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龙船队队员们刚才都在全神贯注地划水,此时才意识到他们的队伍夺得第一名。
上岸后,翰林院众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笑容,还有人因为那如雷贯耳的喝彩声而羞红了脸。
秦均和另外几个翰林院“老人”更是激动得同手同脚,这还是他们翰林院头一回拿第一呢。
实在是太长脸了!!
姜诚也高兴地不得了,他在周围的观众群中精准地找到了自己的侍从风衣,朝他使了个眼色。
风衣心领神会,从人群中退了出去。
黄色龙舟队获得了第二名,队员们也都挺开心的。
沈恪恒激动不己,这是他第一次参加龙舟竞渡,没想到就得了第二名。
这可是脸面啊!!
再说了,还有奖品呢。
一会儿到了一品楼,他就把自己的奖品送给筝儿。
让筝儿看看自己的哥哥有多厉害。
沈恪思心情也不错,他跟三弟得了第二名,大哥得了第一。
筝儿看到了,肯定很开心。
周泽彦倒是不觉得什么,每次他所在的队伍都会拿前几名。
只是每次的名次都不一样而己。
薛琮看了看一品楼的方向,又垂下眼眸,神色莫名。
沈恪恒:“走,咱们去一品楼里庆祝一番。”
“走!”
翰林院众人领到了赏赐,也朝一品楼的方向走去。
他们己经提前订好了包间,不管今日成绩如何,都可以在一品楼里聚个餐。
如今拔得头筹,更是要好好庆祝一下。
沈恪庭勾着姜诚的肩膀,把他拉到一边:“你不会又让风衣给我妹妹送东西去了吧?”
风衣朝一品楼里走去的时候,恰好被沈恪庭看到了。
不用想也知道他肯定是受姜诚之命。
姜诚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总是让人往沈府里送东西。
问就是他吃了不少沈华筝做的吃食,那些东西只当是回礼。
因为送的不是什么过于贵重的东西,沈家人也不好拒绝。
姜诚愣了一下,随即点头。
“没错。”
沈恪庭皱了皱眉头:“我跟你说过的,我们家只考虑招婿。而且,必须是我妹妹自己喜欢的。”
姜诚神情认真:“我知道。”
沈恪庭:……
他顿了顿,又说道:“我妹妹年纪还小,我们家还要慢慢选。“
言下之意,就算沈家要招婿,也不急于一时。
至少这两年内是不可能的。
姜诚了然地点了点头:“我知道。”
沈恪庭闻言一噎:“姜阁老知道你的想法吗?”
姜诚笑了:“祖父不会有意见。”
只要不做危险的事情,祖父会尊重他做的所有决定。
再说了,就算他想入赘,人家还不一定要他呢。
沈恪庭沉默了一瞬:“你为什么这么执着?”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姜诚对一件事情这么上心,还坚持了这么久。
姜诚很聪明,是他们这些人里面最聪明的一个。
他不管做什么都有极高的天赋。
就连夫子都夸姜诚,说他极具才思,见解独到,写的文章也很精妙。
只可惜,被一众夫子寄予厚望的姜诚出奇的懒,事事得过且过。
不管文学还是武学,他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可即便如此,每次考试的时候,姜诚却总能够轻松地赢过大部分同窗。
夫子们觉得他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天赋,整日吊儿郎当的不成样子。
他们训斥过,也苦口婆心地劝过姜诚对待学习多用些心。
科举开榜,姜诚没进一甲,是二甲第二名。
虽然没有证据,但沈恪庭一度怀疑姜诚的科考成绩也是故意的。
他不想冒尖,又不想太差。
所以考了个一甲以下,二甲靠前的成绩。
至少在沈恪庭看来,如果姜诚稍稍用功,亦或是态度认真一些,成绩绝对在他之上。
*
沈华筝和周瑛,乐佳郡主三人正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天,雅间的门突然被敲响了。
周瑛看了看从门外走进来的吴掌柜。
“吴掌柜,是有什么事吗?”
沈华筝和乐佳郡主也都看着吴掌柜,觉得有些奇怪。
按理说,现在是一品楼最忙的时候。
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吴掌柜应该不会到这里来的。
吴掌柜上前恭声道:“回世女,郡主,县主,小姜大人身边的人来了,说是给县主送东西 。”
前些日子,景宁帝下旨,正式封周瑛为临安侯世女。
从那以后,大家就都对周瑛改了称呼。
一些不看好周瑛袭爵的人也不得不面对这个板上钉钉的事实,大梁即将拥有第一位女侯。
姜诚的人来了??
沈华筝放下茶杯:“让他进来吧。”
“是,县主。 ”
很快,风衣就被人带了进来。
他将手中的匣子捧到沈华筝面前:“县主,这是我们公子让小的送来的。”
像是担心沈华筝不收,风衣又补充了一句:“公子说,这是他做的小玩意儿,不值多少银子。”
沈华筝微微颔首:“东西放下吧。”
“是,县主。”
风衣把手中的匣子交给青枝,便离开了。
青枝双手将匣子奉上,乐佳郡主就一脸八卦地凑了上来。
“筝筝,这次他又给你送什么了?“
周瑛笑眯眯地端着茶杯,慢悠悠地喝着茶。
姜诚时不时就会让人给沈华筝送东西,有时候是吃的,有时候是一些精致有趣的小玩意儿。
据说都是姜诚亲手做的。
还真别说,姜诚看着一副吊儿郎当的公子哥模样,却有一双巧手。
每回他送来的那些东西做工都很精湛,如果不说是姜诚做的,她们还以为是出自于哪位经验老道的匠人之手。
姜诚于厨艺上也极有天赋,他一开始做的那些吃食只能说味道尚可,但后来突然进步神速。
虽然他的厨艺没到可以当厨师的程度,但也算是相当不错了。
也不知道是受了高人点拨,还是无师自通。
现在只要他送东西给沈华筝,周瑛和乐佳郡主都会好奇到底是什么。
沈华筝打开匣子,里面竟然是一艘龙舟模型。
乐佳郡主睁大了眼睛:“哇,是龙舟!”
