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遇惜春

王熙凤这时也笑着开口说道:“是啊,柯哥儿如今出息了,可不能忘了咱们这些自家人。以后若是有什么好事,可别忘了拉扯拉扯你琏二叔和我。”

贾柯连忙说道:“二婶放心,侄儿怎会忘了自家人。以后若有机会,定不会忘了二叔和二婶的照应。”

贾琏收起扇子,看了看西周,压低声音说道:“柯哥儿,如今你得了陛下的恩宠,可也要小心行事。

朝堂之上,人心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麻烦。你在外面行事,凡事都要多留个心眼。”

贾柯点了点头,认真地说道:“多谢琏二叔提醒,侄儿明白。侄儿定会小心谨慎,不会给家族抹黑。”

三人正说着,王熙凤像是想起什么,说道:“柯哥儿,你如今封了伯,府里也该给你办一场庆贺宴,好好热闹热闹,也让大家都沾沾你的喜气。”

贾琏听了,也点头称是。

贾柯听到王熙凤兴致勃勃地说要办庆贺宴,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意,却还是微微摇头,语气诚恳地说道:“二婶,您的好意侄儿心领了。

但您想啊,这封伯之事都己经是三年前的旧闻了。如今再大张旗鼓地办宴席,难免会让人觉得咱们刻意为之。

侄儿在军中待了这么久,早己养成了务实的习惯,实在是不喜这些虚礼。”

说着,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那块珍大爷刚赠予的玉佩,接着说道:“况且珍大爷才刚把这传家玉佩赠给我,若是这时候再大张旗鼓地庆贺,恐怕会落人口实,无端生出些是非来。”

贾琏原本悠闲地摇着扇子,听到贾柯这话,缓缓收起扇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柯哥儿考虑得确实周全。如今这局势,尤其是忠顺王府那边……”

话到嘴边,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咽了回去,转而笑着说道:“不过咱们自家人小聚倒是无妨,也算是联络联络感情。”

王熙凤眼珠一转,立刻接话道:“既然不办大宴,那改日让你琏二叔做东,就在我们院里摆上一桌家常菜,大家热热闹闹地聚聚,可好?

正好前儿庄子上送来些新鲜鹿肉,做个鹿肉火锅,保管好吃。”

贾柯连忙拱手,客气地说道:“二婶如此盛情,侄儿改日必定前来叨扰。只是今日实在不巧,侄儿还要去兵部递折子,时间紧迫,这就先告辞了。”

说完,他转向贾琏,压低声音说道:“琏二叔方才提到忠顺王府之事,侄儿心里有数,定会留意的。”

贾琏听了,伸手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去吧,路上多当心。你那亲兵张石头己经在角门候着了。”

三人互相行礼作别。贾柯转身走出祠堂,就在他快要出门的时候,隐约听见王熙凤小声嘀咕:“这武安伯倒是比宝玉老成多了……”

紧接着,贾琏轻咳一声,打断了她的话。贾柯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自思忖着今后的局势,加快脚步朝着角门走去。

贾柯在与贾琏、王熙凤交谈一番后,便告辞回到家中。

刚踏入家门,他便听到院内传来一阵清脆如银铃般的笑声。

抬眼望去,只见贾小妹正拉着一位身着素雅衣裙的少女在院中赏花。

那少女身形苗条,眉目间透着一股清冷之气,手中还执着一支未完成的工笔,正是宁国府的惜春姑姑。

看样子,惜春似乎正在教贾小妹作画。

贾柯的出现吸引了两人的注意。惜春微微转过头,目光落在贾柯身上,当看到他腰间佩戴的羊脂玉佩时,眼中不经意间闪过一丝讶异。

贾小妹像是一只欢快的小鸟,蹦蹦跳跳地跑到贾柯身旁,亲昵地挽住他的胳膊,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迫不及待地对惜春说道:“惜春姑姑,这就是我哥哥贾柯!他刚从北疆立功回来,陛下封他做武安伯呢!”

惜春听闻,轻轻放下手中的画笔,整理了一下衣衫,规规矩矩地敛衽行礼,声音轻柔地说道:“原来是武安伯,惜春方才失礼了。”

贾柯赶忙上前一步,还礼说道:“惜春姑姑不必多礼,您是长辈,柯儿当向您问安才是。

平日里小妹总念叨着姑姑,说姑姑画技高超,今日见姑姑教小妹作画,柯儿也深感荣幸。”

贾柯深知惜春在府中以才情出众闻名,尤其是绘画技艺,更是让人称赞。

于是,他郑重地整理了一下衣冠,再次向惜春深深一揖,态度诚恳地说道:“惜春姑姑,侄儿贾柯久闻您才情高洁,在绘画一道上造诣颇深,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小妹平日里顽皮惯了,若有叨扰姑姑之处,还望姑姑海涵。”

惜春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柯哥儿言重了。小妹聪慧伶俐,学起画来很是用心,与我作伴倒是给我解了不少闷儿。”

说完,她微微顿了顿,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贾柯腰间的玉佩和腕间陛下亲赐的护腕,似有所思地说道:“听闻你此次在北疆立下大功,陛下更是赞你为朕之霍去病,你这一番作为,当真为咱们贾家争光了。”

贾柯谦逊地笑了笑,说道:“姑姑过誉了,侄儿不过是在北疆尽了自己应尽的本分罢了,能为家族争得些许荣光,也是托祖宗的福荫。”

就在这时,屋内传来一阵脚步声,贾母从屋内缓缓走出。

她看到三人站在院中,脸上立刻露出和蔼的笑容,说道:“哟,惜春来了?正好,柯儿刚从北疆带回些雪莲茶,说是味道独特,一起尝尝罢。”

惜春闻言,轻轻点头应下,说道:“有劳嫂嫂了,早就听闻北疆雪莲茶的名头,一首无缘品尝,今日倒是有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