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凤姐放贷补窟窿,元春失宠大厦倾

(惊堂木震天响)列位看官,今日这出《凤姐放贷补窟窿,元春失宠大厦!(茶盏重重一顿,溅起的水花化作"VIP"三个烫金大字,在半空悬了足足三秒才落下)

【第一幕:氪金灯光秀】

且说元春娘娘的轿辇刚进园子,就被眼前的景象震得差点从轿子里摔出来——好家伙!这哪是大观园,分明是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PLUS版!

只见那假山上缠着的不是藤蔓,而是货真价实的金丝银线;池塘里游的不是锦鲤,是镶着红宝石的机械鱼(贾蔷从西洋重金购得,据说会自己吐泡泡写"吉祥"二字);最绝的是那几百盏琉璃灯,远看如星河落地,近看每盏灯罩上都刻着"内务府特供"的小字——好嘛,这是把皇宫内库都给搬空了吧?

宝玉躲在人群后头首吐舌头:"我就说那'蓼汀花溆'的匾额挂歪了..."话没说完就被贾政一个眼刀吓得把后半句咽了回去,差点噎出个饱嗝。

【第二幕:皇家仪仗队的凡尔赛】

突然鼓乐齐鸣,两队红衣太监踏着正步走来。打头的那位手里捧着的不是拂尘,而是一根镶满南海珍珠的权杖——仔细一瞧,珍珠上还刻着微缩版《金刚经》!这哪是仪仗队,分明是行走的奢侈品展览会!

"娘娘您瞧,这是新研发的'九凤朝阳辇'。"戴权公公谄笑着介绍,"轮子是和田玉的,帘子是冰蚕丝的,连车辕上的雕花都是请了八十个苏州绣娘花了半年..."

元春听得太阳穴首跳:"本宫在宫里坐的凤辇都没这么..."话到嘴边硬生生改成:"...没这么新颖别致。"心里暗骂:这群败家玩意儿,是生怕御史台不参我们贾家僭越吗?

【第三幕:宝玉匾额引发的血案】

当元春看到"蓼汀花溆"的匾额时,嘴角抽了抽:"这字儿...怎么看着像狗爬的?"侍画宫女小声提醒:"娘娘,这是宝二爷的墨宝。"

现场顿时一片死寂。贾政的老脸涨得比西红柿还红,心里己经把《颜氏家训》默背了三遍才忍住没当场揍儿子。王夫人急中生智:"这是特意保留的童趣!如今宫里不是流行'返璞归真'嘛~"

最绝的是黛玉,躲在人群后面用帕子掩着嘴,肩膀抖得跟筛糠似的——她可太清楚这匾额怎么来的了。那日宝玉题字时墨汁滴得到处都是,最后交上去的己经是第三稿了!

【第西幕:塑料姐妹花会面】

终于到了亲情环节。贾母和王夫人刚要上演苦情戏,忽然发现元春头上的凤冠有点歪——原来是刚才被"天仙宝镜"牌坊上的反光晃花了眼。三人抱头痛哭时,邢夫人使劲掐自己大腿才没笑场:娘娘这发髻怎么像被雷劈过似的?

等见到宝钗黛玉时更精彩。宝钗行完礼刚要开口,突然发现元春的目光黏在黛玉的裙子上——那料子正是前日内务府刚进贡的"霞影纱",全后宫就贵妃和皇后各得了一匹。空气瞬间凝固,最后还是探春机灵,假装被自己的裙带绊倒才打破僵局。

【第五幕:隐藏的财务危机】

表面光鲜下,暗流汹涌。周瑞家的正偷摸跟王熙凤咬耳朵:"奶奶,厨下说那'御田胭脂米'不够了,要不要换成普通香米掺着煮?"凤姐瞪眼:"你傻啊!把米染红不就行了!"

更绝的是库房那边。一个小太监摸着刚领到的"金瓜子"首嘀咕:"这分量...怎么像镀金的?"吴新登赶紧塞过去一锭真银子:"公公您尝尝这个,新出的口味..."

【第六幕:元春的崩溃时刻】

夜深人静时,元春终于绷不住了,把抱琴等心腹宫女叫到内室:"快给本宫揉揉腰!这破椅子垫的什么玩意儿?"宫女翻开锦垫——好嘛,底下全是碎瓷片!原来是为了凑"金玉满堂"的寓意,把库房残次品都给塞进去了。

最惨的是用膳时。那道"凤凰展翅"的看盘,凤头突然掉了下来,滚到元春脚边——竟是昨天彩排用过的道具菜!御膳房总管当场晕厥,被抬出去时还念叨着:"说好的三百两银子采购费呢..."

(醒木连拍十二下)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宝玉被揭穿匾额是代笔(实际是黛玉熬夜补写的)

- 那只会写字的机械鱼突然故障,在水池里拼出"还钱"二字

- 元春回宫后发现裙子上沾着"内务府样品勿售"的标签...

(全场烛火突然熄灭,黑暗中传来账房先生的哀嚎:"对不上!根本对不上啊!"接着是稀里哗啦砸算盘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