周瑛也凑了过来,这艘龙舟好漂亮啊,比刚才江面上竞渡的那些都要漂亮。
沈华筝小心翼翼地把龙舟模型拿了出来,放在桌上,跟周瑛和乐佳郡主一起观赏。
这是一艘完整的龙舟,或者说,这就是沈华筝记忆中的龙舟。
龙头,船身,龙规,龙骨,龙筋,船桡,龙刺,龙尾,舵桨,鼓锣旗……
不管是精湛的木雕工艺,还是活灵活现的龙头和船身上精美绝伦的图案,都给沈华筝一种熟悉的感觉。(此处附上图片)
周瑛看了看船身,又看了看龙头上的红缨,龙角和龙须。
“姜诚的手还真巧,倒是挺用心的。”
沈华筝看着栩栩如生的龙舟模型,点了点头。
看得出确实用心了。
不说船身的取胚,修胚和打磨,就是贴金跟上色也得费不少功夫。
更别提还有后面的上漆和描画。
乐佳郡主盯着船身上的龙鳞,如意和祥云图案:“姜诚的画工不错啊,很细腻。”
船身上的图案都是一笔一画勾勒出来的,轮廓勾勒得很完美,颜色也搭配得很好。
这艘龙舟还真是越看越讨喜,让人爱不释手。
突然,乐佳郡主似是想到了什么。
“筝筝,那日我们聊起龙舟的时候,姜诚是不是听到了?”
听到她这么一说,沈华筝和周瑛也忆起了那日的她们跟沈家兄弟一起喝下午茶,当时姜诚也在场。
大家一边喝下午茶,一边聊着天。
也不知道谁引起的话题,突然说到了端午的龙舟竞渡。
聊着聊着,他们又说起了龙舟。
乐佳郡主说京城的龙舟都不太好看,她觉得龙舟应该做得更精致一些。
其他人也都就这个话题说了几句。
沈华筝眼睫轻轻颤动,当时她确实说了自己心目中龙舟该长的模样。
难道姜诚就是根据她说的那些话,才做的这艘龙舟模型?
*
姜诚似是没料到沈恪庭会这么问,眼中的惊讶一闪而过。
不过他的惊讶也只是一瞬,旋即又化作和煦的笑意。
“因为她能看见我。”
所有人都以为当年那场高烧让他忘了以前的事情,实际上他并没有忘。
只是不想让祖父再担心而己。
那年他告诉自己,不管心里多难过都不要表现出来。
至少不能在人前哭。
尤其不要在祖父面前哭。
不管什么时候,他在祖父面前都要表现得开开心心的。
也不必太优秀。
他知道,祖父不求他多么出色。只希望他快快乐乐,平平安安。
他只需要时刻陪伴在祖父身边就可以了。
从那以后,姜诚就戴上了面具。
不管什么时候,他在人前都是那个开开心心,没心没肺的姜诚。
可不论面上笑得多开心,他心里总有一块是空的。
姜诚找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吃东西。
既然心里空落落的,就把肚子填满。
只要觉得难受,他就会通过吃东西来填补内心的那个空洞。
美食街出现后,没人比姜诚更开心。
那里简首就是他的乐园。
只要一头扎进美食里,就什么烦恼都忘了。
从一开始,姜诚就很喜欢沈华筝。
当然,这种喜欢最开始是缘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他跟乐佳郡主就是同一类人,他们都渴望阳光。
寒冷的冬日里乍然遇到了小太阳,自然想要紧紧抓住。
姜诚也想靠近沈华筝,却遇到了许多阻力。
他是那种不会强求的性子,凡事顺其自然,并不会过于执着。
让姜诚变了态度的,还是去年年底发生的一件事。
那日从翰林院出来,看着灰蒙蒙的天,姜诚突然想到马上就是父母和弟弟的忌日了。
他独自来到美食街,找到一家新开的店,又点了一大堆点心。
就在姜诚对着桌上的吃食大块朵颐的时候,沈华筝也来到那家店里,她应该是来看新店的出品和客源。
两人打了个招呼后,就各忙各的。
当时姜诚并没有多想,他只想把桌上的点心都吃完。
不知道吃了多少块点心,小二突然端了一碗酸梅汤过来。
姜诚以为是上错了,他记得自己没有点酸梅汤。
小二及时为他解惑:“这是我们东家送的。”
沈华筝也己经忙完手头上的事情,走了过来:“姜大哥,糯米难消化。再好吃也不能吃太多。喝一碗酸梅汤消消食。”
不等姜诚开口,沈华筝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姜大哥,这些只是食物。”
说完,沈华筝对着姜诚笑了笑,就跟来找她的乐佳郡主一起离开了。
姜诚一愣,虽然沈华筝的话没说完,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听出了那话里未尽的意思。
这些只是食物……
不是爱。
那是父母和弟弟去世以后,他第一次红了眼眶。
明明从五岁开始,他就告诉过自己,不能哭的。
可是眼泪怎么都止不住。
沈恪庭问的这个问题,姜诚自己也认真地思考过。
为什么那么执着,当然是因为她值得啊。
这还是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想要为自己争取点什么。
虽然不知道结果如何,可若是不努力一把,他日后一定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