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看罢,沉默半晌,又是急忙让扈尔汉传话给雅尔哈齐,让他来认真研读明朝廷神宗皇帝御旨里的意思。
雅尔哈齐看过,也是半晌无语。
不用说,明朝廷的旨意甚明,就是要恢复并廷续哈达部的存在。如若不从,明朝廷背后的意思,自是很快会派兵来攻打建州。到时,战胜的把握又几乎是零。可一旦战败,他们自是太清楚明朝廷的手段。到时,辛辛苦苦统一起来的建州不但不复存在。怕是他们辛辛苦苦筑起的费阿拉城也从此灰飞烟灭。
所以,沉默无语间,雅尔哈齐心中又想,侵吞哈达部一事,到底是明朝廷边官自已察觉,然后上报朝廷知晓?还是由叶赫部通报给明朝廷边官知晓,然后再上报给朝廷的?如果是后者,倒还好说。若是前者,哈达部怕是从此之后再不能动。
这样想着,便也轻轻将御旨再次卷起。如前先一样,放回到桌几上的那个支架,重新供起。
雅尔哈齐看罢,半天不语。努尔哈赤就用一双灼灼的目光,期待地望着他。见他始终不语,终是憋不住,便开口问道:“依小弟之见,又该怎样?”
雅尔哈齐不语,是觉此事过于重大。也是思索半响,这才眼望着不远处的一个地方,沉沉说道:“怕是别无选择,只有依旨办理了!”
说过,呆怔半响,又道:“除非……除非我们有办法控制住武尔古岱,让他臣服于建州部,我们所做才不至于前功尽弃。”
努尔哈赤又是何等聪明之人,但听罢,仍是呆怔半响,然后这才猛拍一下手掌道:“既然孟格布禄已死,我何不就势将三女莽古济许配给武尔古岱为妻?!”
说完,又沉思片刻道:“如此以来,有了这层姻亲关系。再加上,哈达大部分族人实际已臣服于建州。哈达便难逃我们的撑控之中!”
雅尔哈齐听了,便也只是怔怔地望过大哥一眼,再没有说什么。心里却想,眼下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查清,明朝廷如此态度强硬,是不是与叶赫部插手其中有关。
因为叶赫部纳林布禄鬼计多端,消息封锁极严。再加上,叶赫部亲族心齐。建州部线人根本无法深入。而传话开原方面,许原杰和马亮与叶赫部的纳林布禄根本没有交际,他们对叶赫部的情况也自是无从知晓。
所以,雅尔哈齐最终决定走一趟广宁。把一直想建立,却始终未曾建立起来的广宁方面的眼线建立起来。
而且,雅尔哈齐还进一步盘算好。为不引起各方面的注意,此次去广宁,对外,同样仍以做生意为名。在此之前,为将建州特产卖出一个好价,进而换回更便宜的粮食或其他必需品,他也曾不止一次带商队到过广宁。只是,之前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过,有朝一日 ,他要将这个城市里的一些人笼络到自已身边,为自已所用。
当然,交易完成,如果能借此机会,拜见一下现任总兵马林,从他口中探知一些有关明朝廷对海西四部的态度。还有,叶赫部在哈达部问题上到底起了多大作用等,那自是再好不过。
如果马林不见,那也没有关系。他可以在广宁多呆一些时日,在广宁城广布眼线的同时,还可设法暗中结交下几名军官,以便今后能及时掌握朝廷方面对女真各部的动向。
他这个想法,跟大哥一说。因为在十多年的征战中,早已越来越认识到情报工作的重要。所谓知已知彼,百战百胜。所以,雅尔哈齐一说,大哥努尔哈赤便举双手全力赞成。
当然,此时此刻,雅尔哈齐早已没有了从前的书呆子气。在他的脑际中,尽管仍然满是徐小男仍有的记忆,以及徐小男对这段历史的固有认知。但残酷的现实,早已让他明白了许多在历史中根本看不到的道理。甚至,许多时候还让他清楚,现实中正在经历的这段历史,许多方面其实并没有写进历史的文字之中,甚至历史文字所载,却并非历史的真实样子。
也正是基于此,现实中的雅尔哈齐更愿意面对现实,喜欢从现实出发去思考问题。
去广宁的准备工作,几乎用去了大半月的时间。大半月的时间里,除要准备大量的明珠、人参、各种各样的珍贵兽皮、松果以及必备的金银之外,雅尔哈齐还专门从开原胡忠南那里借来两名厨子,一名专给猴子开脑壳的家仆。
同时,还依照胡忠南招待所用白瓷盆的样子,也专门请来胡忠南的家用烧窑工,烧制出了一批带盖的白瓷盆。
临出发之前,又抓足了要带的猴子,以及所需兽肉、炭等。最后,这才又挑了两位牛录和五十名甲兵,大家同样都扮成商人模样,开始浩浩荡荡朝广宁进发。
不过,这次所选牛录和甲兵,又与上次去开原时有所不同。不但要求他们身手好,箭法高明。最主要的,还要求他们遇事机敏,口才好。当然,最最主要的,就是要他们会说一口汉语。
因为这次到达广宁之后,雅尔哈齐也早想好了。除了去交易,接下来的时间,不能让他们整天呆在客店里,他要派他们上街去打探消息。
当然,还有一点,雅尔哈齐也自是早已想得明明白白,那就是能够降服明朝廷官员的,无非是色、食和金钱财物。
如今,关于食和金争财物,他都准备妥当。有关色,他觉得,更应该是指那些漂亮且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无所不会的女子。抑或那些风情万种的女子。而建州女人自是要逊色许多。她们有的只是漂亮脸蛋和娇好身段,却很少懂得才艺。
当然,最关键的是还是,风俗习惯和语言不通,便很难俘获汉人男子的心。
关于这一点,他早已从之前带往开原的那对名叫小青小翠的双胞台姊妹身上,得到了极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