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英雄武松传
北宋政和年间,河北清河县城外的官道上,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正大步流星地赶路。此人约莫二十八九岁年纪,浓眉大眼,方脸阔口,背负一柄朴刀,腰间悬着一把短刃,正是武松。
武松自幼父母双亡,与哥哥武大郎相依为命。武大郎身材矮小,为人老实本分,靠卖炊饼为生,虽然日子清贫,却也将弟弟拉扯。武松天生神力,又喜好拳脚,年纪轻轻就在当地闯出了些名头。
这日,武松因与人争执,失手将人打伤,以为闹出了人命,只好离家避难。如今听闻那人并未死,便打算回家探望兄长。行至阳谷县地面时,己是晌午时分,武松见路边有一家酒店,酒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冈”五个大字。
“好个气派的招牌!”武松心中暗道,抬脚便进了店。
“店家,快拿酒肉来!”武松一屁股坐在桌前,大声喊道。
“客官稍等!”店小二应了一声,不一会儿便端上几盘熟牛肉,又满满斟了三碗酒。
武松端起酒碗,只觉酒香扑鼻,一饮而尽,只觉这酒醇厚甘冽,忍不住连喝了十几碗。
“客官,这酒劲大,切莫贪杯。过了前面的景阳冈,常有猛虎出没,您喝多了可危险。”店小二好心提醒道。
武松醉意上头,大笑道:“休要吓我!我武松行走江湖,还怕什么猛虎!”说罢,付了酒钱,便往景阳冈走去。
行至半山腰,只见一棵大树上刮去了一片树皮,写着:“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武松看了,心中冷笑:“这准是酒家诡诈,惊吓客人,便去那厮家里歇宿。我却怕什么鸟!”又继续往前走。
走不多时,见一座破庙门前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这才知道景阳冈上真有猛虎。但他生性要强,不愿折返回去让人笑话,便仗着酒劲,继续往冈上走去。
来到冈上,武松酒力发作,只觉困乏,便在一块大青石上躺了下来。刚要入睡,忽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树后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
那大虫一见到武松,便竖起了钢鞭似的尾巴,张开血盆大口,朝武松扑来。武松一个激灵,酒意顿时醒了大半,急忙一闪,躲到了大虫身后。大虫扑了个空,又翻身回来,武松又躲过了。
大虫三番五次扑空,发起怒来,吼声震天。武松瞅准时机,一把抓住大虫的顶花皮,跨在它身上,举起铁拳,对着大虫的脑袋一阵猛打。那大虫挣扎着,把武松带到了一片松林里。
武松双手死死按住大虫,双腿夹住它的身子,使出浑身力气,对着大虫的脑袋打了五六十拳。首打得那大虫七窍流血,瘫在地上不动了。
武松怕大虫没死,又拿起半截哨棒,对着大虫打了一阵,确认它死透了,才松了一口气。此时,武松己筋疲力尽,酒力也全散了,他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山下走去。
在山下,武松遇到了几个猎户,众人见他打死了猛虎,又惊又喜,连忙将他请到村里。村里的百姓听闻打虎英雄来了,纷纷前来围观,对武松赞不绝口。
阳谷县县令得知此事后,也十分高兴,不仅赏赐了武松一千贯钱,还让他做了县衙的都头。武松推辞不过,只好接受。
一日,武松在街上巡逻,竟意外遇到了哥哥武大郎。原来,武大郎为了躲避骚扰,从清河县搬到了阳谷县,以卖炊饼为生,还娶了个妻子潘金莲。
武松与哥哥重逢,欣喜若狂,武大郎也很高兴,将武松带回家中。潘金莲见武松一表人才,心中暗生情愫,多次言语挑逗,却遭到武松的严词拒绝。
不久后,武松接到县令的命令,要去东京办事。临行前,他叮嘱哥哥要小心行事,切莫与潘金莲发生冲突。武大郎连连点头,让弟弟放心。
武松走后,西门庆偶然见到潘金莲,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在王婆的撺掇下,两人勾搭成奸。武大郎得知后,前去捉奸,却被西门庆踢成重伤。
潘金莲怕事情败露,在王婆的教唆下,与西门庆合谋,用砒霜毒死了武大郎。
武松从东京回来后,发现哥哥己死,心中起疑。经过一番调查,他查明了真相,悲愤交加。他先是去县衙告状,可县令早己被西门庆收买,不肯受理。
武松无奈,只好自己动手。他在武大郎灵前,杀死了潘金莲,又在狮子楼找到了西门庆。两人一番恶斗,武松凭借着过人的武艺,将西门庆打死在狮子楼下。
武松杀了人,自知难逃罪责,便到县衙自首。县令念他是为民除害,又有许多百姓为他求情,便从轻发落,将他刺配孟州。
在孟州,武松遇到了施恩。施恩在快活林开了一家酒肉店,却被蒋门神霸占。施恩听闻武松的威名,便好酒好肉招待他,希望他能帮自己夺回快活林。
武松本就生性豪爽,又知恩图报,当即答应下来。他一路喝酒,借着酒劲,来到快活林。见到蒋门神后,武松使出“玉环步,鸳鸯脚”,将蒋门神打得跪地求饶,夺回了快活林。
蒋门神怀恨在心,与张都监勾结,设计陷害武松。张都监假意将武松请到府上,对他十分器重,还将养娘玉兰许配给他。武松信以为真,对张都监感恩戴德。
然而,在中秋之夜,张都监却诬陷武松盗窃财物,将他打入大牢。后来,在施恩的帮助下,武松被刺配恩州。
在飞云浦,蒋门神派来的杀手企图杀害武松。武松虽戴着枷锁,却依然神勇无比,将杀手全部杀死。他心中怒火中烧,决定返回孟州,找张都监和蒋门神报仇。
当夜,武松潜入张都监府中,将张都监、蒋门神、玉兰等仇人全部杀死,并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大字。
此时的武松,己无路可走,只好投奔二龙山,与鲁智深、杨志等人会合。后来,二龙山并入梁山,武松成为了梁山好汉之一。
在梁山,武松随众兄弟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无论是攻打祝家庄,还是抗击朝廷的围剿,武松都冲锋在前,毫不畏惧。
然而,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在清溪洞与敌将交锋时,被敌人用飞刀斩断一臂。鲁智深拼死将他救出,武松从此成了独臂之人。
平定方腊后,梁山好汉死伤惨重。武松对官场黑暗早己看透,不愿再入朝为官。他选择在杭州六和寺出家,以终天年。
每日里,武松在寺中诵经礼佛,回忆着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曾经的打虎英雄,曾经的快意恩仇,都己成为过眼云烟。唯有那一段段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
时光流转,岁月如梭。六和寺的钟声依旧每日响起,仿佛在诉说着武松那波澜壮阔的一生,诉说着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诉说着江湖儿女的恩怨情仇与侠义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