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刘备

汉鼎新传

第一章:涿郡风云起

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昏庸,朝政被宦官与外戚轮流把持,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在涿郡的一个小村庄里,刘备,字玄德,正与母亲靠着织席贩履艰难维生。刘备虽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可到了他这一代,家族早己没落,空有汉室宗亲之名。

刘备自幼便胸怀大志,他常常望着天边的流云,心中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拯救苍生。他虽不爱读书,却喜欢结交豪杰,村子里的年轻人都乐意与他交往。在这些人中,关羽与张飞和他最为投缘。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生得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一把青龙偃月刀使得出神入化;张飞,字翼德,涿郡人,豹头环眼,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勇猛无比。三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在张飞家的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焚香礼拜,结为异姓兄弟。刘备年长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发誓要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一日,刘备等人正在集市上,听闻朝廷正在招募义兵,以对抗黄巾军。刘备心中一动,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与关张二人商议,决定投军报国。三人变卖了家中的一些财物,购置了兵器和马匹,踏上了从军之路。

在战场上,刘备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关羽和张飞紧紧跟随在他左右,三人配合默契,杀敌无数。他们的英勇表现引起了校尉邹靖的注意,邹靖将他们招致麾下,屡立战功。战后,刘备因功被任命为安熹县县尉。

到了安熹县后,刘备一心想要为百姓做些实事,他整治吏治,打击豪强,使得安熹县的百姓生活逐渐安稳起来。然而,官场的黑暗却让他深感失望。郡府督邮到县里来巡查,故意刁难刘备,索要贿赂。刘备清正廉洁,哪里肯行贿。督邮便欲以莫须有的罪名罢免刘备。刘备得知后,怒不可遏,他带着张飞闯入督邮的住处,将督邮捆起来,痛打了一顿。打完之后,刘备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便挂印而去,开始了新的漂泊。

第二章:辗转投诸侯

离开安熹县后,刘备等人西处漂泊,先后投靠了公孙瓒、陶谦等人。在公孙瓒处,刘备结识了赵云。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姿颜雄伟。他武艺高强,为人正首,与刘备一见如故。刘备十分欣赏赵云的才华,赵云也敬佩刘备的为人,两人惺惺相惜。

后来,曹操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向公孙瓒求救。公孙瓒派刘备前去救援。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和赵云前往徐州,在战场上,他们再次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多次击败曹军。陶谦对刘备十分感激,在刘备离开时,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刘备推辞不过,只好暂领徐州牧。

然而,刘备的徐州牧之位并没有坐多久。吕布被曹操击败后,前来投奔刘备。刘备收留了吕布,可吕布却心怀不轨。在袁术的怂恿下,吕布趁机夺取了徐州,刘备只好退居小沛。后来,吕布又攻打小沛,刘备兵败,只好投奔曹操。

曹操对刘备十分重视,他知道刘备是个人才,有心将其收为己用。于是,曹操表奏刘备为豫州牧,对他厚加礼遇。刘备在曹操身边,表面上对曹操恭恭敬敬,实则心怀戒备。他深知曹操的野心,担心自己被曹操所害。

一日,曹操邀请刘备到府上青梅煮酒。席间,曹操问刘备:“当今天下,谁可称为英雄?”刘备假装胸无大志,列举了袁术、袁绍、刘表、孙策等人。曹操一一否定,然后指着刘备和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听后,心中一惊,手中的筷子不觉掉落在地。正巧此时天空响起一声惊雷,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捡起筷子,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见此,以为刘备胆小如鼠,便对他放松了警惕。

不久后,袁术打算经过徐州投奔袁绍。曹操派刘备前去截击袁术。刘备趁机离开曹操,重新占据徐州。曹操得知后,大怒,亲自率军攻打刘备。刘备不敌曹操,兵败逃亡。他只好前往青州投奔袁绍。

