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断脉岭的玄机

一、青石板上的铜罗盘

永乐十二年的秋风卷着枯叶,掠过清风镇的青石板路。陈半仙坐在八字胡茶馆门口,铜罗盘在膝头泛着幽光,指尖敲着竹制卦签:"王婆子,你家小儿子这月不宜远行,若要破灾......"他拖长声音,目光落在对方手腕的银镯子上。

"劳烦先生指点。"王婆子颤巍巍递上碎银,陈半仙捏着银子在掌心掂了掂,忽然压低声音:"三日后去城西破庙,在西北角埋三枚乾隆通宝,切记子时三刻动手,不可让旁人看见。"

看着王婆子蹒跚离去的背影,茶馆老板老周往地上啐了口茶渣:"半仙儿,你这招'破财消灾'使了八回了吧?城西破庙早被拆了,哪儿来的西北角?"

陈半仙晃着罗盘冷笑:"她儿子本就是去南都做苦力,累不死也得脱层皮,我让她破财免灾,算是积德了。"他站起身,蓝布长衫下摆扫过门槛上的裂缝——那是上个月踢翻乞丐饭碗时留下的。

说起这陈半仙,镇上人都知道他是个"妙人":替寡妇算卦时总爱多摸两下手腕,给财主看风水必说祖坟缺了"左青龙",需得捐银三十两修缮;最绝的是去年哄骗李秀才迁祖坟,收了二十两银子后,竟指着乱葬岗说"此乃卧虎藏龙之地"。

二、凤凰展翅的秘穴

霜降那天,陈半仙在断脉岭上摔了个跟头。当他骂骂咧咧地爬起来时,忽然看见枯草堆里露出块龟背状的青石,石缝间竟有金线般的纹路蜿蜒向山脚。他猛地掏出罗盘,指针在"癸山丁向"处剧烈颤动,惊得他膝盖一软跪在地。

"凤凰穴!"他声音发抖,想起师父临终前说的话:"若见龟背衔金,下有凤凰展翅,此乃帝王之穴,需福泽深厚者方可葬之。"顺着金线望去,只见左有青龙岭如游龙盘卧,右有白虎崖似猛虎蹲踞,前方朱雀潭波光粼粼,正应了"西象俱全"的宝地之说。

陈半仙在山上守了三天三夜,饿了就啃野果,困了就裹着破袄睡在青石旁。第三晚月明星稀时,他看见一只狐狸从潭边跑来,在青石前鞠了三躬才离去——这是《葬书》里记载的"灵物护穴"之兆。

"可惜我德行不足......"他对着月亮叹气,指尖着罗盘边缘的缺口——那是五年前为抢风水宝地,与人打架时被砸的。可一想到子孙后代可能出将入相,他咬牙捶地:"管他呢!我陈家总得有个出头之日!"

三、金丝楠木的哭声

陈半仙咽气那天,恰逢镇上百年槐树开花。他临终前抓着儿子的手,用尽最后力气说:"断脉岭龟背石下......九尺......"话没说完就断了气,眼角还挂着滴浑浊的泪。

陈家儿子不敢怠慢,花光积蓄买了副金丝楠木棺材,带着族里壮汉上了断脉岭。挖到第七尺时,锄头碰到一块刻着"元祐七年"的残碑,再往下竟是层层叠叠的白骨——原来这凤凰穴早被古人用过,不知为何迁走,只留空穴。

"爹说过'见棺发财',这是吉兆!"陈家老大一声吆喝,众人硬着头皮继续挖。当棺材放入穴中时,突然狂风大作,朱雀潭的水竟掀起三尺巨浪,惊得众人抱头鼠窜。

头七那晚,陈家老二梦见父亲浑身湿透站在床前,哭号着:"快迁坟!快迁坟!"他猛然惊醒,发现枕边竟有滩水渍,散发着腐草气息。

西、风水反噬的灾祸

转过年来,陈家接连遭灾:老大开的米店莫名起火,烧得只剩断壁残垣;老二媳妇难产血崩,连带着刚出世的孙子一起没了;最邪乎的是老三,好好的人突然疯了,逢人就喊"有鬼抓脚",在院子里挖了个丈深的坑,说是要"给爷爷换个地方"。

"一定是祖坟出了问题!"族里长辈颤巍巍请来邻镇的风水先生。那先生绕着断脉岭走了三圈,突然脸色煞白:"这是'凤凰折翼'局!原本的灵穴被恶人强占,地气倒灌,必招血光之灾!"

众人慌忙开棺迁坟,当金丝楠木盖掀开时,在场者无不失声惊叫——陈半仙的尸体竟面部朝下,十指深深抠进泥土里,后背布满青紫色的抓痕,像是被什么东西拖曳过。再看那龟背石,金线纹路己变成暗褐色,宛如干涸的血迹。

新坟迁到普通山岗后,陈家灾祸渐渐平息。老大在废墟上重建米店,特意在门口摆了施粥桶;老二逢年过节就去庙里上香,给孤寡老人送柴米;老三的疯病竟也慢慢好了,成了镇上有名的孝子,每天背着母亲晒太阳。

五、罗盘底的月光

十年后的中秋,陈家老三坐在断脉岭上,望着山下万家灯火。他怀里抱着父亲的铜罗盘,指尖抚过那道缺口,忽然想起迁坟时风水先生说的话:"地脉如人脉,需以德养之。你父亲用诈术破了灵穴气机,好比用漏桶装水,水未盛满,桶先漏了。"

山风掠过,带来阵阵桂花香。老三掏出块面饼掰成两半,一半放在青石前,一半塞进嘴里。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惊飞了枝头宿鸟。他忽然明白,真正的风水从来不在山水之间,而在人心善恶——就像老周头常说的:"你看那茶馆门槛,被千人踩万人踏,却越磨越亮,为啥?因为它承住了人气。"

如今的清风镇,再也没人提起陈半仙。只有那座断脉岭,在每个月圆之夜,还能看见一块龟背状的青石,默默对着朱雀潭,像是在诉说某个被秋风带走的秘密。而陈家的后人,再也不相信什么"凤凰穴",他们只知道,每逢阴雨连绵的日子,父亲的罗盘总会发出细微的嗡鸣,仿佛在提醒着:这世间最灵验的风水,从来都藏在人的心里。

结语:掌心的地脉

当我们在手机上搜索"风水宝地"时,或许不会想到,六百年前那个抱着罗盘的算命先生,曾用一生的执念写就一则警示。真正的福泽,从来不是靠罗盘算出的方位,而是像老槐树那样——根扎得深,枝叶才茂盛;德行立得正,福气才绵长。

就像陈家老三后来悟到的:与其在山水间寻找龙脉,不如在掌心里修条善路。毕竟,能承载万贯家财的,不是金丝楠木的棺材,而是装满仁心的胸怀;能护佑子孙万代的,不是凤凰展翅的灵穴,而是代代相传的厚道。当我们学会把"德"字刻进骨髓,便会发现,处处都是藏风聚气的宝地,天天都是顺风顺水的好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