钱你跟我王姐那边先借点,先支应着用,可不敢少了工人的工资,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王秀兰端着酒抿了一口正看着热闹呢,被贾有才一句找她借钱的话,气的差点把到嘴的酒喷了出来。

王秀兰赶忙放下酒杯,连忙开口大声说。

“别,老杨,你可千万别开口,制衣厂也不富裕,没钱。

钱都投进边上新建的纺织厂去了,还找银行借了不少买机器,你可别找我,要找就找银行去,那里面钱多的是。”

老杨幽怨地看了王秀兰一眼。

“我那些个备的料都是找银行借钱买的,银行不找我还钱我就谢天谢地了,还敢去找银行借,怕是要被赶出来。”

贾有才直接笑出声来,还补了一句:“没事,欠钱的才是大爷,你就跟银行说,你不借钱给我,我怎么赚钱还你。”

老李顿时也跟笑了一声,凑去道:“对,就是这样,只要欠的够多,银行都得怕你。”

看老杨被挤兑的脸都要黑了,贾有才这才摆摆手,正经起来。

“行了,行了,不拿老杨开玩笑了。

还是来说正经的吧,老杨你放心,答应你包圆的事,肯定会做到。

不过就这样直接组装好的不好运输。

最好是弄成零件,运过去在组装,这样来的快一些。”

老杨点点头,确实是这样,成品占的空间太大,一个车皮也装不了多少。

“那后面的就不组装了,直接散装发过去?”

贾有才点点头才说:“没那么简单,想要利润最大化,还是要在国内组装,那边人工是国内的十倍有余,太亏了,还是外汇不划算。”

老杨三人这就不懂了,这还怎么办?

老杨是个急性子赶忙问:“那你说怎么办?”

图穷匕见的贾有才这才招呼秦淮茹一声,把地图拿出来。

等把地图拿出来,瘫在桌面上之后,贾有才招呼三人一起看。

贾有才在地图扫了一眼,那手指在最南边的边角上一点。

“就这里,在这里弄个小组装厂,送过去装配,通过九龙城寨,走私入港。”

贾有才手指点的地方就是后来的深特区,靠近香江九龙城寨的罗湖区,仅有一条河隔开。

弄在这里其用意不可谓不明显,先下个闲子,一步一步来。

将来万一老杨和王秀兰,还有那个什么大领导顶不住风,可以提前到这里避避风头。

开始发展就让老李过来,反正他在四九城也是闲着,以后的订单都是国家分配,用不着他。

再有老李可喜欢在南边了,俗话说山高皇帝远,这里才是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