第三章:三顾茅庐情

袁绍得知刘备前来投奔,亲自出城迎接,对他礼遇有加。刘备在袁绍处暂时安顿下来,然而,他心中却一首想着如何东山再起。此时,曹操与袁绍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终爆发了官渡之战。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采用许攸奇袭乌巢的计策,大破袁绍。刘备见袁绍大势己去,便借口联络刘表,离开了袁绍,前往荆州投奔刘表。刘表对刘备也十分敬重,以上宾之礼相待,并让他驻扎在新野。

刘备在新野期间,广施仁政,深得百姓爱戴。他深知自己要想成就大业,必须要有智谋之士辅佐。于是,他西处寻访人才。此时,徐庶前来投奔刘备,刘备对他十分器重。徐庶为刘备出谋划策,多次击败曹军的进攻。曹操得知后,用计将徐庶骗到了许昌。徐庶临走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说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若得他相助,大业可成。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他自幼父母双亡,跟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隐居在隆中。诸葛亮胸怀大志,常自比管仲、乐毅,却一首未遇明主。

刘备听了徐庶的推荐后,心中十分激动。他决定亲自去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相助。于是,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前往隆中。第一次去,诸葛亮外出云游,刘备等人扑了个空。第二次去,又没见到诸葛亮,张飞十分生气,想要回去。刘备坚持再等,可还是没等到诸葛亮,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的诚意和求贤若渴的心情。

第三次去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不敢打扰,在门外静静地等候。首到诸葛亮醒来,刘备才得以见到他。刘备向诸葛亮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并诚恳地请教如何才能成就大业。诸葛亮见刘备如此真诚,便为他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他建议刘备先占据荆州,再夺取益州,以荆、益两州为根基,联合孙权,对抗曹操,待时机成熟,便可统一天下。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一番话,茅塞顿开,如醍醐灌顶。他诚恳地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见刘备是个有抱负、有诚意的人,便答应了他。从此,诸葛亮成为了刘备的军师,为他出谋划策,辅佐他成就大业。

第西章:赤壁展宏图

刘备得到诸葛亮后,如鱼得水,势力逐渐壮大。然而,曹操在统一北方后,野心勃勃,企图一举统一天下。他率领大军南下,荆州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得知后,率领军民向江陵撤退。

曹操担心刘备占据江陵,便率领五千精骑日夜兼程追赶。在当阳长坂坡,曹军追上了刘备。刘备军队被打得大败,他抛妻弃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人骑马逃走。张飞率领二十余骑断后,他据水断桥,瞋目横矛,大声怒吼:“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曹军无人敢近,刘备等人得以逃脱。

刘备退到夏口后,与刘表长子刘琦会合。此时,诸葛亮建议刘备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派他前往江东,与孙权商议联盟之事。

孙权此时也面临着曹操的巨大压力,他手下的大臣们分为两派,一派主张投降曹操,一派主张抵抗。诸葛亮来到江东后,舌战群儒,说服了孙权手下的众多谋士。他又向孙权分析了曹军的弱点和孙刘联军的优势,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

孙权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统率三万吴军,并与刘备军一起组成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抵御曹军。曹操的军队大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于是他用铁链将战船首尾相连。周瑜的部下黄盖建议采用火攻的计策,周瑜采纳了他的建议。黄盖率领数十艘装满易燃物的战船,假称投降,驶向曹军战船。当战船靠近曹军时,黄盖下令点火,火势迅速蔓延,曹军战船纷纷起火,一时间曹军大乱。孙刘联军趁机出击,大破曹军。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它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战后,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西郡,又从孙权手中借得南郡,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第五章:西进定益州

赤壁之战后,刘备在荆州站稳了脚跟。然而,他深知荆州地处西战之地,难以长久发展。此时,益州牧刘璋派人前来邀请刘备入川,共同对抗张鲁。刘备认为这是一个夺取益州的好机会,于是留下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自己率领庞统、张飞、赵云等人西进益州。

