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天雷劈出的奇迹

天雷劈出的奇迹:一个孝子改写命运的传奇夜话

"哐当!"

灶膛里的柴火突然炸开火星,惊醒了正在揉面的吴二。他望着窗外墨汁般的夜空,总觉得眼皮跳得厉害。这是母亲生病后他守夜的第七个晚上,灶台上熬着的姜汤咕嘟冒泡,混着药香在破旧的土屋里弥漫。

"儿啊..."里屋传来微弱的呼唤,吴二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老母亲枯瘦的手抓住他衣角,浑浊的眼睛映着油灯:"娘梦见有黑影子在屋檐转,你...可得当心啊。"

吴二笑着把母亲的手捂在怀里:"娘说什么胡话!等您病好了,儿子带您去镇上看大戏!"可等母亲睡熟后,他望着墙上父亲的遗像,心里的不安却越来越重——自从父亲去世,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每日打柴换钱、采药熬汤,连镇上的王媒婆说亲都推了,就怕娶了媳妇冷落了娘。

更奇怪的是,这几日村里的老槐树突然枯死,连最不怕人的野狗见了他都夹着尾巴跑。吴二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把棉被又给母亲掖紧些,却不知一场惊天变故正在暗处逼近。

子时三刻,油灯突然"噗"地熄灭。吴二刚要起身点灯,眼前突然亮起一道金光,一位身披白袍的神人踏云而来。"吴二!"神人的声音像洪钟震得他耳膜发疼,"明日午时三刻,天雷降世,你命数己尽!"

吴二扑通跪地,膝盖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求上仙开恩!我娘年逾古稀,若没了儿子...呜呜..."泪水混着鼻涕糊了满脸,他死死拽住神人的衣角,"哪怕折我十年阳寿,只求能让我侍奉母亲终老!"

神人长叹一声:"此乃天命,不可更改。"话音未落,金光消散,吴二猛然惊醒——原来是场梦!可掌心里黏糊糊的,分明是方才抓着神袍留下的云絮。窗外,三更梆子声幽幽传来,惊起一阵乌鸦的怪叫。

鸡叫头遍时,吴二顶着黑眼圈爬起来。他把家里仅有的五个铜板揣进怀里,又摸出件补丁最少的衣裳给母亲换上。"娘,隔壁李婶说西山的观音庙灵验,我想陪您去拜拜。"他强装笑脸,却不敢看母亲的眼睛。

"不去!"老母亲拄着拐杖首摇头,"你当娘老糊涂了?昨夜里那梦..."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吴二慌忙去捶背,却摸到母亲肩胛骨硌得手疼——这些日子为了给他省钱,母亲总说自己吃饱了,原来都把口粮省下了。

日头刚过中天,天空突然黑得像锅底。铜钱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下来,吴二望着母亲在堂屋昏昏欲睡,咬咬牙把门锁上。他攥着父亲留下的砍柴刀冲进雨幕,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娘看见自己遭雷劈的惨样!

荒田里,吴二跪在泥泞中。狂风卷着雨水灌进嘴里,他望着翻滚的乌云,想起小时候母亲背着他走十几里山路看病,想起母亲把唯一的鸡蛋塞进他书包,想起母亲在油灯下为他缝补衣裳...泪水混着雨水流进嘴角,咸得发苦。

"轰隆!"

一道碗口粗的闪电劈下来,吴二下意识闭眼。可预想中的剧痛并没有袭来,他战战兢兢睁开眼——那道闪电竟在离他三尺远的地方炸开,烧焦的泥土里,赫然躺着条碗口长的黑蛇!

雨不知何时停了。吴二连滚带爬跑回家,推开门就看见母亲瘫坐在门槛上,脸上满是泪痕:"儿啊!娘听见打雷,以为..."母子俩抱头痛哭,惊飞了屋檐下的燕子。

当夜,那位神人再次入梦。这回他面带微笑,手中玉净瓶洒下甘霖:"吴二,你至孝之心感天动地,特赦你前世罪孽,增寿二十载!"神人拂尘一挥,吴二看见未来的画面——自己满头白发却身板硬朗,正推着坐在竹椅上的老母亲逛庙会。

梦醒时分,晨光透过窗纸洒在脸上。吴二跑到院子里,只见枯死的老槐树抽出新芽,野狗摇着尾巴在门口转圈圈。更神奇的是,母亲多年的咳嗽病竟不治而愈,还能帮着他洗菜做饭了。

消息很快传遍十里八乡。有人说亲眼看见那天有九条金龙护着吴二,有人说雷公被孝心感动改了生死簿。但吴二只是嘿嘿笑着,把新打的野猪肉往母亲碗里夹:"娘,您多吃点!"

后来啊,镇上最富的王员外非要把女儿嫁给他,说这么孝顺的女婿打着灯笼都难找;县里的老爷请他去当差,说要树他做孝廉榜样。可吴二哪都不去,就守着母亲在老宅里,春种秋收,养鸡喂鸭。

首到母亲九十九岁高龄无疾而终,吴二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老家。临走前,他在老槐树下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百善孝为先,孝心感苍天。"据说打那以后,凡是路过的人,都会看见老槐树上挂着个红布条,在风中轻轻摇晃,就像母亲当年给他缝的平安符。

如今再翻开《德育古鉴》,吴二的故事依然鲜活。你看,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好运?不过是孝心种下的善果。就像我们身边,那些给父母捶背的深夜,那些陪父母唠嗑的黄昏,那些不嫌父母唠叨的耐心,都是在为人生储蓄福报。

下次当你嫌父母电话太啰嗦,当你烦父母总问"吃了没",不妨想想吴二的故事。毕竟,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银行卡里的数字,而是父母健在时,我们还能叫一声"爸"、喊一声"妈"。这份福气,千金不换,万贯难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