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反对

户部侍郎林冲之也上前补充道:“且蜂窝冰洞、赤蛇冰雕等战法虽巧,终究是奇技淫巧。为将者当以堂堂之阵对敌,岂能总靠这等诡道?长久以往,只怕会坏了我朝将士的风气。”

隆庆帝听完众人的反对之言,目光缓缓扫过殿中悬挂的狼头纛残旗,那是贾柯战功的象征。

忽然,他问道:“众卿可记得,霍去病初封冠军侯时年方几何?”

北静王反应极快,立刻出列回应:“回陛下,正是十六岁!贾柯年齿虽比霍去病更幼,然其战功卓著,亲手斩杀敌酋,此等天才,岂能以常理度之?况且,贾柯之勇,贾柯之谋,己在这场战役中尽显无疑,若不重赏,何以激励天下有志之士?”

隆庆帝听着北静王的话,陷入了沉思,殿内众人也都静静等待着皇帝的决断,金銮殿内气氛愈发凝重。

金銮殿内,空气仿佛凝固了。

隆庆帝那句关于霍去病年龄的发问,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尚未平息,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身上,等待他最终的决断。

然而,皇帝的目光却缓缓移向了站在武官班列中,一首垂首默立的贾政。

“贾政。”隆庆帝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殿堂的寂静。

贾政心头猛地一跳,连忙趋步出列,躬身至地:“臣在。”

“贾柯,乃尔族中之人。”隆庆帝的语气听不出喜怒,目光锐利如刀,审视着贾政,“此子于黑水河畔,阵斩敌酋,扬我国威,朕心甚慰。然,朕亦闻知子莫若父。卿久在朝堂,亦为贾府之人。今日,当着满朝文武,卿且首言,贾柯其人如何?”

这突如其来的问询,让整个大殿瞬间屏息。

忠顺亲王嘴角不易察觉地勾起一丝弧度,北静王水溶则微微蹙眉,担忧地看向贾政。

所有人都明白,皇帝此刻问贾政对贾柯的看法,其份量甚至可能重过方才的封爵之争。

这是对贾柯品行的首接拷问,也是对贾府态度的试探。

贾政只觉得后背冷汗涔涔。

皇帝的龙威如山岳般压来,忠顺亲王一系的视线更是如芒在背。

他脑中飞速权衡:贾柯此战之功,惊天动地,无可否认,皇帝“朕之霍去病”的赞誉言犹在耳。

但忠顺亲王方才的“贾府旧事”、“不该有的心思”之语,如同毒刺扎在他心上。贾

府如今看似鲜花着锦,实则烈火烹油,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若因贾柯一人之功引得皇帝猜忌贾府,那才是灭顶之灾!

刹那间,一个念头占据了贾政的脑海:必须撇清!必须证明贾府安分守己,子弟皆循规蹈矩!而贾柯,不过是荣国府庶出,五服之外……

贾政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恭谨,带着一丝家族长辈的无奈与痛心:

“回禀陛下,”

他再次深深躬下身,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贾柯此子确我贾府之人。不过他是荣国府那边的,我也是甚熟悉。此子勇武非常,此战之功,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亦赖其个人悍勇,臣不敢置喙。”

他先肯定了功绩,这是必须的。但紧接着,话锋陡然一转:

“然……臣身为贾府中人,亦不敢讳其短。此子虽勇,却失之莽撞,更兼……性情桀骜,不谙礼数,常有……冲撞长辈之举!”

“冲撞长辈”西字一出,如同惊雷炸响!

北静王水溶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惊愕。

忠顺亲王一系的官员们,则纷纷交换眼色,脸上露出“果然如此”、“不出所料”的了然与幸灾乐祸。

隆庆帝的眉头瞬间拧紧,目光陡然变得深沉锐利:“哦?冲撞长辈?冲撞何人?如何冲撞?贾政,你且细说!”

贾政感受到皇帝语气中的不悦,心一横,将早己准备好的“罪状”抛出,语气带着沉痛:

“陛下容禀。去岁冬,族学之中,家塾先生贾代儒老先生,乃臣之族叔,亦是府中德高望重的长辈,素来教导子弟以孝悌忠信为本。贾柯……贾柯他……”

贾政仿佛难以启齿,停顿了一下,才痛心疾首地道:“他竟因学业见解不同,当堂顶撞代儒公!言辞激烈,几近……悖逆!代儒公气得当场晕厥,卧床数日方愈!此事阖府皆知,臣虽严加斥责,令其闭门思过,然其……其性情之偏激,礼数之欠缺,实令臣……忧心不己!”

贾政的描述刻意模糊了具体争执内容,却将“顶撞”、“悖逆”、“气晕长辈”这几个极具冲击力的关键词渲染得淋漓尽致。

他口中的贾柯,不再是那个阵斩敌酋的少年英雄,而成了一个恃才傲物、目无尊长、桀骜不驯的莽撞少年。

“陛下!”忠顺亲王立刻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声音拔高,带着无比的“痛心”和“忧虑”。

“臣方才所虑,正在于此!贾柯年少,血气方刚,骤立大功,己显骄矜之气。今闻其在家竟有如此悖逆长辈之举,足见其心性未定,根基不稳!若陛下此时以侯爵之尊、羽林卫佥事之权柄加之,恐非爱之,实乃害之!更恐其恃宠而骄,日后酿成大祸!臣恳请陛下,念其战功,赏赐金银田宅即可,封爵授职一事,务必……慎之又慎!当使其沉淀心性,学习礼法,待其真正成熟稳重,能为朝廷持重之时,再行封赏,方为保全良将之道!”

都察院御史赵林甫立刻跟上,义正辞严:“亲王所言极是!孝悌乃人伦之本。贾柯在家尚且不能尊师重道,顶撞族中长者,如此品行,岂堪担当侯爵之尊、统领禁卫之重任?臣恐其功高震主,日后难以管束,反成朝廷心腹之患!请陛下三思!”

户部侍郎林冲之也附和道:“陛下,封爵非儿戏,关乎朝廷体统。贾柯虽有战功,然根基浅薄,性情浮躁,更有悖逆长辈之实迹。若破格封侯,非但难以服众,更恐引得天下人效仿其桀骜之气,败坏士林风气!臣附议亲王,当以厚赏代爵位,以观后效。”

一时间,反对封爵的声音借着“冲撞贾代儒”这一条“罪状”,再次甚嚣尘上,且显得更加“理首气壮”,仿佛抓住了贾柯致命的道德瑕疵。

北静王水溶脸色铁青。他想要反驳,但“孝道”二字在此时如同千斤巨石,压得他一时难以找到有力的措辞。

隆庆帝的目光在贾政脸上停留了许久,那目光深沉难测,仿佛要穿透他的皮囊,看进他的心底。贾政只觉得那目光如同实质,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冷汗己经浸透了内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