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老张说傻柱

得过肾结石的朋友都知道这种痛苦的感觉,那是一种恨不得把自己腰子摘出来的痛苦。

而且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镇痛泵一类的东西,医生检查了一番也没有查出什么问题,更不敢给他随便用药。

就只能是让他先忍着,后续观察一下看看情况再说。

张伟也就只能这么忍着。

一首到了傍晚,张有财拎着保温桶饭盒进病房的时候,张伟还在病床上哼哼呢!

“儿子,你这是怎么了?我这一天没过来,你怎么就这样了啊?!”张有财看着张伟那苍白的面孔,满脸的焦急和心疼。

“没事儿,就是活动的时候扭了一下腰!”

“那让医生看了没有啊?”

“看过了,说休息休息明天差不多就能好了!”

“哦,那就行,来我扶着你慢慢坐起来,吃点儿东西吧,这是今天刚炖的鸡汤,你尝尝,可鲜了!”张有财放下饭盒,过来托着张伟的后背,把他扶起来坐好。

“这鸡是你新买的还是偷咱家鸡的人赔的?”张伟顺嘴问道。

“当然是别人赔的了,你猜谁赔给我的?”

在张伟的感觉里,这西合院里边能偷他家鸡的,很有可能就是贾家,而如果真的贾张氏或者是棒梗偷的,那最后这个赔偿的事情很有可能是落在何雨柱的身上。

但是他又不能确定,还是问道:“谁啊?”

“中院的柱子!”张有财笑着回答:“你说这事儿奇怪不奇怪,早上我回去的时候,老易就找到我跟我说,这实在是不知道谁家拿的咱们家鸡,但是也不能让我亏着,就让柱子去他们厂食堂那边买了一只鸡,赔给我,让我别再追究这个事儿了!”

“那您就这么答应了?”

“那不然呢,反正鸡是赔给我了,咱们丢了半只,得了一整只,有什么不愿意的啊,再说了老易都开口了,我也不能太不给他面子!”

张伟点了点头,也是,毕竟易忠海还是院里的一大爷,在整个西合院里还是有威望的,真要是得罪了他,以后给自己家里穿小鞋,终归是个麻烦。

反正现在也不亏,过去就过去了。

“爸,那您说咱们家的那半只鸡是谁偷的?”

“呵呵呵,还能有谁啊?肯定就是贾家呗,要不何雨柱能一声不吭的拿一只鸡出来?”张有财笑着回道。

看来这何雨柱跟秦淮茹的事情这院里谁都知道啊。

“您说这何雨柱不会是真的看上秦淮茹了吧?他还真打算娶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寡妇啊?”

张伟也很想知道同院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因为不管是他之前看的电视剧和小说,对此都有不同的见解。

里边有说何雨柱是从秦淮茹嫁进院里来了之后就喜欢上了她。

之前只是因为贾东旭还活着,也就只能心里想想,等到贾东旭挂墙上之后,他的心思就活泛了。

也有说是因为易忠海盯上了何雨柱,想让他给自己养老,但是又怕控制不了何雨柱,就想办法用秦淮茹拴住何雨柱。

还有的说法是,秦淮茹和易忠海商量好了,一起来算计何雨柱的。

反正虽然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但是最终何雨柱都是掉了进去,经过多年之后,还是娶了秦淮茹,帮着她把三个孩子养大,被吸了一辈子血。

想到这里,张伟还是挺同情何雨柱呢,要不是和娄晓娥有那么一次,这辈子他真的就要绝户了。

张有财把饭盒打开,递到张伟的手里,自己拉了一把凳子坐了下来。

“这个还真的不好说,按照现在的意思看,他肯定是还没有娶秦淮茹的想法,别的心思多少都会有,倒是我觉得易忠海的想法就多一些了!”

“那何雨柱就听他的摆布?”

“这个事情嘛,说起来也就话长了,那时候你还小,有些事儿不知道,当年柱子他爹何大清跟着寡妇跑了的时候,柱子才16、他妹妹雨水也才7岁,一个半大孩子带着个更小的,生活属实是不容易。

易忠海呢时不时的接济一下,这让柱子自然对他就有些依赖了,到了后来贾东旭没了之后,易忠海让他接济着点儿贾家,那柱子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那他不用养他妹妹了啊?”

“当然要养了,接济也就是从去年贾东旭死了之后的事情,这才多长时间啊,柱子一个月30多块钱,还能养不起他妹妹啊?!”

说的也是,有贾东旭在的时候,也用不到何雨柱去接济贾家,何雨柱也不会傻到花自己的钱去养别人家的媳妇。

从他18岁开始上班,到现在28岁,也工作了10年时间了。

除去开始3年的学徒打杂生涯,那一个月也有15块钱以上的工资,转成10级炊事员了就有27块5的工资了,关键是在食堂里边吃饭不要钱啊。

家里他们兄妹两个还是有定量粮食的,从他上班了开始,就不会饿肚子了,顶多就是吃的稍微差一点儿。

他们家里额外的花销可能也就是何雨水的上学学费了,小学和初中阶段一个学期的学杂费在5块钱左右,高中了要高一些,在10到15块钱之间。

还有就是买笔和本子这些的费用。

剩下的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花销的,生活用品厂里定期会发。

油盐酱醋,何雨柱稍微从食堂里边顺一点儿回来就够用了。

至于衣服鞋子这些,一年做上三西身就算多的了,这个年代的人可没有说什么衣服穿着破了不喜欢了就扔掉。

而是缝缝补补打着补丁也得穿啊。

不说现在,就是到了八九十年代,哪家的孩子小时候没有穿过别人穿过的衣服啊!

而京城里边的最低生活标准是每人每月5块钱,何雨柱他们家里明显是超出这个标准不少的。

仔细算算,这西合院里边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贫困户。

自己家里不用说,父子两个加起来得一百多块钱的。

易忠海是八级工,一个月99块,加上各种补贴,那也得一百多了,他家里还没有孩子,就两口人吃饭。

虽然管着后院的聋老太太,但也就是仅限于洗衣服、做饭这些事情。

聋老太太可是有定量的,每个月的粮食根本就吃不完,街道上还会每隔一段时间来慰问一下,送些东西,她根本就吃不完。

不然也不会出现过年前出去倒卖粮票的事情。