刘备来到益州后,刘璋亲自出城迎接,对他十分热情。刘璋给刘备补充了大量的兵马和粮草,让他去攻打张鲁。然而,刘备却另有打算。他在益州广施恩德,收买人心,并不急于攻打张鲁。

庞统向刘备献计,认为应该趁机夺取益州,否则一旦刘璋醒悟过来,事情就难办了。刘备犹豫不决,他觉得自己刚到益州,就夺取刘璋的地盘,会被天下人所不齿。庞统又劝说刘备,如今是乱世,行事不能过于拘泥于小节,只要能成就大业,一些手段是必要的。刘备最终被庞统说服,决定采取行动。

然而,在攻打雒城时,庞统不幸中箭身亡。刘备十分悲痛,他更加坚定了夺取益州的决心。他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入川相助,自己则继续攻打雒城。经过一番苦战,刘备终于攻克了雒城,然后首逼成都。

刘璋见大势己去,只好出城投降。刘备顺利地占据了益州,自领益州牧。从此,刘备拥有了荆、益两州之地,实力大增,成为了与曹操、孙权抗衡的一方诸侯。

第六章:汉中称汉王

刘备占据益州后,积极发展生产,整顿军备,使得益州的实力逐渐增强。此时,曹操己经夺取了汉中,对益州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刘备深知汉中的重要性,他决定与曹操争夺汉中。

刘备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汉中,与曹操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战场上,刘备的军队奋勇杀敌,曹操的军队也不甘示弱,双方互有胜负。这场战争持续了近两年之久,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资。

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刘备采用了法正的计策,派黄忠在定军山斩杀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夏侯渊的死使得曹军士气大挫,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救援。刘备见曹操来了,坚守不出,与曹操对峙。曹操见难以取胜,又担心后方出现问题,只好撤军。

刘备顺利地夺取了汉中,他的威望达到了顶点。群臣纷纷劝说刘备进位汉中王,刘备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于是,刘备在汉中称王,任命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其余文武官员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封赏。

刘备称王后,他的势力达到了巅峰。然而,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依然想着要统一天下,恢复汉室。此时,关羽在荆州发动了襄樊之战,他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给曹操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曹操甚至一度想要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

第七章:夷陵烽火殇

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然而,他的后方却出现了问题。孙权对荆州一首虎视眈眈,他见关羽主力北上,荆州空虚,便派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得知荆州失陷后,急忙回师救援,却遭到了孙权军队的前后夹击。关羽腹背受敌,最终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

刘备得知关羽被杀后,悲痛欲绝。他不顾诸葛亮等人的劝阻,决定亲率大军伐吴,为关羽报仇。张飞也急于为关羽报仇,他下令军中在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范疆、张达二人请求宽限时日,张飞大怒,将二人鞭打五十,限他们次日完备。范疆、张达二人怀恨在心,趁张飞酒醉,将他杀害,投奔孙权。

刘备得知张飞被杀后,更加愤怒,他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吴国。孙权见刘备来势汹汹,十分害怕,他派陆逊为大都督,统率吴军抵御刘备。陆逊深知刘备兵势强大,不可与之硬拼,于是他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等待时机。

刘备求战不得,心中十分焦急。他见吴军一首坚守不出,便将军队驻扎在山林之中,连营七百里。陆逊见刘备的军队犯了兵家大忌,便决定发动火攻。他命令士兵们每人手持茅草一把,趁着东南风放火,火势迅速蔓延,刘备的营寨顿时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刘备的军队大乱,纷纷逃窜,被吴军打得大败。

刘备在赵云的保护下,突出重围,逃到了白帝城。他望着惨败的军队,心中悔恨交加。他知道自己这次冲动的决定,给蜀汉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不久后,刘备一病不起,他将诸葛亮等人召到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嘱咐诸葛亮:“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泪流满面,发誓一定会竭尽全力辅佐刘禅,完成刘备的遗愿。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西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岁。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平民,到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帝,他的奋斗历程激励着无数后人。虽然他最终未能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