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猎鹿归

而紧挨着惜春的,是那个小小的、穿着鹅黄衫子的贾小妹。

她正踮着脚尖,伸长脖子使劲往林子深处张望,小脸上满是期待和一丝等待过久的倦意。

当终于看到贾柯和“追风”驮着巨大猎物从林影中显出身形时,她那双大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落入了星辰。

“哥...!”

清脆的童音划破了傍晚的宁静,贾小妹立刻像只欢快的小雀儿,挣脱了惜春的手,提起裙裾就朝着贾柯飞奔过来,完全不顾脚下的落英和渐渐暗淡的天光。

惜春没有阻拦,只是唇角微微弯起一个极淡的弧度,看着小妹雀跃的背影,随即也缓步跟了上来。

紫鹃连忙跟上。

“哥!你回来啦!哇...好大的鹿!”

贾小妹气喘吁吁地跑到“追风”跟前,仰着小脸,又惊又喜地看着马背上那庞大的、己经没有生息的雄鹿。

她小心翼翼地凑近,想伸手去摸那尚带着光泽的赤褐色皮毛,却又被那浓重的血腥味和雄鹿即便死去也依旧凛然的姿态慑住,手停在半空,大眼睛里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你真的猎到了!好厉害!它……它好大呀!”

贾柯翻身下马,稳稳落地。看着妹妹兴奋的小脸和眼中纯粹的崇拜,方才那点孤寂感瞬间消散了。

他伸手揉了揉小妹的头顶,语气温和:“嗯,回来了。让你和姑姑久等了。这鹿跑得机灵,追了好一会儿。”

这时,惜春己走到近前。

晚风将她鬓边的几缕碎发吹起,她神色依旧淡然,目光平静地扫过雄鹿庞大的身躯、咽喉处致命的箭孔、以及肩胛上凝固的暗红血迹,最后落在贾柯身上。

她的视线在他沾染了泥点和些许鹿血的骑装上停留了一瞬,又看向他那双在暮色中依旧锐利沉静的眼睛。

“武安伯辛苦了。”

惜春的声音如同林间的清泉,带着晚风的微凉,“这头雄鹿,筋骨雄健,鹿角峥嵘,确是难得的好猎物。

看来今日踏青,武安伯的收获,比我们吟诗作画要丰硕得多。”

她的话语平静,听不出褒贬,却清晰地陈述着事实。

没有寻常女子见到血腥猎物的惊惧,也没有虚伪的赞美,只有一种超然物外的观察和陈述。

贾柯对上她的目光,微微颔首:“让姑姑久候,是侄儿的不是。林中追逐费了些时辰,未曾想众人己先行回府了。姑姑和小妹怎么没一起回去?”

“无妨。”惜春轻轻摇头,目光转向那雄鹿,竟带着一丝类似欣赏画作的神情,“宝姐姐她们带着宝玉、环哥儿他们先回去了,说是怕老太太惦记。

小妹执意要等你,我便陪她留了下来。这鹿……倒是一番好景致,刚猛与凋零并存,血性与凄艳交织,比那满树繁花,似乎更触动人心。”

贾小妹正绕着“追风”打转,试图找个更好的角度看清那巨大的鹿角,闻言也用力点头附和:“就是就是!姑姑说得对!

哥,这鹿角好威风,像树杈一样!比画上的好看多了!就是……就是这红红的……”

她指着鹿身上凝固的血迹,小脸皱了一下,“有点吓人。”

惜春的目光落在鹿血染红的花瓣上,轻声道:“这红,便是你哥哥诗中那半是丹了。

京城的胭脂雨,边塞的将士血,今日倒是在这林间,在你猎获的雄鹿身上,真真切切地合二为一了。”

她的话语仿佛带着禅机,又像是纯粹的感慨,目光再次投向贾柯,那抹洞悉一切的了然笑意在她清丽的脸上若隐若现。

贾柯心中微动,未曾想惜春竟将他随口吟出的诗句与眼前景象如此深刻地联系在了一起。

他看着鹿身上凝固的暗红与地上零落的粉瓣,确实构成了一幅残酷又凄美的画面,正是他诗中“半是春色半是丹”最首观的写照。这位清冷的姑姑,心思之敏锐,远超常人。

“姑姑慧眼。”

贾柯沉声道,“此情此景,倒让侄儿那几句粗陋之语,显得有了几分分量。

只是当时有感而发,未曾想今日竟应了景。”

惜春不再多言,转向紫鹃:“去寺里知会一声,请两位知客师父帮忙,寻个板车来,将这猎物运下山。天色不早了。”

紫鹃连忙应声,小跑着朝寺庙后门去了。

暮色渐浓,最后一抹天光将桃林染成温柔的暗紫色。

晚风吹过,卷起更多的花瓣,纷纷扬扬,落在雄鹿冰冷的躯体上,落在贾柯的肩头,也落在惜春和贾小妹的发间衣上。

贾小妹安静下来,依偎在惜春身边,小手紧紧抓着惜春的衣袖,大眼睛看看哥哥,又看看那巨大的鹿,再看看漫天飘飞的“粉雪”,小小的脸上交织着兴奋、敬畏和一丝懵懂的感伤。

贾柯解下自己骑装外罩的一件深色披风,动作利落地披在惜春肩上:“林间风凉,姑姑小心受寒。”

惜春微微一怔,并未推辞,只是拢了拢带着他体温的披风,微微颔首:“多谢武安伯。这披风厚实,正合适。”

贾小妹抬起头,看着惜春和贾柯,好奇地问:“哥,姑姑,我们什么时候下山呀?我有点饿了。”

贾柯笑着摸摸小妹的头:“等会儿板车来了,咱们就下山。回去让厨房给小妹做好吃的。”

惜春看着贾小妹,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是啊,小妹等了这么久,肯定饿坏了。下山就有好吃的了。”

三人一马,连同那沉睡的雄鹿,在弘福寺晚课的悠扬钟声里,在漫天花雨与渐浓的暮色中,静静等待着归程的工具。

这喧闹踏春的尾声,竟意外地落得如此沉静,带着血与花的余韵,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

贾柯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感慨,这看似平常的一幕,在经历了北疆的战火和今日的追逐后,竟显得格外温馨。

他不禁开口说道:“姑姑,今日之事,多谢您陪着小妹等我。日后若有需要侄儿之处,尽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